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大受刺激
没有天线的天线宝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4章 大受刺激,改造废物老公,从20岁开始养老,没有天线的天线宝宝,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啊?院子?”
徐东升原以为只是找一个落脚点,过来玩的时候有地方住就行了,没想到老婆想要小院子。
“既然要买那就买好的,钱花都花了,还在乎花多花少?”
嗯,老婆的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不过,徐东升想想羊城的那个小院子,不知道那样好的地段,在京市要卖到多少钱。
林慧也在思考,这两年的房价有些乱,新老房子、商品楼、筒子楼、市区的、城乡结合部的,仿佛其中架着分水岭,低的很低,高的很高,让他们无从比较。
就像是上了赌桌“买定离手”一般,只要付了钱,过后是涨是跌就得看命了。
不过总归大方向肯定是不会亏的,林慧想想又高兴起来。
“同志,你们要买房子吗?”两人还没走出胡同口,带着浓浓京市口音的黑瘦男子突然凑过来问他们。
两人看了看他,面露警惕,不说话。
黑瘦男子见状,动作流利,先递上身份证明,自报家门。
“我就住前边那条胡同,要是不放心还能带您二位去我家看看。我手头有几个朋友的老房子要卖,您二位感兴趣的话可以给你们介绍一下。”
“要是成了的话,我收点辛苦费。不过二位放心,甭管成不成,咱权当交个朋友了!怎么样?”
眼见两人犹豫,他又拍拍胸脯,“我老杨绝对不坑你们!”
林慧来回看着身份证明,看起来不像假的,于是开口,“你要收多少辛苦费?”
老杨伸出一巴掌,“100块钱收5块钱。”
这个价也太贵了,要是1000块钱就收50块钱。
但是他们在本地无亲无故,靠自己确实不如他们这种本地的闲汉子来得快。
林慧开始砍价,“不行,京市房子太贵,好几千的房子我就要给你付几百块钱,现在一个工人月工资才多少?封顶200块钱,不行我们就自己找。”
“成!”
林慧看他这张黑黢黢的脸笑成一朵花儿——啧!给多了!
“先说清楚,我们一不要没有证的,二不要里头乱七八糟纠缠不清的,三不要太偏僻的。”
老杨一喜,笑起来更像耗子了,“明白!”
做这行的一听就知道,要求越高,就说明成交的机会就越大。
老杨一招手,就有个年轻小弟骑着三轮车过来了。
合着这还是个团伙,噢不,团队!
他们先是转了两条胡同,又走过三条街,就有一家要卖房留洋的,门上的漆都掉光了。
老杨上前拍门。
没一会儿有一对年轻夫妇过来开门,似是知识分子,还戴眼镜。见到他们也并不多言,只安静地站在一边看。
老杨笑道,“您二位这边随意看。”
林慧心里默默记着,一百多平的小院,三间大屋,一间小灶房,前院十几平空地铺着石板砖,没有后院,用的是自来水。
几间屋子当时盖的时候用的是好料子,几十年过去了,依然屹立不倒,只不过这些年来疏于维护,部分墙皮已经脱落。
林慧没提出要进屋看。买房子主要看地段看方位看大小,其余的不用太在意,反正买过来还是得重新装修,更差点的甚至还得扒了重新盖。
几人出门之后,老杨才报价,一共是块钱。
徐东升深吸一口气,在她耳边说:“我在羊城买的房子是这三倍大才只要7800块钱。”
林慧也是吃了一惊,想不到会这么贵。
老杨会看眼色,又开口:“您二位别看房子不大,主要是地段好。而且独门独户,您看看我们刚才路过那几个大院儿,里头挤了好几十户人家,吵吵嚷嚷的,矛盾多,上厕所也忒不方便!”
“你先带我们去看看剩下的吧。”
“好嘞。”
接下来他们去看的都是附近几条胡同的院子,格局差不多,小到几十平大到一百多平的一进小院儿。
灰墙黑瓦重影叠叠,巷子口有点逼仄,要是车大了都过不去,走在墙根底下都能听见院里头有人吵架。
这就是胡同人家的烟火气啊!
有林慧的前提在,他们看的这几套房子,房主卖房的理由无非那两种,一是留洋、二是套钱去抢商品房。
林慧问:“你手上还有大一点的吗?”
“我也诚心跟您说,大一点的当然有,不过就是价格贵了点。又大又便宜的,就离得远了。”
老杨有点犹豫,看这两个小年轻,有点拿捏不准,手里头是不是真有钱,万一是来“诈”他手头房子的?
“大概有多远?”
老杨想了想,“有一套说是二进院,但是有三进院大小的老房子,少于3万不卖。从这里骑自行车过去也得要两个小时。”
徐东升一听就觉得偏,那不是跟县里到家的距离一样远?
“你骑摩托车大半小时就到了,到时候要是开小轿车那不就半小时左右?京市发展这么快,以后那边说不定热闹起来,不算偏了。”
老杨一听有戏,立马竖起大拇指,“您爱人有眼界!要去看看吗?别的不说,我敢保证那房子真心不错。”
徐东升一向听老婆的话,“行,去看看!”
他们以为老杨会让他们继续坐脚踏三轮车,结果他没一会儿就招来了一辆电三轮车。
林慧心想,这个团队分钱的人可真不少......
还别说,电三轮车比家里的二轮摩托车速度慢点,但是比起脚踩的,那快了可不止一星半点。
到地方时,林慧看手表,一个小时,还行,不算偏。
下了车,他们能明显看到这边的街道相比之下宽敞许多,房子与房子之间还隔着三米宽的小巷,不过依旧是如出一辙的方形格局,乱中有序。
老杨这回没敲门,而是直接从兜里掏出钥匙。
他讪笑,“房主年纪大了,之前经历过一些事,触景生情,他们早就不住这儿。留着又担心破败了,干脆不如卖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