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依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8章 记不清了?,上京春深揽月入怀,诺依依,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斐醒来,天已经大亮。
他捏了捏眉心,头有些疼。
昨天的事,他记不清了。
只记得自己被蒋侍卫带回来,然后在门口碰见了杨婵。
他跟杨婵说,没抱姑娘,只有姑娘要送他回家。
杨婵没理他,进屋去了。
他后来跟杨婵说了什么,解释了什么,杨婵有没有原谅他,他都忘干净了。
宋斐起来穿好衣服,想喝口茶,提起茶壶发现茶壶空了。
他拎着茶壶打开门打算去膳房烧点水。
正在打扫院子的小厮看见宋斐出来,打招呼道:“大人早啊。”
“大人这是要去烧水泡茶吗?我来吧。”
手中一空,茶壶已经被接过去了。
这里是宋府?宋斐看着熟悉的院子熟悉的人,他以为自己昨天酒还没清醒。
听到院中说话声,正在重新整理府中闲置房屋的徐伯走出来,“大人醒了,昨天醉得不轻再喝一碗醒酒汤吧,老仆已经煮好了。”
这声音是徐伯,宋斐走过去确认面前人确实是徐伯,才开口道,“徐伯你回来了?”
“陛下专程派人去接老奴回来的。知道大人还活着,老奴别提多开心了。”
听到徐伯说起陛下,一些记忆在宋斐眼前闪现。
杨婵昨天晚上同他说,把这间宅邸还给他,要他重新改成宋府,还将以前的小厮都找回来了。
然后他半夜将徐伯以及府中人聚在一起,每人发了一吊钱。令他们大半夜将门外的牌匾换成了宋府,还去隔壁请了师父和师伯住过来。
关于去楚辞阁喝花酒的事,杨婵到底有没有原谅他,他一点印象也没有了。
杨婵把宋府还给他,是让他住在宋府,那宫里的椒房殿呢,给别人住?
她这是生气了,表明不会同他复婚了?宋斐正想着。
云虚从房间探出头来,“徒儿,今早上让厨子煮鸡丝粥。”
长庚整理着僧袍,从另一个房间走出来,“师侄,让厨子煮白粥不放鸡丝。”
云虚问:“师兄,没有肉那粥能有滋味吗?”
长庚坚定道:“我是和尚不食荤。”
云虚劝道:“你偶尔尝尝,肉真的很好吃。”
“阿弥陀佛,”长庚直接关上了房门。
徐伯做起了和事佬,“两位不要吵,我让厨子做两锅,一锅白粥,一锅鸡丝粥。”
云虚满意地点头,又回去睡了。
府中恢复了原来的模样,还多了两个嘴炮,以后怕是更热闹了。
吃过早饭,宋斐走出大门,望了望昨晚换上的宋府牌匾。
履行自己同宋柏的约定去了伯爵府。
他一回府,立即有人前去汇报,“大少爷回来了,大少爷回来了。”
家里没有客人的时候,他的父亲都在书房。
见林氏没有出来,宋斐直接去了书房。
听到仆人说宋斐来了,宋宏昌放下书,拿起一边的铜镜上照了照,理了理衣衫扶正了幞头。
他刚出书房门就看到了宋斐。
“父亲。”宋斐喊他。
宋宏昌看着宋斐走来,愣在了原地。
当年他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欲绝后仔细反省了自己。
这么多年他没好好尽过做父亲的责任。
宋斐自己长大成人,成了优秀的男子。
他不仅没有因为有这样的儿子骄傲,还处处对他冷脸。
他再想弥补,可是儿子回不来了,徒留悔恨。
待到宋斐走近,宋宏昌才回过神。
他一把将宋斐抱在怀中,拍了拍他的背。
“回来了就好,回来就好呀!”
坐进书房,宋斐喝着仆人上来的茶。
三年没见,他的父亲宋宏昌背脊依然挺直,头上却已经是满头银丝了。
他询问道:“父亲最近身体如何。”
“硬朗得很,咳咳咳,”宋宏昌口上说的好,却忍不住轻咳了几声。
“父亲怎么了,让大夫看了没有。”
“看了,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有些热伤风。”
“嗯,那就好。父亲平常多注意身体。儿子那边有些珍贵的药材,若是需要找人来取就是了。”
“好。”宋宏昌点头。
“宋柏呢?”宋斐问。
他答应宋柏回家总要见见他。
“被他娘带去参加什么宴会了。宋柏十七了,到了成婚的年纪,这不有什么宴会只要有外男,都带他一起去。想给宋柏寻个好亲事呢?”
说到亲事,宋宏昌想到了宋斐,“斐儿同陛下...?”
想起杨婵,宋斐嘴角带上了笑意,“儿子的事,父亲就不用操心了。”
宋斐很少笑,可若是开心便在脸上掩不住。
看到宋斐嘴角的笑,宋宏昌明白了,他没再问宋斐感情上的事。
“太子殿下,可还好?”
“他也很好,懂事了上学也很认真,父亲有空可以去看他,他会开心的。”
宋宏昌点头。
宋斐本想将于田国想在邺国找驸马的事告诉宋宏昌。但他昨日见了宋柏,他的性子,若是去了遥远的于田国身边没有亲人,必然会受委屈。
还是留在邺都好些,这事他便压下了。
又聊了一会儿,宋斐便告辞了。
临走,他给宋柏留了话,“这次没见到,回来可以去宋府找他。”
走出伯爵府,望着宋宏昌送出来的身影。
宋斐想,这是他同宋宏昌为数不多的心平气和的谈话,以后这样的时刻会越来越多。
回到府中,宋斐收到了门房传话,说是有个少年来找他,见他不在便走了。
宋斐猜想那个少年应该是阿达兰。他们昨天在酒桌上说好,要带他去逛逛专门做国外货品交易的西市。
但他现在还有别的要紧事要做。
他昨天喝醉了酒从阿达兰那里打听到的消息还没有告诉杨婵,喝花酒的事也要跟杨婵好好解释。
*
皇宫中。
李凭引古琴技艺高超邺国排的上第一,每次想听琴,杨婵都会叫他。
民间有形容他弹琴时的诗,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杨婵坐在珠帘内的小塌上,半磕着目听了一曲,又令他再弹一曲《幽兰》
过了一会儿,琴音缓缓流淌。
听了几段,杨婵听出了不对。
这琴音还算清悦,但和李凭引比差得还远。
她睁开眼,起身撩开了珠帘。
帘外正在弹奏《幽兰》的人,不是李凭引而是宋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