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困龙之局
飞天缆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四章困龙之局,逆流启明(大明世祖),飞天缆车,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上,明军这是派人来试探。”
西宁城中,李自成并一众大将,立在女墙后,看着谨慎小心探头而来的一小股明军,所有人心思莫名。
田见秀从来都是谨慎行事,此时也不免遗憾道。
“统帅明军的,乃是尤世威。”
一旁的牛金星,则在一旁低声道:“据微臣得到的消息,曾英、姜瓖,还有,还有高一功,都是其列。”
“那个叛徒!”郝摇旗愤怒道,粗糙的脸上满是涨红,跺脚道:“老子今天非要宰了他。”
一旁的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李莱亨等四人,皆沉默以待。
他们四人加上郝摇旗,乃是刘宗敏、李过,贺锦等死后,如今闯军中的五大领头人。
他们几人的意见几乎可以代表整个闯军。
“高一功之事,日后再说。”
李自成独目中满是心酸,他深深看着城外的明军,多么希望眼前的事不是真的,亲近的人叛变,着实让人难受。
“皇上,城内多是明军,自然守不住的,如今只有对战一场,打败这股明军,重振雄风。”
郝摇旗胆子大,直接大声说着。
李自成也提起了一股气,道:“如今我军有五万之数,看敌军旗帜,不过三四万,最多与我军旗鼓相当,此战焉能不胜?”
旋即,城门大开,数万闯军鱼贯而出,气势汹汹的向前奔去。
尤世威一见,立马沉住气,让诸军披甲,准备野外。
幸赖麾下诸军皆是精锐,尤世威视之,心中松了口气。
其本部兵马,乃是以部分榆林营,外加闯军俘虏,以及固原镇兵户集结而成,规模达到两万,仅带出万五之数,余下五千则守西安。
曾英麾下,则是以散关、宁夏边军组合而成,操训了一年,以步兵为主,五千人。
姜瓖则是以部分大同兵以及闯军俘虏整编而成,规模达五千之数。
而高一功最惨,除了百余亲卫外,会下的兵马以甘肃兵户以及闯军俘虏组成,只能担任预备役,属于军中薄弱项。
而且令他尴尬的是,许多昔日的部下旧识,如今却成了同僚的麾下,碰面时别提多别扭了。
闯军来势汹汹,但却相隔十余里,明军不慌不乱地摆开阵型,严阵以待。
虽说军中掺杂着不少改造两年的闯军俘虏,但不可忽略的是,他们能够脱颖而出,本身就代表着精锐的实力。
况且,尤世威真正信赖的,乃是自己在陕西训练近两年的大军。
出征山西,奔袭宣府,乃至后转战北直隶,跨越了上千里的路途,一路上征战无数,百炼成钢。
近半兵士着甲,这就是他的底气。
“咦——”这时,随着闯军的推进,一旁的高一功则奇怪道:
“闯军如今倒是变化了许多。”
“怎么说?”尤世威耳朵很灵,立马追问道。
“以前的闯军杀敌,要么雷霆之势,一击必杀,要么以众击寡,亦或者围而不攻,绝不拖延。”
“而如今的闯军,虽然气势依旧,但多了不少的骑兵,试探性极多,不肯轻易地下手。”
尤世威眯着眼睛,望着闯军。
果然,闯军中多是骑兵,但却谨慎小心地不断试探,就像是狼群一般,总是要将对方实力打探清楚,才肯真正的行动。
可以说是他很狡猾,也可以说是谨慎。
“这是鞑子的打法!”
尤世威开口道:“譬如狼群一般谨慎而又狡猾,一旦察觉打探到是弱小,必然群起而攻之。”
而令人难受的是,闯军中竟然多了不少的鞑子,显然李自成已经征服了土默特部。
“恐怕,这也是为何李自成迫不及待地出城的缘故,他怕夜长梦多,自己留在土默特部的军队被鞑子覆灭。”
“他,拖不起。”
尤世威恍然,露出一丝会心的笑容,然后吩咐道:“传下去,没有我的军令,任何人都不要主动出击。”
于是,闯军犹如狼群,不断的围着明军徘徊,伺机寻找漏洞袭击。
可是无论他们怎么挑衅,明军依旧稳如泰山,傻傻地站了大半个时辰。
牙齿再怎么锋利的狼群,对着一群硬壳的乌龟,也只能徒呼哀哉。
“明军搞什么?”
李自成皱眉。
骑兵自然无法冲击軍陣,这属于自杀,尤其是他麾下甲械不全的轻骑兵,一旦冲击严守以待的军阵,等於是送死。
谨慎的闯军不断地骚扰明军,辱骂,射箭,但明军的阵营却依旧稳固。
“冲一波——”
李自成恼了,这样僵持下去算什么,立马挥手道。
一旁的田见秀自然明白其意思,在传令兵耳边嘀咕一声。
旋即,一股鞑子组成的军队,约莫千人,苦着脸,叽里呱啦地向着军阵冲去。
“弓箭——”
一陣箭雨扑面而来,直接将鞑子们灭了百来人。
等到他们接近军阵,立马就陷入到了泥潭中,三下五除二就被打的稀里哗啦,残存的三百余骑落荒而逃。
“明军是深藏不露啊!”
李自成独目中满是思虑。
考虑了良久,他让人鸣金收兵。
接下来几日,明军临河而守,大量的船只从后方运来粮食,就这样光明正大的展现在闯军面前。
“走,回去吧!”
僵持了几日后,李自成闭上眼睛,选择离去。
在这场比拼消耗的战争中,显然明军更胜一筹。
诸军振奋,紧随而去,一路直至东科尔城,抵达东科尔寺庙歇脚。
而这里,距离青海只有百里之遥,可谓是近在咫尺。
一路上,尤世威等人也没闲着,虽然打李自成比较费劲,但附近的蒙古人部落却是闻风丧胆,选择归服。
北抵大通峡,西南拉鸡山口,西达湟源峡东科尔城,方圆数百平方公里,七十余座墩子,十余卫所,堡寨240余处,三万余军户,良田十万余亩。
可以说,偌大的河湟谷地,从明初至今,间隔数年后,再度复归。
“可在此地设西宁府,迁移关中陕北移民,不消数载足以成为一方乐土。”
尤世威沉声道。
“我在西宁,高总兵你立马回肃州,守住河西走廊。”
“咱们活活困死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