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想吃肉,就要养殖
暴躁肥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想吃肉,就要养殖,穿越荒年,我被全村带飞,暴躁肥宅,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石碾,大概就是拉着一个圆滚滚的石头在地上滚来滚去的压过去,就能给谷物脱壳。
其实要做起来,也很不容易,但做的粗糙一点也勉强能用,比起石磨来,就要简单很多。
村长琢磨琢磨,也觉得栓子说的有道理,“行,这两年就麻烦栓子了。”
说完了栓子的专业领域,栓子马上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沉默的坐在旁边一言不发,也看不出有什么表情,整个人都看起来呆呆的,要不是李少才就坐在旁边,很容易忽略掉栓子这个人。
难怪这么多年栓子在村子里默默无闻,是真的沉默寡言,不喜欢跟其他人交流,存在感很低。
熬好了小鱼汤,村长媳妇招呼李石头过来,先给他们分。
李石头和五个儿子,正好六个人,每个人的鱼汤里都多了一条小鱼干。
虽然个头是小了点,但是确确实实的小鱼干,比别人多吃了一点的肉。
栓子作为孙子辈,是分不到小鱼干的。
村长犹豫了半天,对着自己的媳妇说了一句,“把我的小鱼干分给栓子吧。”
“啊?哦。”村长媳妇听到他这么说,也没有迟疑,在给栓子舀汤的时候,直接给他添了一条小鱼干。
李少才能明显看出来村长也有点馋肉,把自己的小鱼干分给栓子,十分不舍得,但村长还是把小鱼干分给了栓子。
见李少才看他,村长笑嘻嘻的解释了一句,“栓子给咱们村做了这么多的东西,得给他多补补,我这一把老骨头了,吃那些好的干什么。”
旁边的村民们听到,也十分赞同,“对!咱们进了峡谷里,石斧、石头的小锄头,哪个不是栓子做的?他还给咱们弄那个什么泥桶,现在咱们是没什么吃的,等以后地里收了,也给栓子送点吃的。”
栓子不好意思的差点把脸埋到碗里去。
栓子的爷爷李石头也哈哈大笑的跟大家开玩笑,“就是!等闲下来,栓子得挨个去你们家里蹭饭吃才行!”
村民们互相开着玩笑,气氛十分欢快。
村长看大家这么高兴,也怕村民们馋鱼汤,每天去抓鱼吃。
“现在鱼太小了,也就只能喝点小鱼汤,大家先缓缓,让鱼再长大一点,等开了春再去抓鱼,到时候咱们吃大的!”
一顿饱和顿顿饱,村民们还是能分得清的,纷纷应是。
李少才抱着碗喝鱼汤的时候,忍不住小声问村长,“要不咱们挖个鱼塘专门养鱼?什么时候想吃鱼了,就直接从里面抓,要不河里的鱼顺着河流走了怎么办?”
村长也觉得有道理,“对!回头挖个鱼塘,把鱼苗都放进去养,要不河里那些鱼就顺着山壁的缝流走啦。”
说着,村长还觉得特别可惜,“以前咱们村没有养鸭的习惯,不然能在鱼塘里养点鸭子,隔壁大河村就有人养鸭,听说值不少钱呢。”
万事都不能细想,一想就能扯出来一大堆的麻烦事,村长现在就是这样,往四周看了看,确定没有人偷听,压低了声音小声问道,“现在都下了一场雨,估计干旱也过去了,你说有没有躲在山里的人回村子的?”
李少才其实是不太想回的,现在的朝廷确实烂到根了,县令也不是个好的,回去就意味着继续被剥削。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肯定有人想回去。
毕竟,自己家的地、房子,全都在村里,除了柳树村之外,隔壁几个村子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
即使不说家里的田地,祖坟也在村子里,有没有人想回去?一定有。
“大伯想回?”
“那不能!”村长说的十分坚定,“咱们是桃源村!跟柳树村有什么关系?”
村长这句话,倒是让李少才愣住了。
他自己都经常忘记村子已经改名了,但大家好像都适应的十分良好,已经完全抛弃了柳树村这个过往一样。
“我的意思是说,要是其他几个村子有人回去的话,咱们能不能偷偷去村里换点鸡鸭回来养?”
村长这么一说 ,李少才马上也是眼睛一亮,“要不派人回去看看?”
家禽!
一个村子完全的从零开始,是真的难。
耕种还好说,花一大把子力气,慢慢也能发展起来。
但家禽这些东西,没有就是真的没有,只能找渠道买。
不然,他们总不能跟老祖宗一样,从驯养野生的开始吧?
村长已经开始盘算,“二牛活泛,让他偷偷回去看看,再带上倩巧,这样也不怕遇到人打不过。”
“好。”
“那就等柳老大他们回来,要是盐巴树没烧掉,咱们就直接拿盐去换!盐,值钱,还好带了,不愁换不到好东西。”
这年头,村民之间一般都是以物易物,盐、布匹、兽皮这些都是硬通货。
铜板?进城才用得到。但进城费太贵,买卖还得交税,村里人根本不舍进城。
银子?村民基本上一辈子都接触不到那么大笔的买卖,而且,不管去哪儿用铜板换成银子,人家都是要收手续费的。
最关键的是,银子的大小并不是刚刚好。一般花多少银子就剪多大一块下来,剪银子这个过程,就一定会有损耗,即使把碎屑都收集回来攒着,损耗也是不可避免的。
原身记忆中,去省城科考那次,花钱剪银子那个心疼劲,他到现在都印象深刻。
“我回去也问问两个儿女们,有没有想换的。”
“好!”
可惜,李少才自己的几身衣服值钱,但他想自己穿,并不想换出去。
至于夫人留下的嫁妆,严格来说,那都是夫人自己的私产,李少才是没有资格动的,他也想给倩巧留着。
李倩巧倒是有一匹细棉布,几个儿子成亲的时候,似乎也买过细棉布。
细棉布对于村里人来说,可是非常值钱的,自己的儿女们要愿意拿出去,能换好多东西回来。
这么一算,李少才居然连一个可以用来换东西的都拿不出来,反而是儿女们有不少值钱东西。
这……
全家我最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