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最强安全屋
西西2西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最强安全屋,末世:开局白捡百亿物资,西西2西西,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了,霍顿先生,我新开的销售公司需要一批牛肉,你看年底之前每个月能额外给我们提供二十万头吗?
当然,我这边是多多益善的,价格方面可以比长期合同里的单价高出15%。”
凌树小口啜着亚瑟给他沏的红茶,摆出一个老约翰拒绝不了的提案。
老约翰喜出望外,要知道他之前拿枪指着杰夫的头,也是因为卖牛的事。
那年,天气预报十年一遇的冷冬即将来临,老约翰求杰夫多收购一些牛,后者以当地市场没有那么多需求为由无情拒绝了。
老约翰掏枪也没用,杰夫老顽固咬死了按协议办事,一头都不肯多要。
结果一场暴雪足足下了三天两夜,农场断电,牛都冻死了。老约翰家的经济状况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小老板真是个善良的好人。四个牛仔心里这么想,怀揣着新出炉的收购协议欢天喜地的离开了。
凌树让商务部按照这个例子,给其他所有的农场主都发去了请求增产的邮件。
忙着回了几封邮件,洛戈递过来一个饭盒,凌树打开一看,又双叒叕是墨析哥卷饼。
原主是有多喜欢吃这个鬼玩意啊。
没有火锅也没有泡面,凌树只觉生无可恋。一边啃着卷饼,一边参加安全屋建造计划的视频会议。
凌树吃得满嘴酱汁,但他并不觉得不好意思,因为他压根不在视频会上露脸。
薇拉经过一番调查,推荐了一家专业打造末日地堡的公司。
这家名为韦沃斯的房产建筑公司在业内非常有名。广告上号称他们建造的地堡,不仅可以抵御里氏10级的地震、时速700公里的台风、36米厚的积雪以及3000毫米的暴雨,即使泡在洪水里500小时,地面温度超过200摄氏度,或者遭受核爆、太阳耀斑,里面的人都会安然无恙。
凌树一听,这不就是我要的顶级安全屋吗?
他立刻让人秘密联系了韦沃斯公司。
对方听说是大项目,非常重视,直接由公司创始人胡安负责跟凌树对接。
根据凌树前世的记忆,黄时火山大喷发时,米国的人口几乎一夜之间就被岩浆、热石雨和火山灰抹掉了95%。
剩下的幸存者也都躲在地堡里,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只能通过卫星跟外界联系。
凌树否定了韦沃斯在米国本土建造末日地堡的建议,坚决要求回夏国找一个风水宝地渡劫。
他的要求如下:
第一、深入内陆,远离海啸波及范围。
第二、地质非常稳定。不能在地震带附近。
第三、海拔高一点,受核辐射影响更小。
第四、周边人口少一点,毕竟人多是非多。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主体工程施工工期不能超过60天。
这些要求可以说是有点苛刻的,不过有钱能使磨推鬼。
一亿米刀的定金出去,韦沃斯立刻派出专家团,远赴夏国进行现场选址工作,并表示会在七天内完成初步选址和建筑方案。
今天的视频会就是成果验收会。
会议开始,大屏幕上赫然出现了夏国的卫星地图,一个小圆圈标记了候选的地方,在大公鸡的后腰子那块。
负责人胡安一边播放选址现场视频资料,一边像搞传销一样激情推荐。
“这里是夏国桂州!”
“为什么选桂州?因为这里位于七亿多年前形成的扬子断块,这一断块具有上下双层结构特性,所以非常稳定。”
“如果您听不懂地质学的解释,那就来看看经济学的解释。
桂州的安全性,夏国各大资本都已经替您考察过了。”
“近百家着名IT公司的数据中心都建在桂州,就连夏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也放在桂州。跟风不会有错的。”
胡安化身带货主播,口沫横飞地介绍着,就差抓着凌树的衣领说:买它!
“为了尽快确定选址,我们外聘70多个地质专家在桂州地界上进行了网格化筛选。
符合基本指标的有三处。再结合您的要求,我们优中选优,确定了最佳方案。”
“这里是隅宁县的一座无名山,离最近的城市碧洁市160公里。附近平均海拔1800米,我身后这座小山包看起来好像没有多高,事实上它的海拔有2000米,地势还是比较高的。”
“丘陵地貌在地质学上是非常稳定的。我们咨询了当地政府,隅宁县当地有县志记录以来八百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洪灾、旱灾、泥石流、塌方之类的地质灾害。”
“这无名山的内部有个一千多米深的天然洞穴,前段的三百米空间宽阔,非常适合使用预制功能构件,结合山体建造专属于您的末日堡垒。”
“三十多年前,当地政府曾经招商引资想要进行旅游开发,但是由于金融风暴,参与的投资方接连破产,断断续续修了几年还是烂尾了。周边基建工程完成了大约80%,公路只差几公里就能修到山下。”
“请看一下勘探队发回来的现场视频,这里环境真的不错吧。”
秋天山里风景确实美。
视频画面中,蓝天,白云,重重叠叠的峰峦,植被茂密,多巴胺色彩在跳跃,让人光看着就有种幸福感。
山洞口离地面约二十几米,勘探队在洞口架设了绳梯攀爬上去。
洞口像一张鱼嘴,比普通地下车库的出口大不了多少。在一人高的甬道中前行数十米,豁然开朗。
山洞里应该是被清理过了,地面很干净,内壁干燥光滑,穹顶处透进一线天光,让整个山洞不那么阴暗。
勘探队员说话的回声非常大,这个洞穴仿佛一个天然形成的歌剧院。
往洞内前行300多米,洞壁渐渐弯折收窄,直到只容一人通过的缝隙,地下隐隐有水流声。
又走了数十米,缝隙更窄了,身背探测仪器的队员无法通过。等到轻装进去探索的队员出来汇报,前方洞穴还有600多米,都比较窄,最后洞穴汇入了地下水系。
胡安有些得意地报出勘探队测得的洞内各项数据,凌树也听不懂,直接打断了对方:
“你的意思是这个山洞安全系数很高,对吗?”
“是的,这份报告已经发给贵方了,你们可以请专家评估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