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不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7章 满城金甲,大唐之首席美食家,画不成,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玄默拱拱手,抚须颔首,“此诗气势凌厉,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魄。
又是别开生面,可谓开创一种崭新的诗风,令人耳目一新。
将菊花同带甲军士并列作喻的,唐公子怕是古来今来第一人……”首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
首联“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凌厉而激越。
“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日,诗人不写“九月九”,却写“九月八”,并不独是为了押韵,似乎透着一种迫不及待。
颔联“我花开后百花杀”,以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相对照,彰显出菊花的盎然生机和顽强斗志。
颈联和尾联“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未来远景的预见和憧憬。
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
“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
而“香阵”二字显示出决非一枝独放,而众菊齐放,“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
总体而言,此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笔势刚劲,格调雄迈,语调斩截,气势凌厉。
这是个风雨交加的秋夜,三更时分的乐游山庄,在雨夜犹如一座巨兽趴伏在乐游原北面。
高悬在庄园大门口的八盏大红灯笼,彰显着庄园主人的身份与地位,门仆早已在门房内呼呼大睡了。
值夜的两名仆夫各自手提一只灯笼,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四处巡视,虽然直犯困,但二人都不敢懈怠。
虽说唐公子平时笑模笑样的,说话和气,对下人们都很好,但大家都知道唐公子的手段,谁敢去惹公子生气?
而中门之内的鸳鸯楼的寝室之内,帷帐重重,里头的床榻上,唐氏夫妇早已睡熟了。
唐夫人头枕夫君的臂膀,睡容安详,似乎正在做一个美梦,微扬的唇角蕴含着一个甜蜜的笑意。
唐云的睡相真是不敢恭维,四仰八叉躺成了一个大字形,睡姿虽不雅,他脸上也是带着笑意的。
这对年轻的夫妇,白昼在一起恩恩爱爱尚嫌不够,夜里还在梦里恩恩爱爱,可谓是恩爱夫妻的楷模。
但不管怎么说,冷雨夜最适合安眠,十分宁静。
但是,这份宁静却没有持续下去,唐氏夫妇在梦里的恩爱也被迫中断了。
无他,只因来了位不速之客。
最先被惊醒的便是睡在门房内的阿光,阿光第一个念头便是,不会是强盗入室抢劫来了吧!因为外头的人实在是太粗暴了,那不叫敲门,而是在捶门,阿光打开门房的门,着急忙慌地跑将出来。
“外头是何人?
强盗,还是朋友?
速即报上名来!”
“快开门,阿光,我,李太白!”
阿光闻言一怔,心道这李太白果然孟浪,莫非又喝多了,三更半夜跑来敲人家的门?
虽是一肚子牢骚,但阿光却是不敢怠慢,他自然晓得自家公子同李太白关系亲近,怠慢了客人,公子怪罪下来,他可吃罪不起。
侧门甫一打开,李白便裹夹着风雨门外闯了进来,不只他一人,紧跟着李白奔入的是一个头戴油帽的老者,后头还跟着身穿油衣的杜甫。
“劳烦入内通报一声,就说李白、杜甫求见!”
李白一把抓住阿光,急声说道。
阿光见李白神色肃然,全不似常日里的潇洒风度,便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好,我这便入中门禀报,诸位请入客馆稍歇!”
话音未落,阿光已然行出去数步了。
“先生尽管放心,眼下整个长安城,没有再比此间更安全的地方了。”
李白扭头向那戴油帽的老者说道。
“不错,”杜甫走上前,附和道,“前些日子圣上亲赐金牌,任何人不得乱闯唐府,金牌一出,犹如圣上亲临,胆敢乱闯者,依入室抢劫论处!”
“哦?
金吾卫和两县衙门的不良人也在此例么?”
那老者颇感惊讶,出声问道,他并没有立即摘下头上的油帽,且油帽的帽沿拉得很低,看不到他的眼睛,只看到颌下一把白须,向来已是六七旬的高龄。
“请先生入内宽坐,唐公子少倾当来,唐公子一来,定会为先生想出个两全之策!”
李白和杜甫一左一右立在老者的身边,对老者皆是毕恭毕敬。
也不知那老者究竟是何人,就连诗仙、诗圣都要尊称他一句先生,想来老者必定不是凡人。
唐公子被吵醒很不高兴,如此冷雨夜最堪安眠,睡得正香的时候被人突然吵醒,谁会高兴呢?
也不知李太白又发什么狂,这大唐第一狂人,想必是有什么急事,不然也不会三更半夜来打门!唐云轻手轻脚起身,也不穿袍衫,穿着素纱中单就往外走。
“公子,下雨夜里凉,还是穿上袍衫吧?”
立在中堂门外台阶下的阿光,出声提醒道。
“无妨,”唐公子摆摆手,径直走入雨中,“本公子预感到有事发生,不然太白兄也不会深夜造访!”
阿光紧随唐公子左右,为他撑着油纸伞,接话说道:“公子果然料事如神,方才小人见李太白神色异样,想必是有事!”
“除了他,可还有人同来?”
唐公子问道。
“还有杜甫,”阿光答道,“还有位老者,戴着油帽,小人没看清楚,不知是何人。”
“哦?”
唐公子抬手摸了下鼻子,笑笑道,“两位大诗人伙同一个老头,半夜来撞我家的门,恐怕不是小事!”
穿过中门,左转,向客馆走去。
“来了,先生。
听笑语声便知是他无疑!”
李白倏地立起身,笑向老者说道。
此时老者已经摘下了油帽,近七旬年纪,身形洪大,一把白须,虽然年事已高,双眼却是深不见底,炯炯有神。
此人名叫李邕,不过世人都尊称他为李北海,乃是北海太守,同时也是名动大唐的书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