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幽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收复湖陕(下),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纳兰幽月,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陕县,陕城,南门。
陕城内原本有守军四千,张璋本次带走了两千,此时城内尚有两千。
守城的两个校尉,一个叫做廖才,另一个叫做韩融,他们皆是张璋到陕城之后从别处投奔来的。
韩融与当今大鸿胪姓名一字不差,也读过一些书,颇有些智谋。
这日,廖才、韩融两人正在廖府闲聊,却听守门军侯来报:“有一个俊朗的青年带着张将军的尸体在门外叫阵,劝我们开门投降。”
两人闻言大惊失色,火速赶往北门城墙,只见一员小将,一手持长枪,一手提张璋,在门外叫阵。
那小将一边骑马踱步,一边说道:“我乃弘农王麾下陷阵校尉高伯平,张璋私自侵占陕城,已经伏诛。王上仁德,若你等开门投降,放你等一条生路。”
韩融见高顺只一骑便敢来叫阵,实力定然不凡,恐怕张璋就死在高顺手上,城内无人能敌。
他与廖才商议,言道:“张将军已死,城内为将者只有你我。你我需夺回张将军尸首,方能让城内军士臣服。一会儿,我与那小将交谈,你在一边拿箭射他,切莫伤到将军。”
廖才闻言大喜,自到一边准备。
韩融佯装大怒,冲着高顺吼道:“你这个小子,休要在这里胡言,我等奉相国之命镇守陕城,弘农王算什么东西。快将我家将军放下,或许本将赏你个军侯当当。”
韩融正与高顺搭话,廖才却是躲在一边拈弓搭箭,准备一箭射杀高顺。
高顺早已看到廖才的动作,佯装仔细考虑韩融的话。他将张璋的尸首重新放回马背上,手臂上突然用尽力气,将长枪掷了出去,正中城墙上的廖才。
廖才被长枪穿透左腹,栽下城墙,一命呜呼了。
高顺从张璋腰间拔出大刀,指着城墙上的韩融说道:“休要率手段,你投降不投。”
韩融见高顺拿出大刀指向自己,以为他要掷自己,赶紧蹲下身躲在城墙后。
结果,想象中的大刀并没有飞来。
他寻思道:“我若下令放箭,将张璋的尸首射个千疮百孔,这些部将不一定服我。不如埋伏好人手,再把高顺放进城来,等他放下尸首,射他个千疮百孔。”
于是,他唤过一名心腹军侯,小声吩咐下去,命他带人埋伏在城门两侧。
一旦高顺放下张璋,杀无赦。
一切安排妥当,他站起身,谄媚地对高顺说道:“小将军息怒,我怕了还不成吗?韩融恭迎小将军进城。”
说罢,他走下城门,为高顺打开城门,然后退到城内,示意后者进城。
城门外,高顺见他表情变换如此之快,心中生疑,估计他是顾忌自己手中队伍张璋,所以在城内布好陷阱,等着自己上钩。
他假意往城内走去,却是在城门口勒住缰绳,不再向前一步。
城门内除了韩融之外,别无他人。他一脸和善,一副真心欢迎高顺进城的模样。
他见高顺站在门外,似有疑虑,耐心地等待着后者。他可不会走到城门处拉着高顺的手将他骗进城,那样太危险了。
高顺在城门外观察了一会儿,没有发现任何陷阱。但城门内安静的有些过分,居然连军士走动的声音都没有,根本不像一个选择投降的城池。
高顺对韩融说道:“让你的人都出来,本将要检阅军士。”
韩融闻言,知道高顺不是一个人毫无头脑的莽夫,已经开始怀疑他布置了陷阱。他叹了一口气,对高顺说到:“小将军,现在城内共有守军两千,如何全出来,你若不信我,走就是了。”
说着,韩融向旁边招了招手,命人将城门关上。城门边埋伏的一个军士可能是太紧张了,他拿着弓箭走了出来,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露出了半个身位。
高顺见状催马上前,挺枪冲了上去,方才他并不确定韩融是否真的投降。
现在,他已经有了答案。
韩融见军士拿弓箭走出来,知道已经漏陷,赶紧命人关上城门。
但是,一切为时已晚,韩融连兵刃都没来得及拿出来,被高顺一枪戳中胸膛,挑落马下。
正所谓害人终害己,陕城韩融也。
高顺一枪挑落韩融,又趁两边弓箭手不注意,将其全数消灭。
韩融的那名心腹军侯欲上前报仇,亦成了高顺枪下鬼。
然后,他举起张璋和韩融的尸首,喝道:“张璋、韩融已经伏诛,降者不杀。”
此时,陕城内已无大将,只余两位军侯。两人正无主意,城门外又来了一队人马,正是曹性带着六百余名军士赶来支援,与高顺汇合一处。
那两名军侯见状,率领剩余的军士向高顺投降。
今日,高顺一人一骑,击败张璋及其麾下四名校尉、五名军侯,并攻陷陕城,传为一桩美谈。
……
湖县,湖城,东门。
湖城处的战斗颇有一些戏剧性。
秦远、皇甫元两将到达湖城,劝降未果,正准备攻城,城中突然走出一个老者,来到两将阵中。
老者姓张,名诞,字子休,城上两名守将的父亲。他曾在皇甫规手下做过军吏,受过皇甫规的恩惠,才能养活一家。
他从守军那里听说皇甫家的人来劝降,两个儿子不允,马上就要开战。
他首先劝阻两个儿子,尔后出门劝阻秦远和皇甫元。
他来到营中,听闻皇甫元乃皇甫嵩的儿子,又奉了弘农王命令而来,占着道理。
老人家是个明白人,他回城后,对两个儿子劝道:“董卓乃是国贼,弘农王乃天子之兄,是正义。皇甫坚寿又为旧人之后,值得信任。他可以为我们引荐仕正义的机会,你们缘何还要仕国贼呢?”
老者长子叫张恭,字公敬,次子叫张谨,字公慎。
张恭闻言,心中有些疑问,说道:“父亲,若我兄弟两人反董卓自立,而非投弘农王,是否有机会染指天下呢?”
张谨听兄长说至此,眼神亦是一亮。
老者见两个儿子如此,脸色一沉,怒斥道:“连吴将军都忌惮弘农王,你兄弟有勇无谋,如何成事?”
张恭、张谨见父亲生气,皆道:“愿遵父亲之意,投降弘农王。”两人话虽如此,心中却不以为意。
随后,张恭、张谨献出湖城,秦远成功入主,湖城暂时归在刘辩麾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