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坏消息
叮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3章 坏消息,惹火小郡主:腹黑邪王,轻点撩!,叮宝,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兵荒马乱,萧逸云竟然想在这个时候去岐镇,面对来势汹汹的黑麒营大军,如何抵挡得住?劝他劝不住,拦他也拦不住,萧修齐无法,只好跟着他一起去岐镇。
冀州留给萧宁之镇守。
才出了冀州,他们就发现,岐镇的情况比萧修齐想象中还糟糕,大批百姓被恐怖的战火牵连,流离失所,难民涌入冀州城,人人自危。萧修齐路过,见不少人都带了伤,不由得大怒起来:“祸不及百姓,难道萧博衍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黑麒营的士兵长期驻守在这一带,受这一带百姓爱戴拥护,如今攻打岐镇的人成了他们一直尊重的黑麒营将士,岐镇的百姓要如何想?
“被逼急的人,哪里会顾忌这么多?”萧逸云眸中闪过一抹阴鸷。
“那这些百姓……”
“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冀州。”萧逸云道。
“你疯了?”萧修齐不敢置信,在这个时候打开城门,不是方便黑麒营攻打过来吗?他摆手,“我不同意。”
“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辰飞,调三万兵马过来,镇守在城门外。”身为皇室中人,萧博衍残忍,不顾百姓。难道他要变得跟萧博衍一样吗?他不顾岐镇百姓的生死,关闭城门,那他跟萧博衍又有什么不同?
萧逸云决定下来的事,没人能更改。
于是,萧修齐只能让人镇守住冀州城门,以防有细作混入冀州,给冀州百姓造成伤害。
从夜幕到白天,大部分的岐镇百姓都已进入冀州城内,幸运的是,黑麒营的士兵没有攻打过来,他们都停在岐镇内,跟冀州城只隔了小小一段山路。迎进最后一名投奔冀州城的百姓,萧逸云终于把那三万镇守在外的将士们召回来,关闭城门。
一整晚都处于紧绷状态的两人终于可以放松下来,萧修齐懒洋洋躺在一旁,仍觉得后怕:“逸云,你这样做真的危险。对方在岐镇的人不止五万,万一他们攻过来,那三万人等于送死。”
萧逸云何尝不知他在冒险,但如果因为危险就不顾岐镇百姓生死,他做不到。把三万人送到城外,算是他对岐镇黑麒营将士的一种警告!事实证明,这样的警告有用。
他们没有攻打过来……
“真是奇怪。”萧修齐说,“岐镇面积不大,黑麒营费尽心思攻下岐镇做什么呢?”
萧逸云没有回答。
片刻之后,他们就得知了答案。
岐镇的县官也趁乱逃出来了,他哭丧着脸进门,一见两人就噗通跪下,“镇南王爷,齐王爷……”
“陈大人?”这岐镇的县官,萧修齐是见过的,就在半个月之前!那时,这陈大人还气焰嚣张,明着暗着来推脱他,不想跟他和萧宁之沾上半点关系。那时候萧修齐就知道,这陈大人是站在韩雄那一边的。
毕竟岐镇跟青垣关交界,这些年下来陈大人跟韩雄交情不浅。
可哪知……
才过了半个月。
陈大人自认不浅的交情,竟被黑麒营的将士赶出岐镇了。
真是讽刺!
萧修齐笑嘻嘻看着他,“别来无恙啊。”
“齐王爷。”陈大人悔不当初啊,早知如此,他当初就同意萧修齐,让他带着赤凤营的士兵在岐镇驻兵。如此,岐镇也不会闹成现在这样!他跪着过去,“王爷,下官知道错了。”
躲开他伸过来的手,萧修齐嫌弃道:“闪开。”
陈大人讪讪:“是,是……”
萧修齐不理他,陈大人又转向萧逸云,他连着喊着几声,萧逸云都不理他。他无法,只好把事情往岐镇方向引,“两位王爷,下官有话要说。岐镇、岐镇……”
“岐镇被攻下,是因为岐镇刚刚收了一季粮食!”
南慕国在南方,气候炎热,每年可以种两季的水稻。如今正是十月末,第二季的水稻刚刚收获完毕,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对比如今明显粮食不足的青垣关一带,岐镇就相当于一块肥肉。
这块肥肉就在眼前,唾手可得!韩雄哪有不攻的道理?
他们不但要攻下岐镇,还要把岐镇内的百姓全部都赶走,免得百姓们在岐镇内浪费粮食,所以……才有了昨夜这一出。
闻言,萧逸云跟萧修齐对视一眼,介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然。
萧修齐端正了态度,“本王问你,岐镇这一季收获的粮食是多少?”
“这一季还没报上来呢,下官就被赶走了。”他没说不把粮食给韩雄,就被韩雄赶走了。陈大人觉得自己冤枉极了,他说:“不过,前几个季度下官倒是清楚。”
为防止这两位慕城前来的王爷听不懂,陈大人粗粗把粮食的斤两转换成口粮,他说:“黑麒营有四十多万大军,如果按照前两季的粮食来算,岐镇的粮食只够他们吃大约二十日。”
百姓的口粮大多都是储备一年的,家家户户都储一年,看起来很多。但是岐镇人口少啊,至于三万人不到……这两万多人一年的粮食,够四十多万的黑麒营吃多久?这些人,可是人人都是壮丁,跟镇中老幼不一样。
“二十日?”萧逸云在心里盘算一下,觉得糟糕。原本他们以为,黑麒营的粮食已经用尽了,所以打算就让黑麒营在青垣关里挨饿。哪知,如今黑麒营又平白无故多了二十天的粮食。
这二十天,可以发生很多的变化。
韩雄老谋深算,兴许没等他们吃完岐镇的二十天粮食,他就对冀州率先发动攻击……
到时候,光靠这二十多万的兵马,如何守住冀州城?
“你打算怎么办?”萧修齐问。
“这些粮食,集中在一起吗?”萧逸云问。
陈大人想了想,点头:“集中。”
因为岐镇靠近边境,情况特殊。边境容易爆发小战争,这小战争爆发,百姓很难带着粮食离开。所以,岐镇一带,乃至冀州城内的百姓都保持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年收了粮食之后,把粮食送去官府的粮仓,领取粮票。
然后,每月根据自己需要的粮食到粮仓提取粮食。
如此以来……百姓便不用自己保管粮食,带着粮票就能行走天下。
陈大人继续道:“就在岐镇的粮仓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