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幽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曹家之将,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纳兰幽月,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汉初平元年三月二十二日,司隶河南尹,成皋县,虎牢关。
当袁绍决定义军下一步将战略回撤时,大帐中并未有什么反对声,王匡、孔融、袁遗三人也只是各自叹了一口气,不再言语。
昨夜的倾盆大雨将关上、山峰洗刷一新,若不是关下将士正在打扫战场,谁也不会相信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
大雨过后,道路泥泞,追兵不会一时到来,得益于此,义军的撤退之路才能如此从容。
清理完战场,袁绍一声令下,大军开拔。来时气势汹汹的一众豪杰,此时却各怀心事,各自做着不同的打算。
众人皆已出发,曹操却站在关门处望着大伾山的方向,久久不愿离开。此时的他依然孤身一人,身边连一个说话的都没有。
此战,散尽家财支持他起兵的好友——卫兹已经成了吕布的戟下亡魂,投效到他帐下的将士无一生还。他又要再一次孤独地走过这条回家的路。
他一心做出一番事业,却失去了将性命交与他的将士。他心中有愧。
那一句为保吕豪一家性命的无稽之言倒真成了他如今的写照。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可笑至极。
曹操仰天长啸,声音中满是苍凉与凄怆,尔后,他竟然坐在马上哭了起来,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朋友。
“哒哒哒……”
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昨夜为救他而舍身抵挡追兵的将士终于赶了回来。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乐进,一个都不少。五人身后跟着廖廖二十一名军士,没有一人身上不挂一点彩。
曹操赶忙擦干眼泪,催马迎了上去,他看着曹洪说道:“天下若不可无曹孟德,曹孟德亦不可无诸位。”
众将原本见他一人独自在此处候着众人,心中颇有些感动,如今又闻此言,心中便只认他一人。
曹操又亲自查看了众将的伤势,确认无大恙之后,一行二十七人离开虎牢关,往东追赶义军的队伍。
路上,曹操命夏侯惇备述昨夜之事,夏侯惇却是将乐进推了出来,让他讲述。
乐进,字文谦,东郡卫国县人,他身材虽有些矮小,胆量却是很大,又兼读过一些书,善些兵法谋略。
此次曹操等人为徐荣冲散,他并未着急寻找曹操,而是一边寻找,一边收拢败军。待夏侯惇等人被徐荣率军包围时,乐进奋勇向前,带兵为众人打开缺口,救出众人。
众人欲带兵撤退,他却建言道:“现今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将军既已往虎牢关赶去,我等可埋伏于此,专杀那些落单的敌军,叫他们不敢追击。”
于是,众将埋伏在通往虎牢关的路上,专门截杀追击或走散的敌军。
众人这一夜当真颇有收获,不仅斩杀百余名西凉军,还差一点击杀了西凉军大将王方。
若不是夏侯惇误将王方麾下大将骆猛当做他,义军便可以让西凉军将损失一员大将的同时,扳回一城。
众将询问曹操接下来的计划,他想了一想,说道:“先去扬州招揽一些人马吧,没有兵,在义军中根本说不上话。”
正好昨夜袁绍招揽他时,他以到扬州募兵作为说辞。虽是一时之言,倒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
徐荣、杨定、王方等人已经是以最快的速度率军赶往虎牢关,怎奈道路泥泞,行军速度缓慢,众人有心无力。
当他们赶到时,连曹操都已经没了踪影,更别提义军的大部队了。
众人商议一番,最终由杨定麾下大将赵岑守卫虎牢关,其余人又向东按照泥中的马蹄印、脚印、车辙追了十余里,仍没有看到义军的影子。
徐荣率军到附近村庄打探一番,晓得义军大部队在两个时辰前便已经过此处。众人知道已经无法追上义军,遂率军返回虎牢关。
其实,众人身前不远处的山脚下,曹操一行人正在缓缓地行进,只是因为山体遮挡,无法看见他们的身影。
曹洪听得身后一片马蹄声,催促众人走得快些,曹操却示意曹洪莫要慌张,言道:“西凉军追了十余里,定然会去我们方才落脚的村庄打听消息,我观村中众人提起西凉军,似乎深恶痛绝,必不会据实相告,子廉勿忧。”
不一会儿,一切果如曹操所料,西凉军的脚步声渐行渐远,似乎是往西去了。
曹操等人也未多做停留,一路向西追赶义军的大部队。
其实,义军早已在荥阳县兵分两路,袁绍、王匡、张杨率军赶回怀县,其余众人则继续向酸枣进发,一切又要回到最初的模样。
……
荥阳县,马村。
众人离开不久,从早先驻留的村庄中又走出两人,一人唤作马礼,另一人唤作马智。马礼生的豪迈,手中却持着一个竹简,马智生的清秀,腰间却挂着一柄大刀。
两人方才辞别老父,欲像两个哥哥一般做一番事业。
两人大哥唤作马忠,字元义,曾是黄巾军荆州大方渠帅,为张角在洛阳联络朝中常侍张让、徐奉、封谞,作为朝中内应。后他事发被捕,车裂于洛阳。
二哥唤作马义,字元德,乃是太傅袁隗门生,袁隗被缚时,他亦在场,为董卓所诛二十二口之一。
家中老父乃村中里魁,喜欢收集书籍,兄弟四人从小读书识字,亦学得一些本领。
两个兄长如此,注定剩下的两个弟弟亦不会甘于平凡。两人方才在家中商议,欲投到一处去,两人也刚好能有一个照应。
然而马礼欲投弘农,马智欲投怀县,一时争执不下。马礼言弘农王芳林洛舍,马智述袁本初四世三公,两人见僵持不下,出了家门,迎面拜了三拜,各自散去。
兄弟两人约定,若一人亡故,另一人必辞官回家,照顾老父,代守孝道。
村中一户宅院中,一个老汉从米缸下的隔层中拿出一坛尘封多年的美酒,置于桌上,酒坛打开,飘香四溢。
他望了望两侧已经空了的房间,又盯了一会儿门口的方向,叹了一口气,将前两碗酒倒于地上,言道:“元义、元德,保佑你们的两个兄弟平平安安,莫要走在老子前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