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密室杀人
老母亲1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章 密室杀人,逆境重生:我的推理系统有点秀,老母亲11,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刘成的引导下,张森来到了书房,门口已被警戒线封锁,三名技术人员正忙碌着收集证据。
张森穿上鞋套和手套,带着高美薇进入。李德富的尸体依旧保持原状,匕首直插太阳穴,鲜血染红全身,脸色苍白,双眼紧闭。
他身边散落着一本厚重的莎士比亚着作。书房的落地窗外,地上散落着破碎的玻璃,这应是引起陈丽注意的声音,估计案发时间就在此刻。
张森蹲下查看玻璃碎片,接着观察那扇据称被撞开的书房门。
门外清晰可见撞击的痕迹,门锁扭曲,显然之前门确实是从内部反锁的。门把手也被大力扭歪,力度之大显而易见。
检查完门锁后,张森走向窗户边。
他发现除了损坏的窗户,其他窗户都已上锁。
“张神探,会不会是有狙击手透过窗户用枪械行凶?毕竟高威力的枪械可以穿透玻璃射击。”
这时,一位警探提出疑问,周围的人顿时安静下来。
张森摇头说:
“不可能,书房位于三楼,且在小区内环的高级别墅区,视野外无法准确判断死者情况并精确命中太阳穴。能做到这一点,恐怕需要借助狙击步枪。”
说完,张森再次走到窗户旁,拉开窗帘,映入众人眼帘的只有一片漆黑的玻璃。
“怎么会有人在书房外装全黑的玻璃呢?这样岂不是一点外面的景色都看不到?这片别墅区的卖点不就是景色吗?”高美薇立刻惊讶地问,她没想到这片别墅群里会出现这样的设计。
听到高美薇的疑问,周围的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张森这时在四周摸索,发现一排按钮,随意按了一个,原本漆黑的玻璃瞬间变得透明如镜。
高美薇和其他人相继靠近,发现窗外的一切清晰可见,连远方树叶的翠绿色也能一览无遗。“这是现在的智能变色玻璃,按下按钮后,玻璃会变成黑色,既能保护隐私,也难以被窃听。”张森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众人纷纷表示理解。
“刚才玻璃是黑的,看来凶手从外面窥视并实施刺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张森接着说。
“那么这就是一起密室杀人案了?”高美薇掩嘴惊叹,虽然她之前看过不少侦探小说,但亲历这样的密室杀人案还是头一遭。
“嗯,基本上可以这么认为。”张森点头,对高美薇的洞察力表示赞赏,随即皱起眉头。
以他的经验,通常密室杀人案比连环杀人案更容易破解。因为密室杀人案中的嫌疑人往往对房间布局非常熟悉。目前,他怀疑的对象不是陈丽,就是这栋房子的管家。
不过,要确定真凶,必须弄清楚杀人手法并找到确凿的证据。仅凭猜测是很难定论的。
“你们在这房间里发现任何特殊的足迹或指纹了吗?”张森转身向一名技术人员询问。
“没有,房间里只有受害者的足迹和指纹,没有其他人进入房间后留下的犯罪痕迹。”技术人员回答。
张森点点头,走到李德富的尸体旁仔细查看。他注意到匕首直直插入太阳穴,只露出一半。没有完全穿透,可能是因匕首穿过玻璃所致。
从匕首刺入的角度来看,它笔直地插入太阳穴,没有向下倾斜,这意味着发射匕首的装置离死者很近。因为匕首飞行直线距离很短,如果从远处射击,匕首应以向下角度刺入李德富的头部。
因此,根据轨迹分析,凶手应该就在窗户附近动手。这也是最初那位警官会有这种推测的原因。
然而问题在于,这是一座欧洲风格的别墅,书房外并无阳台,可供凶手立足之处极其有限。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凶手如何能成功实施狙击呢?
张森继续审视李德富遇袭时的状态和位置。
李德富侧身倒下,胸口与书架相距不足半臂,也就是说,他可能在取书或放书回去的过程中遭到袭击。
具体是哪种情况呢?
张森慢慢蹲下,检查地上的莎士比亚着作,突然发现书脊有显着的扭曲。
他伸手取出书本,仔细查看其变形的程度。
这是一本珍藏版,书皮是厚重的硬壳,而现在变形最严重的地方正是书脊。
这就排除了李德富刚刚从书桌走向书架时遭袭的可能性,而是在书处于特定状态时才会形成这种状况。
也就是说,死者要么刚刚抽出书,要么正准备归还书的瞬间。
想到这里,张森的目光转向书架上空缺位置的高度,眉头微皱。
“张森,你发现了什么吗?”刘成注意到张森的忧虑,忍不住询问。
“刘成,假设一个人要在无法确认死者状况时进行袭击,他的攻击点会选择在哪里?”张森沉思片刻,反问道。
“这个我知道。”刘成回答,“通常会根据死者的身高,瞄准要害部位。”
张森点点头说:
“问题就在这里。根据现场线索,《莎士比亚》所在书架的位置需要死者踮脚才能触及,而且死者就是在踮脚时受到袭击。”
高美薇这时走近,看向张森问道:
“这有什么影响吗?”
张森坚定地点头道:
“人太阳穴到头顶的距离大约三厘米,而李德富踮脚后增加的高度远超这个数值,约在十厘米。也就是说,如果凶手在不了解李德富的情况下瞄准这个点,他根本无法成功杀害李德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