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全是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章 曹月的春天到了,重生之重新活一次,海里全是水,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月大三开始参加了“北方稻田养殖”科研小组,主要研究的是立体养殖。小组中除了课题研究者邹教授,还有两名助教和几名同学。同学都是和曹月一届的,来自不同的系。
方林也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的大学生。他1951年出生,姑苏人。姑苏是有名的园林之城,他家里连续几代人,都是给大户人家做园丁,照顾家中的花鸟植物。
他考上农业大学,分到农学系中的植物生理生化专业。课题小组成立时,他就被拉了进去。
通过一年多的接触,他和曹月之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产生说不清的莫名情愫。只不过曹月大大咧咧的,反应很迟钝。方林又不好意思说出来,俩人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处了下来。
就在前些天,学校放了寒假。科研小组的组员总结完工作后,互相闲聊,说到了毕业的去向问题。
他们77级的学生,也有人称之为81届,因为所学专业如果是四年学制的,到了82年1月,就要面临毕业了。
等他们大学毕业后,肯定由是国家分配。但中断了十多年的高考,使得各大单位对这届毕业生垂涎欲滴,私底下各种小手段早就使了出来,像什么暗自许诺职位的,优先安排住房的,解决家人工作或上学的,等等。
这个年代的人都很实诚,他们最先考虑的还是国家的需要,其次才是专业对口,事业发展以及个人的其他问题。
方林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尚在,身体很好,目前还在当地的国营花卉公司工作。下面他还有两个妹妹,大的已经结婚,幼妹小他9岁,今年才21,在76年中学恢复教学后,复读了一年初中,然后上完高中,去年才毕业。两个妹妹也在花卉公司工作,只不过没有转正指标,都是临时工。
方林把自己的情况,也向同学们说了,并且说,他一直在考虑是否留在首都工作。他自己很想留在北京,成家立业,但父亲年龄也不小了,他总不能把父亲,完全扔给两个妹妹。他其实是想告诉曹月,自己所面临的难题。
曹月是马大哈,但绝不傻,傻也不可能从五百万考生中,考进了那4.8%。
回家后曹月仔细琢磨,也不知如何是好。在个人问题上,她又很害羞,不好意思和别人商量,所以一直拖到今天。
孙大海完全听明白了。
他问曹月:“小月姑姑,你说的研究植物,是想叫他来种猪场做研究?”
“是呀,我又不懂植物。”曹月理所当然地回答。
“你的思路就错了。”孙大海哭笑不得地说。
“我错了?”
“你要做的,不是解决他的工作问题。”孙大海认真对曹月解释:“你和他,解决工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现在关键是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他留在首都工作很容易,咱们不出面,也有的是单位接收他。但这些单位,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再同时解决他父亲的工作,户口,住房等等问题,因为这些都是算在单位指标里的。”
“那怎么办呢?难道他只有回姑苏工作了吗?”曹月愁眉不展。
“那倒不一定。小月姑姑,我想先问问,你们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关系挑明了吗?”
曹月红着脸,小声手:“我……我也不知道。前几天他走的时候,我去火车站送的他。我给了他一个包,里面是我给他织的围巾。”
“他有什么反应?”孙大海问。
“当时我不好意思,就没有让他打开看。前天我收到他寄来的信,他把他家的所有情况,都告诉了我,还说等他回来以后,在首都找所有有意向的单位好好地谈,并问我,如果到明年毕业时实在解决不了,愿不愿意跟他去姑苏工作。”
“这样吧,小月姑姑。等他回首都以后,你把他带到家里,让家里人看一下。如果觉得你们俩合适,这个问题我帮你解决。”
孙大海一个人在厨房收拾鱼,脸颊上的唇印还没有消散。
这个小月姑姑,可真是的,帮你解决这么重要的问题,亲一下就算完事了?转头就说要吃凉拌鱼皮,还让我做得好一点。难道不是应该请我吃饭吗?
越想心气越不平,孙大海大叫一声:“表哥,表姐,随便过来一个,帮我把灶烧上呀,我不会。”
……
晚饭的时候,李忠带着公社的书记和社长,来到了家中。
孙大海没有再去堂屋主桌,而是在西屋,和家中的小辈们一起吃的饭。
晚饭后,表哥们跑到到门口放鞭炮,孙大海也拉着弟弟妹妹一起去玩。
夜深了,主桌的人总算是酒足饭饱,事也都谈完了,大家送书记和社长出来。
李小龙手里拎着两个袋子,两个袋子里面东西一样,都是一瓶茅台,一瓶五粮液,还有一条中华烟。
“书记,社长,这是曹律师在首都友谊商店买的,想给香江的老人带回去,但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您二位见多识广,帮忙带回去尝尝。要是有问题,您告诉我们一声,别让他带回香江,丢咱们大陆的脸。”说着,他把袋子分别递给两人。
书记和社长心情愉快,嘴里应和了几声,两人告辞走了。
大家回屋,李小龙拍着孙大海的肩膀,说:“你小子真有一套,你教我的话,是从哪儿学的呀,我看他俩收礼收得很开心呀。”
“多看书,用心思考,你就学会了。这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孙大海鄙视了小舅一下。
要睡觉了,堂屋两边的卧室,男女分别睡。孙大海懒得和他们挤,便睡到了东屋。东屋是李小龙的屋子,曹勇也睡在这里。
睡觉前,几人还聊了几句。
“大海,我怎么觉得,书记和社长不是很重视投资的事呀?”曹勇有些郁闷。
“呵呵,不是不重视,而是他们在这事上做不了主。投资的事,过几天肯定是市里和区里出面洽谈。公社只能是听命令,市里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做。”
“那咱们今天和他们谈什么呀!”曹勇说。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今天就是拜码头。投资要落地的话,肯定是他们来经办。今天留下了交情,以后关系才好处理。”李小龙几年的连长没有白干。
“小舅,你过了年赶快办手续,把关系转回来。我和黄爷爷说了,这次投资的几个项目,都是合资经营,到时安排你做中方的负责人。你是副科吧?级别正合适。”
“大海,我觉得他们对我的身份,好像不是你说的那样,会做出很强的反应。”
“您的哪个身份?香江人还是律师?公社里的人,世面见的少,可能都不知道律师到底是做什么的。至于说香江人,您一副纯血华夏人的模样,说得还是流利的首都话,他们注意到,还是没注意到您是香江人,都未尝可知。等市里接洽的人来了,你就知道你的身份,能占多大便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