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剑山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 主战朝鲜之争,明末求生记,名剑山庄,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三章 主战朝鲜之争
“不管怎么说,姚卿主管大夏财政,朕还是满意的。”张轩淡淡的说道:“只是我朝新立,欲为子孙立基业,有些事情万万怠慢不得,今年的预决算,按姚卿的来,不过明年如果还是这样-----”
“臣自当退位让闲。”姚启圣立即说道。
“姚卿无须如此。”张轩淡淡一笑,说道:“何至于此,只要姚卿尽力而为,朕还能亏待了姚卿不成。”
姚启圣听张轩的话,表面上心悦诚服。但是不知道怎么了,心中却有一阵寒意。
当皇帝久了,张轩不得不将自己的心思藏起来,甚至故意表现出一些相反的态度,就是要表现出天心难测。
因为张轩发现,真正坐在内阁,枢密院,都察院前几把交椅上的人物,谁也不是省油的灯,看似一心一意为张轩做事,私下里面的小动作,从来没有少过。
看上去水面上平静之下,但是下面的暗潮涌动,却有谁知道啊?
姚启圣与张质之间的矛盾,张轩都有些看不清楚,是真的因为部门利益上升到党派之争,还是姚启圣与张质之间有一些默契。
人心是最难揣摩的。
张轩本身也不是什么揣摩人心的高手。
想要一个揣摩出下面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却是不可能的。他慢慢选会了一招,就是除却自己特别在意的事情,都是不发言。不表态,牢牢握住决策权之外,表现出高深莫测。
之所以如此,他之前的态度太明显,让很多幸进之徒,上了台面。
比如张轩曾经明确表明过北伐的态度。
于是,清州城大捷的消息传来,一时间南京居然有一股风潮,一些说大不小的官员,纷纷上书主张北伐。这些官员,说是小官,他们都是京官,是大夏朝廷的中坚力量。
毕竟即便是有名将名臣,事情总是要下面人做的。如果官职太小了,连上书都未必能到张轩这里。官职太小了,上书也是内阁处理,张轩看到了仅仅节略而已。
如果不是张轩对而今的局势还算了解。知道不是北伐时节,都以为下面有多少与清廷不共戴天的仇人。
于是乎,渐渐的张轩也变得一丝心意不外泄。
张轩对姚启圣敲打一番,就含笑让人送他回去了。
等人走了,张轩揉揉眉间,靠在太师椅的椅背之上,说道:“后面还有谁?”
李辅国说道:“陛下,刚刚卫王来了。”
“哦。”张轩直起身来,说道:“让他进来。”
袁时中进来如何行礼自然不用提了。寒暄几句,张轩径直问道:“查清楚了吗?”
南京城中的风浪,既然影响到了朝鲜,可见声势之大。但是这一件事情,却非张轩的本意。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张轩又怎么能不知道。只是这风浪来得太快,太急,为了稳定郑成功之心,也是为了稳定军中各方势力之心。
故而郑成功必须回京一趟。
毕竟他碧蹄馆之战打得的确不漂亮。
只是在此之前,他一定要查出来,这是谁的手脚。
袁时中说道:“清楚了。是许都。”
张轩听了不由皱眉。
他微微一想,明白许都为什么如此。
许都在张轩麾下的时候,在地位上是能与曹宗瑜叫板。但是而今,他与曹宗瑜之间却已经没有办法比了。曹宗瑜作为方面大员坐镇一方。不管是在爵位上还是权力上差了曹宗瑜一头。
许都的不甘心,张轩其实也是知道的,做了不少安抚。只是而今发现许都好像仍旧不能释怀。
这也不是张轩有意打压许都,而是许都分兵金华的时候,就应该想到的,战场之上是有主次之分的。不管许都在金华打得再好,却也比不上安庆之战的一根毛。
张轩自然要大封安庆之战的功臣。
不过,想来也是了。
能造成这般声势的,定然是军中重将,曹宗瑜是张轩的死党,曹宗瑜有什么想法,定然不会越过张轩,而擅自行动的,而袁时中如果有雄心壮志,就不会回京担任名义上的军方第一人,其实是一个大管家的角色。而且失去了兵权,至于李定国,四川的战事他都料理不清楚。
而高一功,袁宗第两人,毕竟不是张轩的嫡系,第一未必能掀起这样的声势,第二他们没有那个底气。
想来想去,也就是许都了。
许都作为张轩的嫡系将领,在军中广有人脉,毕竟大夏军队的主体,还是以张轩当年南征的五六万军队为主体,加上其他各部扩编而成的。所以许都有能力搞事,也有底气张轩不会因为区区小事处置他。
许都自信还是能打仗的。
张轩心中暗暗苦笑,的确如此。
不管怎么说,许都才能,与他背后的金华一系将领在张轩的嫡系之中,也占了相当重的一部分。这一件事情,虽然张轩不悦,毕竟不是什么大事。这也是许都的风格。他向来如此桀骜。
“陛下。”袁时中悄声说道:“要不要臣去告诫一下许将军。”
“不。”张轩摇摇头说道:“等郑成功回来再说吧。”
不管怎么说,郑成功在前线失利才是这一切的因果。如果郑成功在前线,横扫千军如卷席一般。后方也不会出现而今的事情。说实话张轩虽然信任郑成功的能力,但是事到如今,郑成功并非不能替换的。
毕竟郑成功毕竟不是他的嫡系。
郑成功此次过来,如果不能给他一个交代。
那么朝鲜战局换将,未必不可以。
袁时中一时间也摸不清张轩的想法,只能答应了一声。张轩随即又与袁时中说了一些别的事情,比如各地军队训练,讲武堂军官的培养,随即讲武堂下级军官在朝鲜死伤惨重。但是残酷的战场,也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军官。
张轩已经将这些军官全部召回了。派到讲武堂当教官。加强讲武堂的建设。当然了,朝鲜战事对讲武堂的发展并非全是益处。大批讲武堂用来填补朝鲜这边的军官缺口。以至于讲武堂大批军官不能按照原定计划填补到各军之中。
这对张轩整编各军弄出一点小小的麻烦。
对张轩来说,还有另外的麻烦。
就是征兵制度。
虽然张轩建立起兵役制度,但是这种兵役制度还没有真正操作过,而为了给朝鲜填补新兵,却是第一次,这一次送往朝鲜的新兵,有一半是通过县尉征召训练,并枢密院整合的。剩下一般,还是老办法,在长江沿岸征召北方流民。
北方连年战乱,有大量的北方人滞留长江以南,张轩想过不少办法安置他们,比如让县令想办法让他们开荒,比如让他们入作坊。但是最多的还是入军。
毕竟夏军上层之中,南方人的比例还少,虽然下面是士卒南方人的比例已经相当高了。但是这些上面的将领,有相当一部分觉得南方人不如北方人能打。故而他们青睐北方兵。
这些事情一一问过之后,才令人送走了袁时中,张轩沉默一会儿,对李辅国说道:“刚刚的事情,让郑成功知道。”
李辅国会意说道:“奴婢明白,奴婢这就去办。“
李辅国手中也有一个小小情报机构,当然也仅仅限于京师。虽然能力不怎么样,但是对南京城中各种势力的掌控还是可以的。自然知道通过什么办法将这些事情传到郑成功的耳朵里面。
所以,当郑成功刚刚到南京的时候,该知道就知道了。
(https://www.yqwxw.cc/html/117/117198/51659139.html)
www.yqwxw.cc。m.yqwxw.c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