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7章 要么恢复大明律,要么就革除功名!,大明第一莽夫,朕闻上古,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汤昊的话,一向刺耳。

只要这位中山侯在廷议开口,铁定没有什么好话。

他方才这番话可谓是直接将读书人的遮羞布都给扯掉了。

事实上,书生士子也好,文臣缙绅也罢,成天整日里都是在高喊着什么“寒窗苦读十余载”,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开局一个碗,卑贱农户出身,当过乞丐要过饭,做过和尚撞过钟,参加义军造过反……可谓是元末群雄里面出身最惨的人。

群雄并起,逐鹿天下,最终却是他朱元璋戡乱摧强,剪灭群雄,定鼎天下建立大明!

而朱重八同志本人就是个十分好学的人,极其重视教育对于治国的重要作用,把教育置于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大力发展学校教育事业。

乡野间设立学舍,每三十五家办一“社学”,生员没有定额,为稚子幼童启蒙;地方上有县学、州学、府学,每天供应生员饮食,给天下学子开辟出一道求学之路。

府、州、县学府所招收的学子,以官员子弟及普通百姓子弟之优秀者、年十五岁以上、读过“四书”的为合格。

每月有小考,大考三年一次,成绩优秀者,先送到行省,再选拔最优者送至京师,入国子监进学修德,妻子可随行,国子监负责一切食宿费用。

学成后由天子召见,分科擢用,其任用之职务有御史、知州、知县、教官、经历、县丞、部院书吏奏差、五府掾史等。

至于乡里学舍之教师,由郡守县令选择有学行者担任之,乡学同样三年一大考,师生均有升级制度,十分完备。

大明办学之盛况,远远超过了唐宋时期,形成了一套以乡野社学到州府县官学再到中央官学的完备体系,诚可谓是“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

不过太祖爷朱元璋起初并不重视科举,按照他的计划,参加科举的必须是学校的生员,但学校生员做官则不一定非要经过科举,如国子监学子考核通过后便可出任官员。

大明也因此施行学校与科举交错的取士政策,“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

也就是说,要参加科举必须先人学校进学,学校中的佼佼者不经科举也可以给官。

只是不同时期,历代帝王对科举和学校的重视程度不一样。

比如永乐帝朱棣,明显更加重视科举大考。

毕竟科举大考是国家公平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是国家的柱石和根基。

但不论如何,大明王朝的读书人,日子过得还真不算苦。

哪怕家境贫寒,只要肯勤学苦读,就能够进入社学、县学、府学等一步一步进学修德,同时还可以通过科举大考获得秀才、举人等功名,取得对应的优待和特权!

这一点,在场廷臣可谓是心中门清,毕竟他们也是通过这科举大考步入仕途的!

回顾自己求学科考的历程,苦吗?

当然是有些苦的。

但是与中山侯汤昊方才所提及的这些农户、匠户和商户相比,这一点点苦头又算得了什么呢?

你就算再苦,那至少也是吃喝不愁,只管专心进学修德罢了。

可这天下间的农户、匠户和商户,又有多少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呢?

所以,汤侯这些话,根本没办法反驳!

士农工商这四民,代表着四个阶级,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

但,不管怎么样,今日都绝不能让小皇帝开了革除功名的先河!

“陛下,三思啊!”

老首辅刘健神情凝重地开了口。

“方才总宪所言极是,读书人在朝为官在乡为绅,承担着教化万民、维持法令的重担,他们是朝廷的基石!”

“若是陛下轻易间开了这“革除读书人功名”的先河,日后帝王尽皆如此,那读书人失去了这功名,还如何宣扬教化?如何维持乡野法令?岂不是会盗匪横行、礼崩乐坏、纲纪不存吗?”

顺着刘健的思路,天官马文升继续深入往下讲去。

“陛下,元辅此话乃是忠言!”

“读书人之所以能够明辨是非,之所以能够教化万民,不仅仅只是因为他们读书习字进学修德,更是因为读书人享有功名特权,可以不受路引限制,可以自由行走天下游学四方!”

“凭借功名特权,他们可以了解国朝的大政方针,他们可以替朝廷向乡野之间传递陛下的圣言,他们可以成为朝廷沟通联系乡野子民的桥梁,而一旦失去了这功名特权,那读书人还有什么资格去教化万民呢?他们也会如同乡野百姓那般,活在自家田地里面自给自足,不知外界今夕是何年!”

马文升是一个干吏,言辞一向激进,他这番话说得也极其露骨。

为什么朝廷要给读书人功名特权?

花这么多的钱粮白白养着这些秀才举人吗?

当然不是!

拥有功名的读书人,真正的作用,在于维系地方的稳定,在于教化万民不让他们生出别样的心思!

什么心思?

聚众作乱,起兵造反,推翻你老朱家的大明江山!

朝廷的触角,仅仅只是能伸到县衙一级,而县衙之后的乡野之间,就算官府派人去了也不一定有用,而是要依靠这些地方士绅豪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方士绅豪强的话,远比地方县衙更加管用!

这也就是所谓的“皇权不下乡”!

那这些地方士绅和豪强怎么来的?

功名!

拥有功名的读书人!

大部分都是举人,以及辞官归乡的官员!

这些拥有功名或官身的读书人,可以凭借朝廷给予的优待特权,比如除赋税和免徭役等,动用各种手段大肆兼并田地,钱粮自然而然地就慢慢积攒起来了,通过一代两代的努力,就变成了士绅豪强!

现在,你这位正德皇帝,一言不合地就要废除读书人的功名,开了这个先河,天下士绅会怎么看,天下读书人又会怎么看?

马文升这番话,实则是在提醒小皇帝,不要任着性子胡来,破坏了大明王朝的基本盘!

小皇帝不蠢,他自然听得明白马文升的话外之音。

但是他也不能就这么放弃,好不容易抓住了机会,而且一击打中了文臣缙绅的痛脚,那自然就要换取到足够的利益,这是汤昊交给他的利益交换!

“朕不想听你们在这儿为读书人争辩!”

“现在,朕就想问你们一句话,那五十六个兵部官员是不是涉案犯法了?”

“总宪,按照《大明律令》,他们当如何处置?”

小皇帝开始了点名,张敷华也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回禀陛下,情节严重的三十二人,按《大明律》,当斩;情节较轻的十八人,当革职流放充军;情节最轻的六人,当贬官!”

三十二人,当斩!

十八人,当充军流放!

六人,当贬官!

这个惩罚,不可谓不重!

毕竟这五十六人可都是兵部堂官郎官,不是什么刀笔小吏,哪怕是三位朝堂真王,此刻都觉得一阵肉痛。

“那好!”

“既然如此,就按照《大明律》治罪!”

“该杀头的杀头,该充军的充军,剩下的那六人,全部贬去琼州府,无诏不得改调升迁!”

朱厚照冷笑道。

朕要革除他们的功名,可是你们不愿!

那很好,那就按照《大明律》办事,看看谁能够忍得住!

群臣听见小皇帝这最终处置结果,尽皆倒吸了一口凉气。

没办法,小皇帝这一手,太狠了啊!

杀头的杀头,充军的充军,五十人直接仕途断绝。

而那最后六人则是更加凄惨,被流放去了天远地远的琼州府,而且小皇帝还严令不得改调升迁,这就意味着他们一辈子都只能烂在那琼州府,连回家归乡的机会都没有!

哪怕还能保住官身,可是跟流放没什么区别了!

这辈子已经彻底完了!

面对如此狠辣的处置结果,刘健终究还是忍不住开了口。

“陛下,若是如此,于陛下仁名有损啊!”

“呵!仁名?”朱厚照轻笑道:“朕在你们眼中还有什么仁名可言?”

“元辅,还有你们,不要跟朕再扯这些虚的!”

“想要保住这五十六人,那就让朕革了他们的功名,如若不然,那就任由他们去死吧!”

“太祖高皇帝曾经重典惩治贪腐,朕这不过是在遵循祖制罢了,怎么?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这一刻,廷臣脸色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好悬没有被当场气死过去。

汤昊则是笑呵呵地点了点头,忍不住向小皇帝竖起了大拇指。

真是不容易啊!

小皇帝看了这么久的戏,总算是学到了些真东西了。

文臣缙绅不是喜欢高喊“祖制”,摇晃“祖制”这杆大旗吗?

那小皇帝也可以这样做嘛!

毕竟这制定祖制之人,可是他正儿八经的老祖宗,伟大的朱重八同志!

文臣缙绅口中的“祖制”,是不是朱重八同志定下的规矩,那还真是不好说,毕竟这些读书人最是寡廉鲜耻,谁知道他们认的祖宗是不是其他人,比如说那把持朝政的三杨!

但是小皇帝口中的“祖制”,那就很明显了,高举朱重八同志这杆大旗!

毕竟自大明开国以来,真正大力惩治贪腐的大明皇帝,也就只有起家草莽的朱重八一人!

而现在,朱重八定下的规矩,就成了汤昊和小皇帝打压文臣缙绅的有力武器!

赞美朱重八同志!

现在,摆在文臣缙绅面前的,其实是两个选择。

要么,任由小皇帝严惩这五十六人,启用《大明律》,恢复洪武朝的严刑峻法!

要么,允许小皇帝开历代之先河,革除读书人功名,一刀砍到文臣缙绅的大动脉上面!

孰轻孰重?

该怎么选择?

这无疑是一个难题!

在场廷臣面面相觑,三位真王沉默不语。

他们都知道,小皇帝这是想要试探文官们的底线。

所以,他们接下来的表态,即将关乎着天下读书人未来的利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连带着他们也会因此遗臭万年!

文人的笔,杀人不见血,比武夫的刀更加可怕!

若是选择后者,允许小皇帝革除功名,那他们在场这些廷臣,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不会有什么好名声,一朝贤名丧尽不说,天下士子书生还会把他们骂成奸臣佞臣,甚至可能会遗臭万年!

所以,相比于此,还是前者看起来,更能让人接受一些!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意外却突然发生了!

工部尚书,大司空曾鉴,突然开口请辞!

“陛下,老臣年老昏聩,请求致仕!”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短暂惊愕之后,刘健脸色大变,疯狂给曾鉴使眼色,示意其不要在此刻请辞!

现在正是小皇帝抓住机会挥刀砍向文臣缙绅的时候,结果伱曾鉴突然请辞,你这是逼着小皇帝将尔等湖广籍官员赶尽杀绝啊你!

没错,曾鉴字克明,湖广郴州人。

只是他这位大司空一向持正守操,所以也算不得是李东阳、刘大夏等人的党羽。

但是,偏偏此刻曾鉴眼见小皇帝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压文臣缙绅,并且矛头直指湖广乡党,他这心里面难免生出了兔死狐悲之感,竟是直接出言请辞,试图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希冀着小皇帝能够收回成命!

毕竟六部尚书这个级别的朝堂重臣,请辞一事还是很有分量的,至少皇帝陛下按照制度应该挽留一番。

然而,当听到他这话后,朱厚照人都傻眼了,下意识地看向了汤昊。

汤昊也是愣住了,脸上闪过了一抹笑容。

怎么个意思这是?

买一送一?

双喜临门啊?

是以汤昊迅速给小皇帝使了个眼神,基于君臣二人长久以来的默契,朱厚照也明白了这狗贼野人的意思,脸色瞬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了下来!

“大司空,你方才说什么?你要请辞?”

曾鉴垂着头,丝毫没有注意到小皇帝那吓人的脸色。

“陛下,臣自知德不配位,再加上年老昏聩……臣乞骸骨”

“好啊!”朱厚照开始了他的表演,怒斥道:“一不顺心就想要请辞,你当朝廷是什么?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吗?”

“你眼里可还有朕这个君父?你心中可还有臣子本分?”

面对小皇帝的严厉指责,曾鉴一下子慌了手脚,张口想要辩解。

然而朱厚照却是不给他这个机会,直接喝道:“传旨,曾鉴狂悖,藐视君王,罢免一切官职,革除一切功名,全家流放辽东!”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父兄流放?她白手起家再造名门望族

竹枝欢

天命医妃:便宜王爷靠边站

姜司司

蜀山万妖之祖

蓬国公

离婚你提的,夫人走了哭什么

盛不世

原神:这个见习执行官太屑了

何一乐

天禁传

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