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惊人发现,新科学时代,康泓,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郭一噼里咣当一阵忙碌,这时候林炳申教授和林欣也都来了。
“郭一,什么情况?”
林教授对郭一这边的研究十分的关心,也十分的上心,一听到这边有情况,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就过来了。
来的时候,林教授心里还十分纳闷:不是说配合央视拍素材吗,怎么突然有了这么大的进展?
而且,郭一前几天还说这第一阶段的实验已经告一段落了。
证实了“辅助神经系统传输视觉信号的可能”就达到了目的,余下的实验必须更多的人才能进行了,怎么这就突然……
纳闷归纳闷,但这个时候谁都没有问出这个问题,林欣只管坐到自己的位置,进行着原始数据的记录和校对工作。
“安叔,你今天精神怎么样?”一切准备就绪,郭一还是确认一下:
“我有一个疯狂的想法,但是现在需要验证,需要的时间可能较长,您这边有没有问题?”
郭一的想法大胆的很。
刚刚这段时间,郭一拿今天记录下来的信号增益点对比了前几天发现的那个点,发现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
这两个点之间,郭一没有找到任何相似的地方。
而且,安城今天提及了“完整”,这是一个以往从未提及的词,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现。
这些点一定还有,不可能只有两个!
但,它们在哪里?郭一不知道。
这就好像一个宝藏就在眼前,但是却被设置了非常复杂的密码,而且是无论怎样都打不开的那种。
那怎么办?平扫!简单的说,就是暴力破解。
再简单一点,所有人都能听明白的解释:一个一个去试!
但,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简单。
如果密码是123456,一个一个去试,一会儿也就试出来了。
但这是大脑处理信息的逻辑规律,用平扫的方式去尝试,这简直就无异于大海捞针。
郭一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这个点有第一个,有第二个,那就肯定有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甚至无数个……
基数大了,平扫出结果的机会就大大的增加了。
但这个时间还真的不宜过长。
郭一已经通过推演确认辅助神经系统传递各种信息对人体无害,但长时间的传输依然会造成大脑的疲劳。
要知道,大脑过度的疲劳恢复周期是非常长的。
为此,他咨询了一下安城的情况,不行的话就改日,反正方案已经定了。
“这几天休息的够多了,我没问题。”
安城眨了眨眼睛,扮起了调皮的模样,看起来确实轻松。
“那好,我们就开始。”
郭一交代了一番注意事项,并吩咐林欣注意力集中,精准的进行数据记录。
郭一开始使用准循环偏位移的方式对信号源进行单一维度偏振。
这种方法也是之前他在融合多信号簇调整的时候使用的一种方式,算法都是现成的。
唯一的不同在于那个时候是存储,现在变成了即时输出。
……
即便大部分的运算都是通过专有网络连接的超级计算机进行的,但郭一的这特别定制的电脑这个时候也隐隐有些撑不住的迹象,信号的模拟过程实在是太过复杂了。
“这样也好,安叔那边也能轻松一些。”郭一这么想着:
“信号的模拟存在瓶颈,输出速度较慢,安叔那边自然就轻松了很多,且看情况吧。”
这边几秒才能输出一次单变量偏移信号,郭一也是放下了紧张的情绪,这时间,慢一些也没关系。
郭一已经准备好持久战了。
信号一直在输出,安城那边没有任何的反应。
……
郭一偶尔也会推演一番,略一推演就明白,这些信号完全被当做垃圾丢弃了。
“咦!停!”郭一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即喊停。
“丢弃?”郭一自言自语道。
先前的实验传输的都是郭一通过推演精心合成的合适拟真生物信号,直接就能被视觉中枢识别的那种,从来没有考虑过“丢弃”这个问题。
刚才,郭一略微推演了一下,发现偏移的这些信号大都被丢弃了。
虽然它们通过了辅助神经系统传输到了大脑,但大脑并没有去处理它们,而是直接扔了。
这好像有些不太对!
……
这样的发现让郭一顿时冒出来无数的想法。
“若是给大脑传输一个完完全全的垃圾信号,它会怎么处理呢?”
想到了就去试试,说干就干,雷厉风行!
合适的信号不好弄,垃圾的玩意还不是随手就来?
当然,要注意强度,不能超过人体承受的数量。
郭一很快设计好了一条看似相近但实际是它胡编乱造出来的拟真信号,并随即进行了实验。
结果很清晰,跟郭一预想的一样:传不进去!
刚才的偏移信号至少传进了大脑的视觉中枢,虽然被丢弃了。
而郭一自己胡编乱造的这些信号,根本就是被堵在了门外。
生命的生物信号是有生物亲和性的,这一点郭一早就知道。
在模拟痛觉的时候他就发现生物亲和这一点了。
合适物理信号转换成拟真生物信号的最关键一步就是增加生命亲和因子,否则神经系统根本就不认这个信号。
但那是神经系统的亲和。
现在,郭一发现,大脑的亲和好像有着更深层次、更加复杂的规则。
就像刚才,自己编造的信号,神经系统就接受了,但是大脑没接受。
而部分微偏移的信号,虽然大脑不处理,最终会被丢弃,但大脑确确实实接收了。
“校验位?”
郭一脑子里冒出来一个计算机专业名词,难道大脑也有类似的东西?
大脑处理信息之前,难道会有一个防伪校验,就像计算机系统的文件校验那样?
了解计算机的人都知道,要想知道一个文件是不是自己要的文件,有没有被别人篡改过,根本就不需要去检查完整的文件,只需要校验他的特征值就知道了。
而即便是几个G的文件,短短的几行文本就能告诉你它是不是被篡改了。
(MD5 32位甚至16位就够了。)
“大脑对信息的处理会不会存在类似的机制?”
这个念头从郭一的脑子里一冒出来就压不下去了。
“怎么觉得有些天方夜谭的感觉?计算机的验证设计思路肯定跟大脑没关系,难道这就是殊途同归?”
虽然觉得有些天方夜谭,痴人说梦,但,郭一总觉得这是真的。
……
这次配合央视拍摄,竟然引出了这么大的一个发现,郭一对央视的好感瞬间增强了不少。
不过,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吧?
(https://www.yqwxw.cc/html/123/123293/558306161.html)
www.yqwxw.cc。m.yqwxw.c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