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古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南图覆灭,东图易家,深山古树,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古以来王朝更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一次都会掀起一阵血雨腥风,没有人能够真正的置身事外,从南图灭了大郑得鼎六百余年,因南图图维皇帝的偏听偏信使得各路诸侯势力扩张,但是他最后也没有想到国朝最后会终余自己手中。
当年南图王怕功勋武将坐大,刻意打压武勋,并将在武将中声威最胜的国兴伯易冥臻升爵国兴侯,且调往东边靠海的不毛之地,美其名曰为南图开疆扩土实质是削弱其影响力然后设立文臣督军机构,致使朝中数位大将受文臣系统排斥冤死,南图武陵侯肖放因南图末代皇帝图维排挤功勋武将,以文压武最终在北奴进军雁北关时无将可用,致使三十八万精锐被诛杀而联合南疆镇守侯吴戈,中都五军调度使文峰逼宫。
因中都五军调度使参与造成南图王手中能用的只有不到两万的近卫军,而这两万近卫面对的是中都五军的十五万,武陵侯北疆撤回长期与北奴征战的十万征北铁骑,南疆镇守侯吴戈带领的八万精锐,而其余在外的将领也大多处于观望,毕竟朝中冤死的将领,北边阵亡的将士让他们寒心了,南图王知道不能善终,虽然下旨召集各路将士勤王,但是一则各路将领离中都太远,远水救不了近火,再则他也明白大多将领都是心中有怨气的,而且现在最强的几路军联合在了一起,其他路军几乎都不敢动了,恍惚间他看见能平乱的只有一个人,他那个被他发配到了东边的兄弟易冥臻,但是他又矛盾的不希望他来,因为他姓易,于是南图王做了两手准备,一下旨召回国兴侯并许诺封地爵位,二将自己的三个儿子交给三个大臣,让他们投靠西面的平西将军,镇守百彝族的大将和出雁北关投靠北奴王以某后事,至始至终都没有想过往东面投靠国兴侯,南图王这样说过:其余叛逆都为异姓,名不正言不顺,如若国兴侯反,他为皇族后裔,有皇族血统啊!
事与愿违,最后南图王在后宫举火自焚了,三位功勋也经过了一番角逐后将南图分为了四块,当然靠近东面的那块因为是不毛之地,也由于有国兴侯这位战神在没人愿意去争,文峰和吴戈由于不敌肖放最后只能一个去了西面一个回了南疆,文峰刚到西面就遇到了自知不敌的平西将军来投,并将南图王的大儿子双手奉上,而文峰也是一个极具政治头脑的人,他在见到大皇子时陈述道:这次逼宫是肖放挑起,他经过了一番争斗后最终被肖放击败,在深感愧对南图历代皇帝的信任想以死谢罪时,幸而知晓了皇上还有骨血避于西方意图崛起,于是带领最后还愿追随自己这个戴罪之身的将士来到西方寻找大皇子,并愿以老迈之躯奉大皇子为王,励精图治誓要夺回南图江山。而大皇子也被感动了,同时也相信了他,肖放听说后只说了一句:“老迈?估计南图王的大儿子死了他都还活得活蹦乱跳的。”果然,建国后不到三年西启国国君,南图国的大王子就染疾而亡,临终前把江山交于这位风烛残年的文峰,并要求秉承遗志夺回江山,至于为何没有交予自己的子嗣,这位西启国王用情专一,他只有一位妻子,就是文峰的女儿,据说连子嗣都没有留下就驾崩了,至于皇位嘛,老婆和老丈人谁坐都一样嘛。
然而吴戈就来得更加简单,他直接把南图王的二儿子偷偷砍了,在南疆自立王,还说自己有南图传国印玺,只有逃亡北奴的小儿子易无忌发现大臣居然密谋将他送给肖放时偷偷逃脱,半路遇到了勤王的国兴侯易冥臻,当时就扑入易冥臻怀里嚎头大哭:“皇叔,南图完了,他们好狠,父皇母后被逼自焚了。”易冥臻当场就差点昏了,他没有想到自己带着八千最精锐的铁骑不眠不休的赶往中都,甚至把其余的六万军队丢在了后面,结果还是没有来得及,而此时肖放的两万追兵也刚好赶到,面对从北边撤回来的精锐骑兵,易冥臻的八千疲惫之师没有胆怯,他们率先发起冲锋,不到半天时间,两万征北铁骑被斩杀过半而败逃,易冥臻带着剩余的五千精骑返回东面与大部队汇合时,肖放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去追杀,他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他和易冥臻同在北疆共事,他知道易冥臻的本事,就算承认自己怕他又怎样,肖放说过:“谁不怕谁上就是,反正我怕了。”于是在易冥臻拥立易无忌为王建立东图时,肖放非常干脆的将靠近东图的两郡让给了易冥臻并发去书函称易冥臻为大哥,说小弟是不满南图王冤死有功武臣,同时也是为大哥不平,所以逼宫要一个说法,谁知最后南图王最后举火自焚,铸成大错,不过手下将士毕竟要安抚,最后无赖才建国称王,望大哥体恤百姓和将士不再受战乱之苦,同时也免得北奴占便宜,小弟愿与大哥共同抵御北奴,以大哥马首。易冥臻也知道让肖放退出是不可能的,正如肖放说的最后只能是便宜了北奴,也只好接受了肖放的说法。
从此四国分裂南图王朝后形成占领了原南图王朝中都周边十八郡而自立为国的中元,开国王为南图的武陵侯肖放,南疆国,开国王吴戈,西启国,开国王文峰和被三国赶出中都最后在靠近东面海疆靠国兴侯易冥臻拥护重新立国的东图国,国王为南图王的小儿子易无忌。
毕竟易无忌才是正统,有他在终究让各国心里不安,虽然都知道易冥臻是百胜战神,但是也有想挑战的,比如吴戈,他认为易冥臻在东面是刚开辟的疆域,不管是那一方面都不牢靠,而且当年易冥臻离开北疆时把最强的军队留在了那里,带去东疆的不过二十万余人,而且这二十余万人中还有一大部分是普通百姓,能战的军队不超过十万,他既要防范东疆土族,又要防范肖放,那里能分兵防守自己,于是在东图建国三年时突然联合西启合兵三十万矛头直指东图最富饶的宛郡,本来他还邀请了肖放,但是肖放以要抵御北奴为由拒绝了,不过肖放还是给易冥臻去信,愿意出兵相助,他其实就是一说,易冥臻也没有要他帮忙,自己带兵就上去了,于是在宛郡展开了后世教科书里的着名战役,易冥臻五万骑步对阵三十万大军,最后易冥臻付出了接近一半伤亡的代价击溃了南疆与西启的联军,联军被斩首七万,被俘八万多,一溃千里啊,易冥臻兵锋所指南疆居然无一兵一将敢挡其锋芒,南疆被连占十五城两郡之地,最后吴戈赔款求和才算收场。至此,虽然东疆在几个国家中最小只有十五郡,兵不过二十万,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敢去招惹它(就算是北方那个强悍的游牧民族,北奴虽然有一部分疆域与东图接壤,但是北奴王非常了解这个对手,他才不会冒险去和易冥臻开战,毕竟那很有可能就是送土地人头的。)
东图在易冥臻的努力下逐步强大起来,而且他的强大直接威胁到了周边的国家,也就是因为这样易冥臻才逐渐走上了死亡之路,有一种说法叫功高震主,易无忌在位的十多年里也有了一些追随者,这些人也想上位,但是东图的大部分位置还是由易冥臻的手下把持着,毕竟这是易冥臻带领他们打下来的江山,慢慢的东图内部朝廷有了纷争,易冥臻是一个正统的忠臣,于是他自请调离中枢到宛郡守边疆,易无忌也很干脆的敕封易冥臻为卫国公封地宛郡,陶郡等三郡,宛郡产马,陶郡产铁,虽然易无忌把他弄到了边疆但是还是不放心,不过不放心的何止他一人,南疆国就派出了密探和东图的新贵们勾结起来以意图忤逆为由上奏,易无忌当场驳回,并在朝堂上就对上书的几位大臣贬黜,虽然这件事看起来挺正常的,但是其中有三位大臣被贬到陶郡出铁的郑县等几个县做了县令和守城官就有点让人看不懂了。
事隔数年,刚好是东图的每十年的一次大庆,所有的大臣都要回都城朝贺,就算是边关的守将只要是三品以上的都要回去,卫国公也不例外,在大朝会时突然以纠察使为首的六位一,二品官员再次上奏卫国公意图忤逆,并拿出了由郑县县令出具的证据,郑县等几个陶郡产铁的县所产的铁与上报朝堂的数量差距过大,同时与卫国公麾下军队装备的兵器也不合,矛头直指卫国公私招军队意图不轨,这一次易无忌大怒,当场就将易冥臻和麾下众将看押并调动武安侯率领宛郡周边军镇的军队驻扎到宛郡陶郡周边,同时下令严查,结果当然就是易无忌要的结果了,易冥臻私藏军队意图不轨,至于藏那里了,那就没有详细说了,肖放知道后只在酒后和几个亲近的大臣说了一句:“卫国公需要私藏军队?”易冥臻从来没有想过自立江山,如果他真有这个想法就没有现在的易无忌,就算他被制衡,被限制时在军中的威望也不是谁能比较的,易无忌也不能,这才是他被断了个私藏军械意图不轨罪名的原因。
易冥臻倒了,他倒下的第一年是平静的,开始所有人都以为南疆和西启都会有所动作,而且中元也会出兵,东图的边防一度紧张,易无忌把大部分的兵力都放到了宛郡和靠近中元的陶郡,不过出人预料的是那里非常平静,就算是和东图有割地之恨的南疆也是风平浪静,这就让易无忌有点蒙圈了,倒不是他犯贱想被人揍,而是太反常了,他当然不会以为自己有易冥臻那样的威望,能震慑住这几个国家,如果真的能震慑就不会有那年的逼宫了,于是他下令让边防的军队把探子撒出去,撒到对方的边城,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对方的边城很正常,驻军没有增加,连军械的调动都是正常消耗,不过他还是不太放心,于是就让军队继续留下,但是军队始终不能长期集结在一个地方的,当军队离开后这一片疆域还能得以保存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