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漏是捡不完的,捡漏王陆飞扬,彭文鸿,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阳每天照样从东边升起,在西北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乌桐县的改天换地,对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他们早就已经变得麻木了,从精神到肉体。

杨德禄是华人,拿的还是那种白色的临时身份证,据说他们家是爷爷的爷爷的哪辈儿搬到这里来的,具体个什么情况他也说不清。

他们家有六口人,就住在县城东街的河边上,靠着父亲留下来的这处产业,开茶馆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茶馆的名字很俗,就叫常来茶馆,因为面临乌桐河,背靠商业街的缘故,生意相当不错。

几天前的早上,他刚刚打算开门做生意,就看到天空中飞过无数的火焰,飞向了县城不远的地方,然后就传来了不间断的爆炸声,后来才知道是那个土台子上的军营被炸了,死了很多很多人。

乌桐县城虽小,但是来这里做生意的人很多,要是这仗继续打下去,外地人不过来,他们的日子就难过了。

好在那天中午,这个仗就打完了,县城里又恢复了平静,不过听说乌桐县换了一个新的将军,其它的还是老样子。

杨德禄怕有兵过来,这两天茶馆都没有开门,不过看到背街的店铺照样营业,也没有出现意外的情况,今天一大早,常来茶馆也恢复营业了。

缅北气温高,开门后依旧是那几位老街坊,迈着四平八稳的步伐,走进了常来茶馆,要上一壶茶,几样小点心,然后坐在一起就天南海北的聊开了。

茶客们渐渐多了起来,杨德禄和老婆进进出出,忙着服务,偶尔也停下来搭上几句。

街坊们的主要话题,议论的是两天前打仗的事情,说的是活灵活现,就像自己参加过一样。

“德禄,来贵客了!”

大约九点多的样子,背街上开杂货铺的李老板走进了常来茶馆,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人。

大家可能猜到了,这两个年轻人就是杨潞飞和陈华。

战事结束后,勐蜜人民军接管了县政府及各部门,将遇式顷提供的一份乌桐县政府人事安排名单上的人全部踢出了政府部门,其中,县长、负责财税、治安的副县长以及警察局长还被杨潞飞找去单独“谈话”。

经过筛选甄别,其他没有问题的政府工作人员愿意留下的全部留用,不愿留下的准许其离职。

特区副主席亚青兼任了乌桐县县长一职,其它空缺的岗位也从特区那边调整了人员过来。

当日晚上,杨潞飞就在陆航营主持召开了勐蜜人民军旅以上军官参加的乌桐战事总结会。

参会的人数不多,会议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找问题,大家围绕着这次作战的每一个环节畅所欲言……

这次作战,歼灭敌第六师一旅2000余人,该师及陆航营被俘虏的官兵超过了7000人,在对六师在编人员进行清理的时候,才发现遇式顷师长还吃了两千人的空响。

勐蜜人民军方面也有一定的损失,计81人负伤,阵亡22人。

对于俘虏兵,特区政府也做了相应安排,愿意继续当兵吃粮的,经过审查体检后编入勐蜜人民军预备队,不愿留下的发给路费遣散回原籍。

最后,有1685人要求留下,通过审查体检后,最后有1617留了下来,这些士兵的家在乌桐县或邻近的乡镇,知道勐蜜特区的一些情况。

第六师团以上军官全部和杨潞飞进行了单独“谈话”,一共是22人,其中18人拥有海外账户。

自然,他们海外账户上的存款在“谈话”后就消失了,至于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杨潞飞将从遇式顷这些人哪儿得到的5.408亿美元全部转到了乌桐县新政府的账户上,用于县政府的各项支出。

县政府有了钱,人员也基本配齐了,岩琪大叔和亚青商量之后,及时召开了全县公职人员大会,还扩大到了村寨的主要负责人,会上,亚青县长宣布废除了前政府巧立名目的各种苛捐杂税,以及新政府将实行的一系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新政策等等。

会后,新政府及各部门就高效运转了起来。

防务那边,有孟成功柳长春他们操心,杨潞飞乐得清闲,就走上了乌桐街头。

乌桐河从东南往西北方向流过这里,流向远方。

房屋最初是沿河而建,都是砖瓦结构的二层小楼,不过,人口多了以后,建筑物也向外拓展,都是砖木结构的楼房了。

乌桐设县以后,县政府在河南新修了一条四车道的大马路,县政府及各部门的办公大楼依次排开,也是县城里最好的建筑物。

杨潞飞没有去大马路那边,而是带着陈华来到了老街,这里类似国内的商业步行街,更具烟火气。

街道不宽,但是却很长,两边小楼的底层一般是店铺,二楼是住房。

从悬挂的招牌上看到,街坊超市、粮油店、酒馆、菜馆、旅馆、药店、杂货店等几乎都能找到。

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流不断,大多店铺的生意看起来也还不错。

两个人漫无目的的走着,在一家旧货店门口,杨潞飞停住了脚步。

这家挂着李记旧货店招牌的店铺经营面积很大,应该有近百平米,透过擦的明亮的玻璃窗,可以看到里面的物品还是很多的。

不过,李记旧货店卖的不全是旧货。

走进店里,感觉就像到了民国时期京城的老店铺,入眼的是挂着墙上的大匾,上书“财源广进”四个鎏金大字。

匾额的下方,就是一溜齐腰高的环形柜台,一个戴着眼镜的老者在用老式算盘扒拉扒拉着账本。

“两位老板随便看看,看中了叫我,价格包您满意!”

李仁正在理账,看到进来的杨潞飞他们,抬头招呼了一句。

进店的右手边,标明了是新品区,而左手边的墙上,也同样写着旧货区的字样。

“好的,您先忙,我们看看再说!”

杨潞飞没有墨迹,进店后和老板打了一个招呼,就直奔旧货区。

刚才在外面,他就注意到这家店里有灵气的波动,不过看到是旧货店后,想想也正常。

自从在海岛上有了意外收获后,杨潞飞感觉内功的境界又上了一个层次,只要遇到有灵气的物件,就能马上感觉到。

这简直就是寻宝捡漏的利器!

旧货区什么都有,穿的、用的都能见到,而且老板没有分类摆放,看起来有些杂乱。

来到一个摆放着一叠叠瓷器的木架前,杨潞飞拿起了架子上的一只大碗。

“明洪武青花缠枝莲纹大碗”杨潞飞刚一上手,神识就给出了提示。

这只大碗的直径超过了40公分,直口,斜壁,矮圈足,底足虽然有些脏,但呈现明显的火石红,这只碗器型规整,大气美观,工匠用青花留白的方式进行装饰,外壁绘缠枝莲花纹,口沿绘缠枝菊花纹,底部绘变彩莲瓣纹;碗的内壁绘的也是缠枝莲纹,往下依次是蔓草纹、绘折枝牡丹纹等。

该碗器型硕大、古朴凝重,纹饰繁密、层次众多,不仅继承了元代以来青花瓷的一些显着特点;又独具有洪武时期青花的工艺特色。

这只碗可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啊!

杨潞飞心潮彭拜,但是表情依旧平静,没有丝毫波动的样子。

洪武,是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洪武青花,顾名思义就是洪武时期烧造的青花瓷器。

洪武帝于1368年登基称帝,至1398年驾崩,在位一共是三十年的时间。

洪武时期焼造的瓷器,在华夏瓷器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这个时期,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期,对明代瓷器进入到之后的巅峰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明代洪武青花瓷器是由朝廷派出官员督办,也是景德镇瓷器名闻天下的开始,当时这个还叫昌南的小镇集中全国最好的工匠,使用从全国各地搜集来到最好的材料,专门生产提供给皇帝一家使用的瓷器。

这个时期烧造的瓷器,在重量上比元代轻一些,釉色也因为元代遗留下来的苏麻离青料不多,而大量使用了国产的青料,因此与元青花在釉色上有很大的不同。

杨潞飞没想到,竟然能够在这里见到存世量稀少的洪武瓷器,而且还不止一件。

杨潞飞没有一件一件的欣赏,就这只碗来说,不仅表面有污垢,而且还有明显使用过的痕迹,导致碗沿有两个冲口。

可惜了,如此宝贝,竟然不懂珍惜!

杨潞飞放出神识,笼罩住所有瓷器,发现在木架上的300多件瓷器里,有同样浓郁灵气的只有18件。

瓷器的品类除了碗之外,还有盘、盏、杯子等等。

这里是旧货店,那就说明这些瓷器是老板收来的,或者,代卖也有可能。

“老板,这些旧碗怎么卖?”

杨潞飞用缅语问道。

“你好,老板,你是说要买这些瓷器?”

李老板放下账本,像年轻人一样几步就走到了杨潞飞面前。

看杨潞飞的年纪不大,却有一种儒雅气质,穿着也是不俗,李老板心里就琢磨着这些瓷器会不会是宝贝。

“老板,你不要多想!”杨潞飞一看老板的表情,就知道对方起了疑心,说道:“我亲戚在县政府当官,经过他的介绍承包了银矿的食堂,这不,也不知道能不能赚到钱,只好先买些旧的餐具凑合用着,你不卖就算了,我们去别处看看!”

杨潞飞的话立即就打消了李老板的怀疑,而且马上脑补了杨潞飞他们的身份。

第一,他们在乌桐县有靠山,这瓷器不能不卖,而且还不能贵了。

第二,他们做的是餐饮生意,现在不过是开始,以后还要采购更多的东西。

第三,他们的靠山还厉害,生意很好做,可以以次充好,才买些旧的东西凑数。

如果杨潞飞知道李老板是这样想的,估计也会笑掉大牙。

“卖,卖,卖,必须得卖!”

李老板点头哈腰的说道,那张老脸上堆满了笑容。

“那行,老板你给个价吧!”只要卖就好,杨潞飞就担心对方出什么幺蛾子,马上将有灵气的18件瓷器挑了出来,还另外拿了二十几件其它瓷器,凑齐了一桌之数。

“这十个碗嘛,就算1000一个;这十个酒杯算600一个,这十个托盏算500一个……”

李老板找来一个木箱,拿来了算盘,边点边记,将这43件瓷器按尺寸大小先后放了进去提着,然后塞上稻草,用胶带封上。

“老板,一共是,您给就是!”

“行,那就这样吧,以后有需要还来你这里!”

陈华付了钱,提着纸箱走了出去。

李老板将杨潞飞他们送到门口,刚打算转身,就听杨潞飞问道:“李老板,哪里有旧的炊具卖?比如铁锅锅铲之类用来做饭炒菜的!”

杨潞飞也是随口一说,好彻底打消对方的疑虑,没想到却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他们。

“哎呀,老板您早说呀,在县城就没有我不知道的!”

李老板停下脚步,急忙接过话来:“我知道哪儿有,两位先等等,这就带您们去!”

李老板到店里拿出一把挂锁,关上店门,上锁,然后带着杨潞飞他们朝左走了几十米,然后过了一个巷道,来到了河边上的常来茶馆。

“常来茶馆?”

杨潞飞看着招牌,纳闷李老板为什么带他们来这里,却见李老板冲里面喊了一句。

“李叔,您怎么过来了?快里面坐!”

背街李叔和杨德禄的父亲亲如兄弟,两家往来密切,李叔的儿女都在曼德勒,就他一人守着旧货店,杨德禄有空就会过去帮忙。

而且,李叔的一日三餐也是在杨德禄这里解决。

“德禄,这两位是大老板,有点事过来找你,你们找个安静的地方说吧!”

李老板拉着杨德禄到一边,低声说了杨潞飞他们过来买旧货的事。

看到茶馆里面有不少客人,不方便说旧货的事。

“那行,李叔,两位老板,我们就到里面的雅座谈吧!”

杨德禄看了一眼,感觉杨潞飞他们不是坏人,打算去后面的单间里谈。

“德禄,你们谈就行,我还得回店里看着,小钱请假了!”

“好的,李叔慢走!”

小钱是李叔店里的伙计,既然请假了,杨德禄就不留李叔喝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豪门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

520农民

贵女小仵作

毛二团

开局就被系统拯救了

红烧清蒸虾

天下诡医

雪染墨

甄嬛:被听心声,我带华妃当太后

花久妖

大秦:天崩开局,横推西域

大明王朝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