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佐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东地中海之梦 第78章 腓尼基的不幸与一个亚历山大的,宋战世界史,著作佐郎,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在汴京城的士大夫们不断争论的时候,亚历山大首先遇到了阿拉达斯的国王格罗斯特拉塔斯之子斯特拉唐。虽然国王本人正在奥托夫拉达提斯的舰队中服役,但斯特拉唐还是主动向亚历山大献出了自己最大、最繁荣的首都马拉苏斯及其附近的阿拉达斯岛、塞贡岛、马瑞尼亚岛以及所有受他和父亲统治的领土。这要算是亚历山大在腓尼基获得的第一个,也是重要的成功。为表示臣服,斯特拉唐向亚历山大献上了重礼,还按照当地习俗将一顶黄金王冠戴在了亚历山大头上。
亚历山大在马拉苏斯停留了几天时间。在这里,他收到了大流士派使节送来的一封信,大流士希望亚历山大能将他的母亲、妻子以及孩子交还给他,并提议两国应成为朋友和盟友。大流士在信中将亚历山大的胜利归功于某位神祇的眷顾,并重提波斯与马其顿早年的友好。他本人作为一位国王也恳求另一位国王将家人还给自己。亚历山大对此做出回应。由一位地位相当的使节将回信送给大流士。他在信中列举波斯对希腊造成的伤害、大流士挑发的敌意以及波斯宫廷对杀父凶手的教唆。他在信中强调自己拥有征服整个亚洲的权力,要求大流士承认亚历山大是自己的主君,而非对等的国王,并威胁大流士无论逃到天涯海角,他都将紧追不舍,直到完成毁灭波斯统治的使命为止。作为亚历山大性格的侧面印证,他在信中的一些话非常耐人寻味:“尊我为亚洲的主人,前来拜谒,你的请求便能够得到满足。但如果你拒绝尊我为君,那你就应当据守阵地,为你的国土而战。因为不论你逃到哪里,我都将紧追不舍。”
同样在马拉苏斯,亚历山大从大马士革接收了一批希腊人,他们是斯巴达、底比斯、雅典派到大流士宫廷中的使者。考虑到这些人的地位,亚历山大给予他们额外的宽大处理。他释放了底比斯人,但仍暂时将斯巴达人握在了手中。雅典的伊菲克拉提斯之子(伊菲克拉提斯便是那位轻盾兵的创始人)也在这些人中间,他被亚历山大安排在了自己身边的一个荣誉职位。
接下来,亚历山大开始向比布拉斯前进,并接受了后者的有条件投降,而其国王也同样在波斯舰队中指挥着自己的分队。按照阿里安的说法,比布拉斯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掌握着一片相当可观的土地。出于对波斯人过去恶行的憎恨以及对泰尔的嫉妒,西顿也打开了城门。泰尔——整个地中海东岸的明珠,同样派来了由国王阿泽米卡斯此时他也在奥托夫拉达提斯麾下服役)之子带领的使团表示臣服,条件却是亚历山大不能进入泰尔。亚历山大回答说他希望向泰尔的赫拉克勒斯神庙献祭。但泰尔人还是对此加以拒绝。因为在进入以弗所时,亚历山大曾将全军集结在阿耳忒弥斯神庙的门前一同献祭,如果现在亚历山大又要再来一次这样的献祭,那泰尔人就会失去一切自由,因为他们认为马其顿人一旦进来就不会再走了。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舰队和忠诚献给亚历山大,但不愿交出他们的性命、自由以及对欢乐的追求。毫无疑问,他们希望保持足够的独立,以便在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二者其一成为最终胜利者时投入胜者麾下。他们自知自己对这两位国王同样重要,因此不愿在局势未定前将自己交给任何一方。如果大流士最终获胜(在当时看来这也绝非不可能之事),泰尔人将因自己是唯一保持忠诚的腓尼基城市而获利。即使大流士再次失利,泰尔人也仍有能力长期坚守,单独与亚历山大妥协。对泰尔人而言,这种考量是非常自然而且明智的,但他们却并不了解亚历山大。泰尔拒绝了这位马其顿国王的条件,公民们紧闭城门,国王也从海外归来保卫城市。
亚历山大已经拟定了一系列非常清晰的战略计划:首先对埃及进行一次远征,以完成对东地中海所有沿海城市的征服,摧毁波斯的海权;之后再向巴比伦进军,只要能够掌握整个海岸线,后方的马其顿和希腊便能不受斯巴达和它的波斯盟友威胁。但这一切的前提便是占领泰尔,否则他就不能在这个腓尼基最大、甚至是世界最大的海军基地位于自己背后的情况下,安全地向埃及或巴比伦前进。为此亚历山大按照惯例或者法律规定召集伙伴骑兵、方阵步兵的团长、营长、骑兵中队长以及同盟军军官举行战争会议,说明军队面临的情况。军官们同意必须攻克泰尔,但他们对如何围攻泰尔却根本没有头绪,因为这看起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但亚历山大却回答说,无论对谁而言,只要是必须要做的事情,都绝非无法完成。依靠手中掌握的大量资源,亚历山大决定先将泰尔孤立起来,之后再对其发动进攻。一次冗长的围攻随之而来,如果波斯将军们仍有像门侬那样的勇气,这次围攻就将使他们占尽优势。但大流士并没有与亚历山大对抗的才能。时间在战争中往往至关重要,但这一次却并没有成为亚历山大的敌人。
就这样亚历山大遭遇了他军事生涯最大的被动局面。而在这个时候,汴京城里的风起云涌却也在不断的酝酿着。
然而那些事情已经和李宁无关,即便那里的消息传到泉州,他也懒得去看,他现在最为在意的是自己结束想要亚细亚,和高加索山脉的争吵之后,能不能在泰尔战役当中给亚历山大带来惊喜。这对于他在南地中海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而这个时候的压力山大,对于自己糟糕的际遇仍然一无所知,像晚他正关心着李宁在索契平原上的征战,不出意外的是那里的散兵游勇对李宁毫无威胁,再加上伊苏斯大战的失败,让当地的波斯贵族们根本没有抵抗的意志。
亚历山大也希望自己能够有这样的运气,可事实却大相径庭。
到达泰尔之后,亚历山大发现位于大陆上的旧城已经被放弃了,其居民已经撤退到了所谓的“新城”中。后者位于一座长两英里,宽度略窄的岛屿上,与海岸相隔一条0.5英里宽、18英尺深的海峡,在接近海岸的一侧水浅而泥泞。整个海岛均由高大的城墙环绕。海岛拥有两个港口,一为位于北部的西顿港,一为南部的埃及港,二者均有一部分面对大陆。即使远没有新城坚固的老城,也曾经抵挡住了尼布甲尼撒长达13年之久的围攻。泰尔城拥有大量的武器、英勇的人民(据称其守军人数多达30000人,但这很可能是所有能够作战的居民总数)、一切可以用来抵抗围攻的战争机械以及不在少数的战舰,后者正是阿泽米卡斯国王在新城被彻底封锁前从波斯舰队带回来的。同时城内也拥有能够长时间支撑的粮食。亚历山大希望能够获得腓尼基人的支援,泰尔人则相信过去的友邦能够加入己方,而不会去帮助亚历山大毁灭曾经的盟友。
由于亚历山大此时手里没有船只,只能从海岸对泰尔发动进攻,因此他决定从大陆起建造一条堤道穿过海峡。按照计划,这条堤道有200英尺宽,在两侧将木桩打入海底,中间则用石头、沙土和木材填充。工程在亚历山大到达城下之后便立刻开始了,劳工则从周围所有地区征集而来。从黎巴嫩山运来的雪松被当作木桩,非常容易打入松软的海床。石头则来自于海岸上的旧城,这座遭到居民放弃的城市现在被拆解用来对付它原来的主人。海岸湿地上的草丛也被做成了结实的绳索。为避免堤道两侧被海浪冲刷损毁。整棵整棵带着枝叶的大树被扔到海里,减缓因西南大风而汹涌的海浪。为了建筑这条奇迹般的堤道,亚历山大耗尽了一座城市和一片森林的所有资源。
亚历山大亲自监督着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并时常用振奋人心的言语和他的亲自到场来鼓励那些夜以继日工作的马其顿士兵和其他劳工。工程进展非常迅速,但当他们接近城墙附近的深水区并进入了对方矢石射程范围之后,工程的困难便只能用灾难来形容了。泰尔人将攻城器械架在城墙上,使出浑身解数来毁坏堤道。他们时常乘着战船从不同方向对劳工进行攻击,还派遣潜水好手在水下破坏堤道。泰尔人施展的技巧超乎常人想象,向无礼的马其顿后来者展示了自己自古传承的才能。狄奥多拉斯详述了其中不少方法,我们在此不多赘述。不久之后,亚历山大便被迫在堤道末端建造了两个攻城塔,以便将泰尔人驱离。他在这两个攻城塔上部署了士兵和攻城器械,还在正面铺上了兽皮以免攻城塔被城墙上射来的火矢引燃。马其顿人还用柳条和兽皮制成可移动的掩体,并竖起栅栏和棚车来掩护劳工不受攻击。在得到了这些掩护之后,工程才重新获得了实质性进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