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州识字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章 大蕃来袭赠送灾民②,红星仓库,莒州识字班,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些新进灾民开始的时候都是住到村里的暂时安置点。
等一季过去后,有了钱财,就必须自己起屋建宅,这才算是安定下来。
大蕃兵士在十里地外驻扎,时常派哨兵前来窥探,偶尔还会有喝醉的将士前来骂阵。
红星守卫军直接假装看不见。
过个三五日,大蕃驻兵少了大半。
萧振洲查探一下,确实是往大蕃撤退,也就不继续追踪了。
谁知他们半路突然折返,沿着大蕃境内澜沧山脉内的旷工道路,一直深入,然后分散开。
六月二十日,红星根据地出外探测的百人调查队,在澜沧山脉北段,突然与大批的大蕃士兵遭遇。
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最终在受伤二十人、死亡一人的惨痛战况下,艰难脱险。
这在红星军建军以来,是从未发生过的损失。
红星军根据地立即派出一千人阻击队,沿密林北上。
终于在发生遭遇战的地方往北一里地,发现大蕃军驻地。
其内大约有五六千人,有一千多人挂彩,俱是机枪扫射伤。
阻击队队长思考再三,决定发射蕴含软筋散的烟雾弹。
之后,就是静静等待,有冲出来的立即补一枪。
过了两刻钟,大蕃驻地再无声音传出。
阻击队小心翼翼靠近,检查过整个营地,确定全部迷翻之后,将大蕃兵士用长索捆绑手脚,串成串。
然后给予解药,驱赶回红星根据地。
萧振洲大开监测领域,在澜沧山脉内倏忽飘荡,极力侦测。
他果然发现了大批的入侵大蕃兵士。
他们千人一团,百人一队,广泛散布在澜沧山脉内,往中原边境潜入。
萧振洲将他们的位置路线标注好,然后成立游击小队,迅速前去阻击。
给大蕃想出这个策略的人,要么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要么就确实是个人才。
萧振洲分身再多,也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短兵相接之下,擅长打猎设伏的大蕃士兵占了优势。
每次遭遇交战,都会有一点伤亡产生。
经过月余艰难的对抗,红星军终于将大蕃潜进来的士兵捕捉完毕。
萧振洲迅速拉着工程兵,自虎门关始,呼炎府止,沿着边境线加装太阳能监控设备,并铺设通讯线路。
另外,每二里地设一个哨站,安排五十名荷枪实弹的战士守卫。
随着虎门关外大蕃兵士的撤退,一则十六州收留灾民的消息横扫大蕃国。
大约过了半月,各个关卡,包括白弥州呼炎府,陆陆续续有灾民到达。
他们衣衫褴褛,面色灰黄,神情麻木。
极少有孩子、年轻女人和老人。
站在关卡城墙上的镇国公,面色严肃,浑身布满杀气。
萧山急忙问:“怎么回事儿?有何不妥?”
镇国公沉痛的说:“出现此种现象,一般是已经发生了易子而食的现象。”
“那些少了的孩子和年轻女人,应该已经被当做食物吃掉了。”
萧山恶寒。
“白弥还未彻底安定。””
“而这些人已经没有了做人的底线,不适合放进来跟普通民众一起生活。”
镇国公捏着胡须,皱眉沉思。
萧山凝目沉思,过了许久,他说道:“要么去下个命令,只招收青壮,垦荒,建屋。妇女也可以参加。”
“参加者有一人份食物领取。孩子没有食物。”
“然后观察他们拿着食物回去之后的反应!”
镇国公点点头,表示同意。
两个人又一起转了许久,最终决定就让灾民暂时居住在关卡外,大蕃的土地上。
每日过关,在呼炎府内垦荒。
他们选取熟通大蕃语言的士兵,轮番喊话,将用工告示读给灾民听。
当天就有大批青壮灾民报名,领了农具去开荒。
到了下午,每人发放两个大白馒头,放其回到关外驻地。
萧振洲坐在关口处,仔细感应他们回到驻地后的表现。
将不同表现的人标注出来。
第二天,更多人前来报名,有一部分是女性。
如此这般,到了第三天,红星军突然出动,将标注出来的,有孩子的家庭,可以互助的人员全部带走。
驻地内部竟然没有多少骚动,这说明萧振洲的观察是准的。
被带走的人员全被打散,分散到各个村子落户。
红星军排查矿藏时,刚好在白弥州境内发现大片高纯度盐湖,缺乏大量的制盐工人。
于是,余下的毒狼灾民尽数被拉到新建的盐场。
相对于呼炎府的复杂,其他关口则是对灾民来者不拒。
他们大开城门,将灾民尽数接到内部。
搜查、沐浴、体检之后,将灾民们分散到各处进行安置。
耶律辉一直等着的中原暴动,迟迟没有发生。
十几万的灾民就像是浪花掉进了大海,没有一丝涟漪泛起。
他不禁纳闷,中原有那么多粮食?
为什么他们不受天灾影响?
还要不要继续用灾民冲击他们?
奈何红星军封锁的严严实实,他根本探听不到任何消息。
本来非常紧张的用工荒,因为大量灾民的加入,慢慢得到了缓解。
和硕帝对抚远大将军和镇国公的嘉奖一直不断。
中原南部的世家望族开始不安。
他们多方探听,对于宛若神迹一般崛起的红星军充满了警惕。
朝中有来自各个世族的官员想尽办法上折子,意图攻陷和硕帝,让和硕帝意识到红星军的凶猛。
但是天天去上课、并且刚刚体会到国家粮库极度丰盈,生活丰敛由心的和硕帝怎么会信。
在一再被骚扰,烦不胜烦的情况下,和硕帝直接将那些世家子一撸到底,罢黜官职。
而本来每次出征只准三个月的府兵,迟迟没有归还。
这更使他们感觉大事不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