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道家鼻祖老子
酷酷的橙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1章 道家鼻祖老子,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酷酷的橙子,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到孔子,就不得不提先秦诸子。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
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
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
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
因而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
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士,当属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
相比于孔子,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知名度丝毫不逊色。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又被奉为道教的鼻祖。
老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核心体系是道,试图用道来总括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本质。
在自然观上,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是道演化生成的。
道还是万物存在的普遍根据,万物得道而生,得道而成。
道也有客观自然规律的涵义,天地万物和社会人事都以道为法则。
此外,老子哲学中还有较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并且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其运动规律就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最终仍要回归到道。
老子在历史观、人生观、文化观等方面各有论说和独到见解,后世儒家、法家、佛教、道教等对其思想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特别是在道教,道教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更是被道教神化为道教的太上老君。
老子的影响并不仅限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影响巨大,曾被列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可以展望,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老子思想对世界的影响会更加深广。
“他是道教太上老君的原型,家喻户晓。”
“他还是博学多识的东方圣人,闻名中外。”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文化的基石。”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说到老子,可谓是家喻户晓。”
“老子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也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
“后来,道家思想发展成为道教思想,逐渐成为宗教性的教条。”
“老子也被后人尊称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在唐朝也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说到老子的身份,是一個有着悠久而复杂的历史问题。”
“关于他的姓名、籍贯、生卒年等基本信息,历代学者和史料都有不同的说法和争议。”
“其中最早和最权威的说法,主要来源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相当于周朝国家图书馆馆长。”
“他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物,以博学而闻名。”
“孔子曾入周向老子问礼,这也是为何韩愈师说中孔子师老聃的缘由。”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弃官归隐,于是骑青牛西行。”
“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的请求,于是写下了《道德经》。”
“老子形象的最终定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
“在先秦诸子的笔下,老子是博学多识的学者。”
“在道家典籍中,老子的形象开始得到神化。”
“汉初以黄老哲学治国,方仙道兴起,成为国学。”
“在此背景下,老子的形象开始传说化和神秘化。”
“尤其是张道陵的天启事件及佛教的影响,老子终于成为至上神。”
李世民:为了抬高皇家的地位,认老子李耳为李姓始祖是有必要的。
在唐朝刚刚建立之处,朝廷对佛教的态度一直有所保留,甚至还走向了反佛的一面。
曾经就有大臣先后七次上书,以僧侣剥削民财为由,提议废除僧尼,减少塔寺。
考虑到这个情况,高祖皇帝原本要发布诏令,准备废佛的。
只是后来发生了玄武门之变,这个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他虽然一改高祖皇帝的废佛,但对佛教还是采取了抑制的态度。
佛教与道教是目前的两大宗教,抑佛自然就会重道。
况且,他们皇家也姓李,这和道教的始祖老子有着难以言说的关系。
当然,他推崇道教还有另一层意思。
朝廷内部有两大政治集团,关陇贵族和山东氏族。
他李家虽然出身关陇贵族,可要论门阀势力,是不如山东氏族的。
为了抬高门第,他认为有必要认老子为家祖,并奉道教为国教,采取措施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
他曾下令搜集晋魏时期的道书,广传大道。
这时,有一和尚为了拯救佛教江河日下的地位,专门写了一本《辩正论》的书。
博引史书佛典,宣扬佛教比道教优越。
同时,这和尚还对症下药,说了关于老子的负面消息,想以此倒逼他不认这个祖先。
按照和尚的说法,李唐皇室有鲜卑人的血统,而老子出生贫寒。
和尚认为李唐皇室舍弃鲜卑血统,去认老子这种身份低贱的人为祖先,实在是很不明智的举动。
他当时大动肝火,想要杀了和尚,竟然质疑自己的先祖。
当然,他也不是暴虐之人,在崇道的同时,并没有对佛教做到赶尽杀绝,这才有了和尚的获释。
在和尚获释后,他召见和尚细问佛道的优劣,和尚做出了比较合理的回答。
于是他就免除了和尚的诋毁之罪,最后敕令让和尚到益州做僧人去了。
总之,认老子为李姓始祖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做的决定,自然不会任由一个和尚横加阻拦。
“元明清时期,随着道教的世俗化,老子身上的神秘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消退。”
“而老子最纯粹的身份其实就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先秦时代的思想和哲学大家。”
“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
“汉书记载,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由此也能知道道家源源于史官。”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争夺土地和人口。”
“老子深感天下大乱,人心不古,于是便站出来反对这种社会乱象。”
“老子为道家确立了基本的思想主张,这是他留给后世的宝贵思想财富。”
“老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道,道在《道德经》一书中出现了76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产生一切形式的根本,也是主宰一切形式的根本,简单理解就是指世间万物的本源和运行的总规律。”
“昆虫、动物、人类,这些存在实体是道。”
“潮起潮落、春夏秋冬、夏暖冬凉,这些自然规律也是道。”
“老子在《道德经》首章中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就是道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若能用语言表述出来,那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即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
“但由于该事物随时随刻在发展变化,现在的事物并不是我们以往已经所认识的事物了。”
“老子说,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地因为没有刻意的追求长生,所以才会长久存在。”
“道,生养万物,但感觉不到疲惫。”
“万物都随着道的运动变化而变化,而道自身却永恒长存。”
苏轼:老子为我们留下了《道德经》这部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的文化瑰宝。
老子所处的时代是社会重大的变革期,周王朝权势衰微,已经控制不住日益混乱的局势。
诸侯国之间相互争霸,战争频繁,家破国灭者不计其数。
战争久不停歇,民众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除了几个诸侯国的政治还比较清明外,其余都是政治黑暗。
动荡的社会环境,尖锐的社会矛盾,当权者的各种盘剥,民众生活苦不堪言。
担任过史官的老子,能以更深刻的眼光,洞察礼乐崩坏的时局。
老子苦苦探寻救治天下之道,提出自己独特的思想,声名远播,被天下人尊称为智者。
周王室发生内乱之际,王子猛与王子朝为争夺天子之位而互相搏杀。
王子朝最终势败,不甘失败的他劫掠了周王室大批典籍,逃亡到了楚国。
老子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职,这也正合了他要隐退之意。
于是,老子离开洛邑,骑一青牛,欲西出函谷关。
社会动荡不安,像老子这样想要退隐的人不在少数。
这些退隐之人都是当时有见地的读书人,对社会现实看得一清二楚,却又无能为力。
改变不了现实,又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就只能退隐起来。
社会的不安定,具有退隐想法的人很多,函谷关关令尹喜就是这样的人。
有一天夜晚,忽然东方紫云聚集,滚滚而来。
懂天象的尹喜知道,这预示着将有不凡之人自东而来。
函谷关是西去必经之处,于是尹喜就急忙赶回了函谷关,等待贵人的到来。
一天傍晚,夕阳西斜,红紫满天,一位皓首白须的老人骑青牛来到关前。
当尹喜知道这位老者就是闻名天下的智者老子时,喜不自禁。
看到老子这是要隐居的架势,尹喜想把老子的智慧留存下来。
于是,就有了让老子著书的想法。
但尹喜知道,隐退之人都是性情中人,像老子这样的人更是勉强不了的。
尹喜觉得要求老子著书有些为难,很不好意思。
但尹喜也不会上来就要求老子著书的,于是请老子到官府会谈。
尹喜与老子是同道中人,在志趣上是一致的,他们有共同的话题。
有了共鸣之处,谈得很投机,彼此之间惺惺相惜。
尹喜在谈话到了适当的时候,才开口恳请老子。
先生是当今的智者,不会把自己的智慧悄悄地据为己有,一定是将天下人变得有智慧当作自己的责任。
如今先生就要隐居,今后向先生求教,找到先生很难,先生何不把高明的思想著述为书,留给世人呢?
我知道这样的要求太勉强先生,有些强人所难,但还是请勉为其难地著书吧。
尹喜的态度打动了老子,于是老子就在函谷关住了下来,开始著书。
直到书稿完成,才离开了函谷关。
老子根据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和生活的体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著述上、下两篇。
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故称《道经》,主要讲道是宇宙根本。
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故称为《德经》,主要讲如何遵循道来处世。
但有些可惜的是,老子最后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好在老子把自己的智慧留了下来,这才让后人能够通过《道德经》洞悉道的真谛。
“自然有自然的规律,社会也有社会的规律。”
“正是有这看不见的道,社会才在不断运转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社会矛盾逐渐激化。”
“导致这些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强求的欲望和贪婪,破坏了自然规则和社会规则。”
“对于出现的问题,无为思想正是一剂良药。”
“老死无为的人生态度贯彻到社会政治领域,就表现为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
“也就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里的意思不是所谓的封闭自己,而应理解为不相互影响、不相互干涉、不搞文化输出。”
“人民之间都能够保持他们自己的风俗习惯,都可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而治理一个国家和个人处世之道,也是一个道理。”
“老子主张要尽量减少扰民,以此来使天下达到安定。”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国家一旦把利益看淡了,不与民争利。”
“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国家也就会因此而长治久安。”
“但是小国寡民,其实也是老子提出的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
“对于孩子,父母望子成龙,把压力强加给孩子,导致孩子出现极端的新闻屡屡见不止。”
“对于年轻人,工作结婚身处压力中心却得不到理解,抑郁无助也越来越多。”
“顺其自然的选择自己的生活,这其实就是一种无为的态度。”
“所以说,老子不是让大家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努力。”
朱元璋:《道德经》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读《道德经》,可以仰观宇宙变化,俯察世事浮沉。
他曾经花费大量时间潜心揣摩《道德经》,终于大彻大悟。
自此以后,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在他看来,《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道德经》有着无穷的魅力,能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隔阂。
《道德经》全文虽只有五千多字,却指明了天地万物的运行发展规律。
它告诉世人行事为人所应遵循的法则,指导世人应该如何去面对世界、周围以及自己。
大至天地,小至尘泥,到修身、养生、处世、治国,万象森罗,尽收眼底。
《道德经》蕴含的道理非常之广,他对其中的内容大为感兴趣。
《道德经》有谈到天地法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认为这世上唯一的不变就是变,世界上最确定的本质就是绝对的不确定。
宇宙间唯一永恒的事情就是演化,它是最强大的力量,它驱动一切。
《道德经》谈到为人之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虽然老子的认知是高维世界的,但老子的姿态是极为谦卑的。
老子认为,人最好的姿态像水一样。
水的特征是柔弱,水也可利万物,所到之处就是生命。
他兴趣最大的就是《道德经》的养生之术,里面提到养生就是养道、养德,清静无为。
养生就是养道、养德,离开道德修养,修身就失去其根。
因此才有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养生之道。
老子认为保持恬淡为上,知足常乐,不去追逐名利,可使精神内守,有助于养生。
“无为并不是消极应对、无所作为,而是凭借无为而有为。”
“努力顺天时、随地性、因之心,在该用力的地方用力,在该放弃的地方放弃。”
“老子的思想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色彩,辩证法思想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鲜明特色。”
“道家有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讲的就是这种辩证的思想。”
“或者就像是成语那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万事万物都有着两面性,而学会将矛盾互相转化就是老子辩证法的核心。”
“所以当我们处于顺境的时候,不要忘乎所以,要居安思危。”
“当我们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也不需要妄自菲薄。”
“因为当人们走到低处,也是开始向上走的开始。”
“而且老子的这种思想,也蕴含着以柔克刚的道理。”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老子提出的种种思想就是为了改造现存不合理的社会。”
“但是老子的努力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他的政治主张在统治者面前并没有用武之地。”
“但对后世影响来说,老子的思想早已突破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问世,所以老子也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三大圣人之一。”
“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
“胡适更为推崇,他称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对于各朝各代的老百姓而言,老子和孔子一样都是耳熟能详的圣贤。
老子是历史上最难定义的人之一,他的生平事迹就如同他的思想一样,玄妙不可言,神秘又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成为了道家的甚至是先秦哲学的一道标杆,在众人的眼里老子是神一般的存在。
对于《道德经》这本书,各朝各代的老百姓看法也不一样。
有的认为这是一本关于修身养性的书籍,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治世之书。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老子所传递的思想却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老子在书里阐述了,道是中性的。
老子将道拔高和神秘化,道既是可道的又是不可道的。
他试图说明道的存在,道的作用,以及世人应该如何掌握这世间万事万物的道。
老子企图维护旧道,即旧制度、旧秩序。
但在当时的社会动荡背景下,必定不得人心,人人喊打。
也只有少数智慧之人才可以理解老子的道,天地万物自行其道,又都脱离不了自然。
不管怎样,对老子其人,有褒有贬。
不同时期世人对老子的理解就不一样,在经世致用的时代,老子的学说就没什么大用。
但可以将老子的学说视为修身养性之术,也能在其中找到治国的方法。
站的角度不同,自然得到的理解和领悟就不同。
司马迁《史记》中关于老子提到不知所终,老子在他们的眼里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没有人知道老子是怎么离开这个世间的,有的人认为老子葬于故土,有人认为老子出了函谷关后在青羊宫得道成仙,更有人认为老子骑青牛去了印度教化胡人。
不管是哪一种传说,老子离开了,但老子的思想和学说仍旧影响着一批批的人。
(本章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