第二十七章:再收徐晃,世家出手造谣中伤!
余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七章:再收徐晃,世家出手造谣中伤!,双穿门:我能往返汉末三国,余事,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场宴会,刘羽又招揽了两百壮士,除了关羽和张飞为人称道外,其他人不甚了解,但可以在危急关头,慷慨救援,除了对自身武艺的自信,也有一种侠肝义胆。
河北多壮士正是如此!
刘羽来者不拒,这种表态,不仅是做给在场众人看的,也是给那些俘虏看的,更是给天下人看的!
连关羽这等逃犯,刘羽都能明事理、晓大义招揽,不问出身,必令天下智谋之士,闻风而动!
直到此时,这场犒赏宴才算是走向落幕!
侯太守回过味来,心下感觉有些不是滋味,他引荐女婿公孙瓒给刘羽,但好像公孙瓒成为了背景板,反倒是这些无名小卒、一介白身,成为了刘羽的座上宾。
最让侯太守不满的是,他女婿公孙瓒似乎怡然自得,为自己兄弟刘备得刘刺史看中,未来有为官平步青云的机会而高兴,真让他觉得恨铁不成钢!
亲兄弟明算账啊!
但木已成舟,侯太守只能支持公孙瓒拉拢刘备,继而变向交好刘羽。为官之道,不是与同僚泾渭分明,而是要知道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但有永远的利益!
宴会散场,心思各异,各有所得,宾主尽欢。
夜色将近,侯太守等军队也不可能半夜赶路回涿县,在刘羽的临时营寨附近暂时休整。而刘羽也借着夜色,继续拉近与关羽和张飞的关系。
正所谓趁热打铁,都已经拉手了,接下来应该要努力向着更深入的地方前进,吹响冲锋的号角!而男人之间的感情怎么推进?
有前人总结三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票……,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同居”!
所以刘羽果断将他们拉进了自己的营帐,包括沮授田丰、赵云张颌等将,挤得满满的,要雨露均沾嘛,不能让老将们觉得刘羽有了新欢忘了旧……哦不对,是厚此薄彼,喜新厌旧!
当然不是大被同眠啦,他们秉烛夜谈,畅聊古今,隔着位置呐!
若非时间、气氛不对,刘羽还准备搬出未来的麻将、斗地主等娱乐游戏,既能缓解生疏感,也能拉拢人心。但如今幽州边关战乱,百姓们食不果腹,这就不合时宜了。
因此众人说的都是天下苍生、黎明百姓,性命攸关的事情。
畅聊之中,关羽多次欲言又止,众人渐渐察觉出来,刘羽直言不讳问道“云长可是有什么难言之语?”
刘羽为人是很慷慨豁达的,这么重要的时刻,对你我而言都是第一次,只要你不是来一句“我不是第一次,五百全包你介意嘛?”,“其实我心中有其他人了,你只是个备胎!”,只要不是这些,刘羽觉得都能接受!
关羽叹息一声,起身对着刘羽拱手道
“蒙主公厚爱,属下一介白身,不问出身,提拔重用。属下本应心存感激,不应得寸进尺,但欠人恩情,恩人落难,羽若视若无睹,于心不忍、良心不安,也是愧对主公的信任!”
众人互相对视,不明所以。
“云长但说无妨,我就直言不讳了,只要不是作奸犯科的事情,云长出口,就算要天上的星星,我都能帮你摘下来!”
刘羽渐渐放心,但也是有些好奇,能让关羽求情,并且似乎自己还能做主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但他此言,却令关羽感动不已,双眼都不由自主蓄满了水雾,就算是山盟海誓都不及刘羽的恩情啊!关羽深呼吸一口气,旋即坚定且直言不讳道
“主公,属下曾言出身,乃因本地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这才逃难江湖。当初属下可以成功奔逃,躲过官府追捕,离开河东,也有侠士相助。
“此人唤作徐晃,乃是河东郡吏,就如其表字‘公明’一般公正清明,知晓吾对劣绅之杀戮,乃仗义出手,因而挺身而出。吾深受其恩,一直无以回报。但是……”
关羽叹息一声,深表无奈“徐晃不知为何,最后落草为寇,加入白波军,此次响应太平道号召,伏杀主公。正在军中俘虏看押之中,属下……”
关羽实在有些难以启齿,但众人焕然大悟!
应该是刚才他们借此耀武扬威,将俘虏游街示众时,关羽看到了俘虏中的徐晃。看到恩公深受牢笼,于心不忍,过意不去,这才向刘羽阐明前因后果。
虽然没有言明,但关羽应该是希望刘羽给一个机会,或者从轻发落。
关羽也是重义,刚刚受到主公重用,这时候应该是避嫌的。但他没有,直言不讳,哪怕会因此受到主公不喜、受到同僚不快,他为了义气还是提出来!
在场文臣武将心思不明,一切的结果就看刘羽的选择。但沮授田丰等老将们了解他们的主公,这么一个拉拢人心的机会,他不会放过的。
刘羽何止不会放过,别说关羽提出的俘虏是徐晃,哪怕是一个无名小卒,他都能慷慨大方轻拿轻放。这么一个收买人心的机会,这么一個世之虎将提升忠诚的机会,他能放过嘛?
更逞论,这还是徐晃啊!
刘羽都不知道,他大军俘虏中,还有徐晃这等猛人?别的不说,这位可是未来的“五子良将”之一,有“周亚夫之风”的名帅啊!
当然刘羽也不是那种看到猛将良臣迈不动步子的人,他没有直接表态,而是下令道“来人,去牢笼中将徐晃带来!”
“诺。”
徐晃很快被带过来了,方才入帐,他余光一扫,当看到关羽殷切的目光后,心中就一切都明白了!
原历史中,徐晃是唯一一个关羽喊大哥的人,以关羽的性格,显然是敬佩其人品而不是身份。而徐晃同样也认识关羽,对其仗义执言,为百姓对劣绅出手的侠义深表倾佩!
这是互相敬佩的知己,也是布衣之交不可忘的同乡之情,显然是关羽求情,这才有资格得以觐见刘刺史!
徐晃也明事理,这时候不是与关羽叙旧,真正决定他生死的人是——刘羽!
“拜见刘刺史!”
“徐晃,云长为你说情,我也答应他可以从轻发落。但我也想要知道,你原本是河东郡吏,身家清白,为何落草为寇,加入白波军祸害天下,伏杀本君!”
刘羽沉声问道,别看他平时吊儿郎当的,但汉室宗亲、身居高位,左右有文臣武将拱卫坐镇,赵云等将皆是世之虎将,这种阵容加持下,散发出来一种王霸之气!
“不满刘刺史,我也是受人蒙蔽,后伏杀刘刺史时,意外得知冀州疫病消息,旁敲侧击下,又意外看到凉州贼兵,这才明白误杀好人,以至于差一点酿成大祸!”
“你且仔细说来。”
刘羽沉声发言,这句话里面有很多信息透露啊。特别是“受人蒙蔽”、“意外得知冀州疫病消息?”、“凉州贼兵”的评价。
沮授、田丰等文臣闻言,下意识挺直腰板。这时候就需要他们察言观色,判断虚伪,综合实际情况,最后给出方案,这是他们文臣的职责所在!
徐晃颔首,深吸一口气,这才说道
“我本是河东郡吏,一家老小生活穷苦,但也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对比边关惨状,已然是知足了。
“云长当初因本地势豪倚势凌人,仗义出手。我暗中相助其奔逃河东,不过绵薄之力,倒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这一切,自从河东郡太守董卓上任之后,一切就变了!
“董卓历任多地,麾下渐蓄兵马,当然他以门客、家奴为由,豢养私兵。
“这些兵马供养,需要足够的钱粮支持,董卓纵容部下、劫掠百姓、搜刮财物,银掠妇女。对士族礼敬有加,但对下却下令加税摊派,明抢不忌!
“这些贼兵搞得河东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有民谣言‘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十日卜’合起来就是董卓的名字,‘何青青’、‘不得生’可见百姓对董卓的痛恨!
“河东有万人血书联名上报,却因其袁氏故吏,直接被弹压下来。满腔愤慨,无处发泄。河东义士联手出手,却被打成反贼镇压,索性直接落草为寇。
“吾等白波军,以河东白波谷为地成名,起见是以对抗董卓私兵暴政为由,但声名远扬后,势力大了,人员混杂了,渐渐鱼龙混杂起来。
“看着曾经的战友渐渐堕落,我本就有离去之意,但苦于找不到机会。这时候在太行山的太平道号召“绿林好汉”对刘刺史出手,我借机脱离大队驰援。
“我也并没有偏信太平道,朝廷下发海捕文书已经到了河东,太平道意图谋反之事一清二楚,这到底是太平道伺机报复告发者刘刺史,还是有其他想法不得而知。
“我遂在并州打探消息,并州与京师有‘太行陉’通信,情报信息不是那么滞后。这时候刘刺史上奏‘摊丁入亩’赋税改革的消息,正好传到了并州。”
…
徐晃说到这里顿了顿,下意识看了刘羽一眼,意味不明。刘羽不明所以,这么一个万人称道的“仁政”,难道成为了你决定伏杀我的定心石?!
众人惊疑不定,但沮授和田丰对视一眼,能看到徐晃并没有撒谎的表现。一个人的表情、眼神、肢体语言等细节,可以透露出你到底有没有在说谎。
而且徐晃说了这么多,如果不是真实经历,是经不起推敲的。在沮授和田丰这等顶级谋臣面前,若是能瞒天过海,那就是弥天大谎了。
有这种能力,徐晃也不会被俘虏了!
…
徐晃叹了口气,开门见山道
“并州传扬的‘摊丁入亩’是另一个版本,那些胥吏传播出来的消息是——刘刺史觉得三十抽一的田租太低,觉得应该以每户人丁多寡增税,摊丁入亩,在百姓们看来是巧立名目。
“胥吏宣读传播时,没有指明是废除算赋和口赋(人头税),没有说清楚人地合一、人随地起,不再征收人头税,统一征收土地税,以土地财产的多寡而征收赋税……是于民有利、有大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