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亲临河南
云陵一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章 亲临河南,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云陵一梦,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开始开口的是铁铉:“殿下,您的意思是以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四府建立一个全国最大的贸易中心,成为全国货物流通的中转站对吗?”
朱雄英笑着说:“是,但不全是,我们可以打造一个巨大的商业圈,吸引商人在这商业圈内投资建厂,开设商铺,南北货物流通本就困难,不如将南北的货物都流通在这个商业圈内,大家就在这个圈子内交易,其实是都很方便?”
沈灵儿作为商业奇才,自然能够看到这个商业圈的前景,如果运作的好的话,绝对能够大赚特赚,同时也明白了朱雄英的意图,当即表态道:
“殿下,沈家愿意带头进驻您所构建的商业圈,以沈家的影响力,想必能够带动很多商人前来,但是我们沈家能得到什么?”
朱雄英不好意思的搓搓手:“四府之地最好的地段,你们沈家可以随意挑选,如何?”
沈灵儿翻了个白眼:“合着您是在空手套白狼呢?”
朱雄英尴尬道:“一家人,何必这么见外,这样吧,本王做主,沈家在河南的收益,一年之内不用纳税。”
沈灵儿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大明洪武年间的商税,是三十税一,也就是说赚三十两才交一两的商税。
但是对于沈家的流水来说,免除一年的商税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
徐子卿有些忧虑的说道:“现在的朝廷重农抑商,您的提议怕是在朝堂上不会通过啊,按照您的设想,没有五百万两银子,怕是很难实现啊。”
朱雄英有些心虚的说道:“钱的事情不用担心,我们查抄的赃银,本王不是扣下来一部分嘛.....”
一旁的铁铉顿时跳脚,这个理由似曾相识啊!
“殿下,您透个底,您到底扣下来多少?”
朱雄英笑道:“上缴朝廷二百万两.......”
李景隆也坐不住了,他可是知道,查抄的赃银足足一千余万两啊!
梅殷也急道:“殿下,您这是胡闹,户部的杨思义杨老大人那是什么样的火眼金睛,他能看不出来?”
朱雄英苦笑道:“我也不想啊,没办法啊,想要快速恢复河南的生机,这是本王能想到的最快的办法了,而且一旦商业圈真的建立起来,我大明的税收就会又上一个台阶,这是强国富民的好事啊,只能先斩后奏了,诸位放心,日后朝廷如果追查下来,有什么后果,本王一人承担!”
众人都奇怪的看向朱雄英,特别是沈灵儿,她印象中的朱雄英是个有很多奇思妙想但是也很跳脱的人,很多时候会让人觉得不是很稳重,但是今天的这番话却让沈灵儿对他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能够为百姓,为国家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没有退缩,还将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的人,怎么会不稳重呢?
其实吴王殿下或许对自己来说还真的是一个良配,想到这里,沈灵儿的脸又红了些。
就这样,河南灾后重建的工作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
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对于这些情况自然是不知道的。
户部衙门内,杨思义对着粮商的账本一笔一笔的查验,却发现账目怎么也对不上,带着满腹的疑问,迎来了第二天的早朝!
“启奏陛下,微臣查阅吴王送往京城的河南布政司贪墨案的账本后,发现了一些问题,根据账本记载,河南都司最起码贪墨了上千万两的白银,但是之押送到户部二百万两,剩下的钱去了何处,奏折中是只字未提啊!”
见杨思义提起这事,朱元璋忍不住头疼,朱雄英做这些事的时候根本就没背着锦衣卫,甚至就是当着锦衣卫指挥同知胡宁的面截下的银子,而且河南的锦衣卫也将吴王殿下想要建设商业圈的事情通过密折告诉了朱元璋。
但是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木已成舟了,想拦都拦不住!
只能黑着脸问道:“哦?是吗?咱还真没注意。”
一旁的吕本眼睛一亮:“启奏陛下,虽然吴王殿下身份贵重,但是事关数百万两白银,臣请奏安排有司官员,彻查此事!”
刑部尚书周祯反驳道:“陛下,案子是吴王查的,一应物证也是吴王递交朝廷的,如果吴王想在赃款上做文章,何必多此一举?”
龙椅上的朱元璋还在心疼,那可是八百多万两啊!北征的军费都够了!这个败家子,用来建什么商业圈!!
一拍桌子,朱元璋冷声道:“得查,咱亲自去查,从明日起,太子监国,咱亲自去河南看看,那小兔崽子到底在干啥。”
一旁的朱标一脸黑线,锦衣卫的奏报他也看了,他了解自己的儿子,同样也了解自己的老爹,知道这是心疼钱了,如果朱雄英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怕是真的会被老爷子扒掉一层皮。
不知不觉,福建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吴王来到福建也已经三个月了。
这天,沉寂许久的开封府突然涌入了大量的商贩。
一打听才知道,都是来参加吴王殿下举办的竞标会的,竞标会是什么他们也不清楚,但是有沈家的号召,再加上吴王殿下的金字招牌,短短的时间内,就聚集了大量的商人!
现在的朱雄英非常忐忑,因为沈家的家主,也就是他未来的老丈人也来到了开封,不过也是,这么大的动作,靠沈灵儿自己是撑不起来的。
见到沈万三的第一眼,只觉得他是一名普通的老人,衣着并不华贵,也没有什么独特的气质,但是仔细看他的眼睛,会觉得很深邃,仿佛能看透这世间的一切。
朱雄英有些拘谨,双手紧张的不知道该放哪,低声问好道:“这个,伯父好,在下朱雄英,见过伯父。”
沈万三身后的沈灵儿看到朱雄英这么拘谨,不由得笑出了声。
沈万三也没有托大,想要行叩拜礼,却被朱雄英一把拉住,开玩笑,这礼要是受了,在沈灵儿那咋交差。
“伯父不用多礼,咱们都是一家人。”
沈万三不动声色的抽出自己的胳膊,朗声道:“礼不可废,小老儿只是一名商人,和吴王殿下也只是有些生意上的往来,当不起您一句自家人。”
说完就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朱雄英也是反应了过来,历史上自己的老丈人就和自己的也有不对付,沈家虽然没像历史上被朱元璋流放,但是估计两人之间也有些不愉快。
不过朱雄英也不在意,还是笑脸相迎:“那您里面请,我们商量一下竞标会的事宜?”
沈万三点了点头,沈灵儿跟在身后,冲朱雄英调皮的吐了下舌头。
朱雄英摇头苦笑,又是个难搞的老头。
在湖广与河南道的交界处,朱元璋与马皇后一行人正在加急向开封赶去。
一行人中还带着信国公汤和还有户部尚书杨思义,汤和是为了保护朱元璋的安全,至于杨思义是这么一大笔银子,他不自己来看看,实在是不放心。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一路气鼓鼓的模样,不由得有些想笑,开口宽慰道:“重八啊,你都多大年纪了,还和自己的孙子置气。”
朱元璋气愤道:“那是白花花的八百多万两银子,如果他不给咱一个满意的理由,咱抽死他。”
马皇后呵呵笑道:“就怕你到时候舍不得呀。”
咣当一声,马车突然变得平稳,朱元璋好奇的向窗外看去,一条宽宽的水泥路摆在面前,平整光滑,能够容纳四辆马车并排行走!
杨思义捏着自己的胡子:“败家,太败家了!应天府都没这么宽阔的马路!这得花多少钱!”
不过,马车走在水泥路上确实是一点都不颠簸,还很舒服。
道路两旁是数不尽的小麦,已经长到了人腰的高度,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对粮食有一种天然的喜爱。
忍不住下车,扯下一道麦穗,呵呵笑道:“这粮食长的好,一定能丰收。”
一边正在栽种的农民看到有人扯自己的麦穗,顿时就不乐意了,冲了过来:“你这人,怎么摘俺的麦穗呢?”
许是看到一行人身着华贵,不由得补上一句:“现在吴王殿下可就在河南,你们要是敢欺负俺,没有你们的好果子吃。”
闻言朱元璋忍不住来了兴趣,问道:“怎么?吴王殿下能为你们出头?”
农民骄傲的扬起头颅:“这是自然,自从吴王殿下来了之后,咱们老百姓就再也没被人欺负过。”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旁的马皇后笑着打圆场::“老丈,我们只是看您麦子长得好,一时没忍住,这样吧,我们可以出钱买您这道麦穗,不过听说河南不是发了洪灾吗?怎么庄稼还长得这么好啊!”
一说到自己的粮食,老丈可有话说了,口若悬河道:“你们一看就是外地来的,之前的良田都被洪水淹了,现在你们看到的粮食都是吴王殿下给我们换的新地,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荒地呢,是吴王殿下亲自带着官兵和农具帮我们开垦的,还给我们每个良田建立了什么水利系统,所以这粮食才长得这么好的。”
朱元璋一愣,脱口而出道:“你说那小兔崽子亲自下地干活?”
那老农大怒:“你这贼人,敢说吴王殿下是小兔崽子?走,跟我去见官。”
一旁的杨思义和汤和赶忙拉开,又经过马皇后的劝说,这才作罢。临走前还气呼呼的瞪了朱元璋一眼。
朱元璋也不生气,还呵呵乐道:“看来咱大孙在河南颇得民心啊,不过那个水利系统是什么东西,蒋瓛,去查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