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学府晋升
春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章 学府晋升,为晋升,我创造了可控核聚,春荐,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观察室内的每一个人瞬间热泪盈眶。
他们所见证的,不仅仅是个人造太阳,更是龙国光辉的未来,在托斯马克装置中缓缓升起。
欢呼声如同雷霆般在观察室内回荡,许多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也在其中。
此刻,他们却像兴奋的孩子,忘我地欢呼,紧紧相拥。
他们并不知晓,在遥远的保密军事基地会议室,另一群人也在关注这场实验。
其中有两位是华夏科技界的泰斗。
龙科学院院长高志飞,以及华夏科技部部长肖剑平。
此外,还有十几位科技部的主要官员,以及一些身份神秘,只能心领神会的重要人物。
看到实验成功,高志飞抑制不住激动,紧握拳头大声叫好。
肖剑平更是感动得眼角泛着泪光:"一次成功!太棒了,我们华夏在清洁能源领域,从此独步世界。"
要知道,西方在科研上领先华夏至少十年。
尤其是在可控核聚变领域,西方投入数十年心血,却始终未见突破。
即便如此,这些国家仍将华夏视为眼中钉,别说合作研发,连技术转移都不愿考虑。
今日华夏的科技成就,是多少华裔科学家顶着被捕、遇害的风险,毅然回国,用最原始的纸笔和电子计算器,一点一滴铸就的。
这些科学院和科技部门的巨头,多数都曾历经那个"粗茶淡饭,两弹一星"的艰辛年代。如今目睹受控核聚变装置顺利点火,华夏在绿色能源领域瞬间超越欧美列强,怎能不令他们热泪盈眶。那些身世隐秘的重量级人物,尽管见过无数波澜壮阔,情绪也未外露,却个个颤抖着激动不已,无法自持。
此刻,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张青身上。看着青涩的张青,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惊叹之声。
"听说项目经理是个年轻人,没想到如此年轻。" "单凭这次实验的成功,他就有了角逐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资格。"
"听说受控核聚变实验,是他独立完成的,背后没有任何团队支持。"
"天哪,那岂不是比劳伦斯还要天才的超级天才。"
"我从事科研多年,从未见过如此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华夏的未来,就指望这位少年了。"
在实验基地的观览室,马校长同样激动得全身颤抖,激动之余,又有些惋惜。激动是因为他的学校竟然孕育了如此卓越的人才,惋惜则是因为张青的身份已是超级机密,这意味着他无法以张青为榜样,为学校大肆宣扬。
周围的专家学者们都在互相祝贺,畅所欲言。唯有马校长像个局外人,毕竟这里都是大人物,没人认识他这位普通一本大学的校长。
"恭喜二位。"马校长向张青的父母致意,"你们培养出了一个出色的儿子。"
"都是校长的功劳。"钟淑娴谦逊地赞扬马校长,"孩子是在校长的教诲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马校长只能苦笑,他唯一的功绩大概就是为张青提供了实验室。
带着深深的遗憾,马校长在基地度过一夜后,乘坐直升飞机返回嘉陵科技大。这一晚,马校长辗转反侧,回到学校后只想直奔办公室,好好睡一觉。
来到办公室门口,他发现一群人正在门口等待他。其中有嘉陵市的几位最高行政长官,还有省教育厅的一位姓王的副厅级领导。
马校长心中一凛,难道发生了什么意外?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那位王姓领导已向他走来,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恭喜你,马校长。"
"你的学校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已被提升为211高校了。"
"期待你再创佳绩,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马校长当场愣住了,他梦寐以求的就是升格为211高校。然而他也清楚,这个梦想路途遥远,或许一生都无法实现。惊喜来得太突然,让马校长一时无法接受,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在梦中!
望着校领导王主任那庄重的神色,马校长立刻接过一份盖有红章的文件。文档上醒目地印着:“鉴于嘉陵科技大对国家的杰出贡献,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决议,特此批准晋升为‘211工程’大学。”
文末还详细阐述,国家将划拨专项基金,为嘉陵科技大购置先进的实验设施,并建设全新的教学园区。
马校长激动得浑身颤抖,心中清楚这一切都归功于张青。仅凭张青一己之力,便助其实现创建一流学府的梦想,他不禁热泪盈眶。
在场的官员们也纷纷向马校长保证:
“马校长,请您放心,资金问题,市政府会全力协助解决。”
“有任何难题,可以直接向市委反映。”
“嘉陵市首屈一指的‘211工程’大学,期待马校长带领学校更进一步,迈向‘985工程’。”
尽管他们不清楚学校为何突然跃升,但多年的从政经验告诉他们,校内必然隐藏着他们级别无法触及的秘密。于是,他们都竭尽全力支持嘉陵科技大。
“张青。”马校长轻声低语,满怀敬意地将这个名字深深刻在心中。
转眼间,开学之日来临。
嘉陵科技大的新生个个面带疑惑。他们明明考入的只是一般的一本院校,怎么突然变成了“211”,这无疑是天降横福。
他们纷纷掏出手机,向家人朋友分享喜讯:
“你们可能不信,我的学校一夜之间成了‘211’!”
“不信就自己上网查查嘛。”
“为什么?我也说不清,可能学校出了个大人物吧。”
“嗯,应该是那种能影响中国未来的大人物,学校才会升级成‘211’。”
与此同时,在北京大学内部,一场关于张青的重要会议正在进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