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来土豆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7章 中南王一,原来你是这样的女郎,州来土豆片,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子可知,你方才在说什么?”道明帝盯着姬无由一字一句道。
姬无由唇角未勾,心中觉得可笑:太庙起火,大臣与皇帝不去考虑事出何因,却找了个招摇撞骗的道长在这过问,国之大事,何其可笑!
他声音沉稳有力,回禀道:“儿臣知道。说来惭愧,儿臣自幼跟随太傅老大人读圣贤书、学帝王之道,然而资质平庸,”说到这儿,他回过身瞧向身后的诸位臣工,眼神在右相身上停顿了两秒,继续道,“不能明臣子所为,不能为父皇分忧,实在不是合适的储君人选。”
三皇子听到这处,欢呼雀跃之情昭然脸上,就差笑出声来。若不是看见外公,朝着自己轻微摇头,只怕要压抑不住笑意。
他赶忙低下头,尽最大可能压制喜悦,重新换上一张不喜不悲的面容。
四皇子有一点失落,明知大皇兄是过谦。毕竟他是跟着大皇兄一同被太傅授课的,太傅每每夸赞他“天资聪颖,有圣人之德。”
然,他心中又莫名有一丝松快。
道明帝虽早就想废了这个太子,但眼下见他这般俯首辞去,竟一时怔住。
姬无由决定再添上一把火:“今日竟引得太庙着火,让姬家的祖宗受牵累,儿臣惭愧难当,还请父皇废了儿臣的太子之位!”
说完,朝着道明帝的御座,跪下,缓慢而坚定地磕了三个头。
道明帝脸上一会青,一会红,变幻多彩。
白云道长见这个场景,吓的不行,早就退步靠墙站立。希望大家不要发现自己,不被留意,再慢慢逃离大殿。
右相心知,今日这太子是必然会废了。
多年谋算,为了避嫌,此时自己反倒不能多言。
东宫属官胡耀才站在臣工末尾,低垂着头,眼中几乎要落泪,他们的太子殿下是天底下顶好的储君,唉......
这最后一个朝会,怎还不事休?道明帝只觉脑袋疼的欲裂,用手撑住,声音有点低哑:“今日朝会就到这儿,废太子之事先这么定下。”
陛下这是一点不挽留太子的请辞!
杨廷鹏老大人掌管吏部,一直不过问皇子储位之争,是一位中正的老臣。
不顾陛下猜忌,挺身站了出来:“陛下这般处理不妥当,既是废太子,因何废,如何封罚,这都该出个章程,岂能这般草率了事?”
左相心中暗自点头,这杨大人是陛下年少时的老师,脾气很臭,认定之事,非得争执不休。
所以左相特意推举他做吏部尚书。
道明帝直觉就要开口骂人,“朕做事还需你教吗!......”睁眼一看是自己身为皇子时的老师,停了话。
洛国最是尊师重道,贵为天子也不可叱骂老师。
他朝着众人一挥手,烦闷道:“退朝!”
高义公公在后面,赶紧追上陛下,去搀扶他。
诸位大臣,见陛下都走了,他们还留着何用?
退出大殿。
走到外面,或三三两两咬耳朵、或垂头丧气,叹气不止、或满面春风之色......当真是几人欢喜几人愁。
范团派去的下属,此刻回来复命,在范团耳后低声说着什么。
她听完,一双精明的眼眸,穿越人群,锐利地朝右相射过去。
而后不做声响的走近右相,笑意凉凉道:“右相大人好手段,本官都差点被蒙骗了。”
右相捋了捋胡子,笑的狡猾:“我不明白范大人之意,此乃天意,而且陛下也愿相信。”
范团知道,他是暗指,自己就是回禀陛下实情,陛下或许也不信人为。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那白磷是稀有之物,本官这张嘴却不是个闷葫芦。”范团眼神凌厉,直视着右相。
“呵呵呵......老夫近日新得一块狗头金,是西北那边供奉给我。约莫有两三斤重,品相很是不错,”右相大人说到这儿,指了指出宫的路,“范大人何不妨先回府,瞧瞧可称你的心。”
范团闻言,明白这话中深意,点了点头,抱拳告辞。
等道明帝回到迎仙宫,刚坐下喝了口热茶,就对着高义吩咐:“你去把左相请来。”
“是。”
左相下了朝,行至半路,又被传召回来,一路上都在琢磨道明帝召自己的用意。
迎仙宫中,眼下只有道明帝与左相二人。
“朝中自夏季开始,就一直不太平,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既然太子也请辞,朕废太子之心已定。”道明帝直入主题。
左相刘文告罪:“不能为陛下分忧,臣有罪,”他踌躇道,“太庙火祸不可昭告天下,还需隐秘才是。”
言下之意,您总不能因为您皇家的庙火烧了一把,就昭告天下,您请了一个道士看了风水,说是太子的原因,就要废太子。
别说是皇家,就是普通百姓家,家庙着火这种不光彩之事,是好意思往外说的吗?
让祖宗蒙羞受难之事,不孝子孙能对外张扬吗?
道明帝沉吟半晌,拍板道:“就以太子愚笨,将来不堪担洛国大任为由。”
左相闻言,不敢苟同。
然陛下这般说,他身为臣子能如何。不过陛下说的这个理由倒也不错,并未说太子忤逆、大不敬,那就不会治罪。
“愚笨”倒是眼前最好的理由。
这样,即使废了储君职位,太子还可封个王爷做,不会有惩戒之说。
左相拱手,奉承了一句:“陛下待太子,有慈父心肠。”
道明帝听到这么一句,脸色缓和了一些。
原本要废黜太子,他还担心被人口口相传,说他苛责皇长子。
“陛下要废太子,就需下诏告天下,诏书上封他什么王呢?”
左相跟随道明帝多年,心知,今日这事必须得敲定。
否则易生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