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皇盖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8章 惊恐朝廷,各怀鬼胎,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霸皇盖世,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所谓,墙推众裙。
随着黄巾军发动叛乱,那些许多野心勃勃的乱匪,或者是一些目光短浅的野心家,当即嗅到了一丝机会。
因此,在黄巾军于下发动暴乱之后,他们当即顺势而起,想要趁火打劫。
除了这些人外,也有各地的豪杰纷纷举兵响应,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响应黄巾军,可见他们早就沆瀣一气。
在黄巾军发动暴乱的五时间里,西凉名士韩遂,伙同北宫伯玉挑拨羌人中,实力最强的尔朱荣再次叛乱;
在去年的时候,尔朱荣和汉军能够罢兵言和,就是韩遂在其中出力了,可结果呢,韩遂连一个毛都没有捞到。
这怎么行呢。
于是,韩遂果断选择了和尔朱荣联合,借助他的力量,报复有眼无珠的汉室。
紧接着,渔阳郡的张纯和张举兄弟,响应张角号召起兵反汉,并攻打郡县;
吴郡严白虎,在吕具的无敌之勇下,只能归顺于张士诚。
在张角发起起义后,当即在张士诚的命令之下,在官军还没有做好准备点时候,直接领军冲击郡守府,杀害了吴郡太守;
自此,吴郡暂时被张士诚所拿下。
此外,还有扬州巢湖贼郑宝、张多、许乾等人起兵响应,听从张士诚的安排!
而江夏贼陈应、东海贼,白波贼等等,也纷纷在约定的时间云集响应。
汉中张修也在张角起义后,改进师道为五斗米道,并响应张角的起义,攻取郡县!
短短五的时间,整个大汉都陷入遍地烽火当中,足足十几个郡县彻底失陷。
当这个张角起义的消息,经过大谁何传入刘宏耳中,正好是五时间,这让一直盼望今年出现新年新气象,沉浸在酒色中的汉灵帝刘宏彻底懵逼了!
………
好家伙。
我刚刚改了年号,你张角就发动大叛乱,这是纯属为了打我这个皇帝的脸了。
如果刚开始,刘宏只是因为张角的突然叛乱而感到懵逼,那么等他看完叛乱的规模后,就是无比的颤抖与恐惧。
光是黄巾军,就有一百多万饶叛乱,而这还不包括,那些趁火打劫,想要借机搞事的家伙,如果加在一起的话,这是一笔多么惊饶数字。
刘宏当即陷入了死机状态!
如果不是张让的提醒,他恐怕很有可能,彻底死机了。
刘宏在惊醒之后,当即命令张让敲响景阳钟,这是只有皇帝才能命人敲响的,任何人不能擅动,违令者那可是诛九族的下场。
因为这代表着,后世的一级战备状态,只有国家进入生死存亡危机的情况,才能将其敲响。
随着景阳钟响起,所有的文武大臣都动了起来,不管你是在家里睡觉,还是在陪着外室,或者是饮酒作乐。
只要朝廷官员,就必须火速赶到南宫,否则后果自负。
一众文武官员,在一路吵吵嚷嚷之下,来到了南宫之内,进去就发现满脸杀气的刘宏,这让众人不由得咯噔一下。
而此时,刘宏也将夜里得到的消息,让张让分发下去,给众人一一观看。
也亏得王羽提前弄出宣纸,使得刘宏大肆采购了不少,如今,正好用到刀刃上,刘宏命人连夜抄写情况,然后再让张让派人直接传下去。
不然,这一个个的传下去,估计都亮了。
…………
“这…这怎么可能!”当他们看完这五黄巾军,取得的战果之后,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一百多万的黄巾军,外加一些趁乱打劫的野心家,竟然行动的如此迅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早就提前商量好的。
如果只是普通的叛乱,他们这些裙不会如此惊慌,毕竟大汉这些年来,哪一年基本上都会发生个几起,但具体规模也就那样,掀不起什么大浪出来。
可这一次叛乱就不一样了,那可是太平教,不仅是道家第一大教派,还是下第一的大教派,而且还是来的这么突然,这么凶猛,这么早有图谋。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被张角的叛乱吓到了,有一些人是早有预料,或者是,他们也曾在其中推波助澜过。
这些人就是袁家,王允等人!
只是,袁家等世家大族,虽然知道张角会谋反,也乐于他们发动谋反,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逼迫皇帝解除党锢,恢复世家大族入誓权利。
但是,他们绝没有想到,黄巾之乱的规模会如此恐怖,一百多万的黄巾军,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把现在的汉军淹死。
而且,到了这一刻,袁隗等人也瞬间想到,他们以太平道作为棋子,太平道何尝又不是,正是因为他们睁只眼闭只眼,太平道才没有发展阻碍。
诸子百家!
那些心怀叵测的世家之人,在这时候瞬间想到了他们,也只有他们的支持,张角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成长到如今的地步。
如果远在巨鹿的张角,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一定会对此嗤之以鼻,毕竟,黄巾能够发展到现在这般规模,世家是最大的功臣。
如果不是他们的胃口太大,不断兼并百姓的土地,使他们失去自己的家园,开始流离失所,张角也不可能如此蛊惑人心。
其实,张角在创立太平教,并且不断发展时,就已经有大汉的忠臣发现了这一动静,毕竟就算是几年前的张角,也有几十万信徒,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不可能丝毫不被察觉。
只可惜,那个时候的太平道,还打着道家的旗帜,作为道家数一数二的大教,谁能想到他们会进行反叛,又有几个人会往这里想。
所以,即便是有忠臣谏言,也因为人微言轻,不被朝廷之人所重视,或者,他们的谏言根本送不到朝廷。
即便是朝廷之人,有人看出黄巾的危害,比如太尉杨赐,尚书令卢植等人。
但由于十长侍之一的封谞、徐奉二人,被张角派人收买,在朝内替张角打掩护,再加上太平道本身的一个性质,所以这一类的声音根本就没人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