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手录
李九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3章 手录,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李九戒,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潘老爷子看着屋子里儿子儿媳的牌位,道:“我儿子本就逃到半路了,突然想起来那劳什子手录,非得回去拿,这才……”
贾敬忙歉道:“对不住,老先生,您节哀。”
潘老爷子摇摇头,道:“无事,只是帮不了官爷了。”
贾敬身上并未着官服,只是他气势威严,带着护卫,又是来求手录的,潘老爷子便猜是哪位听说过潘家旧事的官员。
贾敬也未纠缠,带着人走了。
刚走片刻,潘老爷子便听旁人在讨论:“听说这可是宁国府老爷?”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刚刚有人都去问护卫了。”
潘老爷子走近外头说闲话的人问道:“你刚刚说那是宁国府老爷?就是金陵的贾家?”
潘家一家子和善人,在这里人缘不错,这人便道:“潘大爷不知道么?他不是专来拜访你的?您老还真是真人不露相,和国公府都能有往来了。”
潘老爷子没空和他磨闲话,赶忙追了出去。
护卫瞧见他,赶紧吩咐停马。
走到马车前道:“老爷,潘老爷子追出来了。”
贾敬赶紧掀开帘子下来。
“老先生。”
潘老爷子看他一眼,道:“你是宁国府敬老爷?”
贾敬道:“祖上的确曾是宁国公。”
“这回水灾预警是你四处传的消息?”
“是。”
潘老爷子叹了一口气:“说起来,你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不敢当。”
潘老爷子道:“你随我来吧,我把手录交给你。”
贾敬疑惑道:“老先生不是说都烧了吗?”
潘老爷子道:“烧的是祖上留下来的真本,我从小就是拿着这些手录启蒙的,早就倒背如流了。”
贾敬喜道:“那就麻烦老先生了。”
贾敬又跟着潘老爷子回了潘家。
众人见潘大爷又把敬老爷请了回来,一时也摸不着头脑,不过看着重重护卫,也不敢跟进去。
潘老爷子走到家里才想起来,家中的纸笔早就泡坏了。
贾敬道:“老先生别急,我这就让人去马车上拿。”
潘老爷子点头。
不一时就拿了上来。
贾敬又亲自上前磨墨。
潘老爷子一边写一边问:“敬老爷要这手录是作何用?”
贾敬答道:“家中有一子侄,与诗书一道不通,但对治水一道有几分天赋。我听说潘家盛名,遂来求手录,让他多开开眼界。”
潘老爷子点头:“敬老爷也是煞费苦心了。”
又问:“敬老爷又是如何料到金陵一带或有水灾的?”
贾敬手上动作未停:“说来惭愧,金陵连日大雨,还是我那儿媳妇提醒,才想着让人去测看水位。”
“原来如此。”
贾敬见潘老爷子边写边问,一点都没耽误,还能和自己对答如流,心里便又冒出了一个主意。
等潘老爷子写完,贾敬让护卫拿过去晾干收好。
又让人端上一百两银子上来。
潘老爷子忙道:“你这是做什么?”
贾敬忙道:“我不能白拿您的。”
潘老爷子道:“你当我是什么人了?若不是看在你算潘家半个救命恩人的份上,我是必不会把手录给你的。我若收了这钱,便是污了祖上清名!”
“我绝没有这个意思。”贾敬道:“我知潘家风骨,不敢以银钱辱之。老爷子,不知你可愿意收徒?”
“不收!”
潘老爷子的孙子孙媳在里屋听得直着急。
爷爷钱也不肯收,如今能去宁国府当先生也不肯,那手录真就是白给人家了。
潘家纵是从前有些家底,如今也不剩什么了,不如趁此攀上宁国府,日后也就不愁生计。
潘老爷子治家严明,孙子孙媳心里有想法也不敢出去说。
孙子看了眼围着桌子打圈圈的女儿,捏了一下拳,抱了她过来,道:“乖蔓蔓,去找祖祖玩去。”
潘雨蔓才两岁不到,听爹爹这么说,笑着点了点头。
潘风易便悄悄抱了女儿放到门前。
护卫们瞧见了,也未说什么,还扶着小女孩跨过门槛。
“祖祖~”
潘老爷子回过头,看见小曾孙女,脸上立马扬起了笑容:“哎,小乖乖,你怎么来了。”
“找祖祖玩~”
潘老爷子抱起她,心里也明白了几分,必是孙子孙媳妇让她进来的。
贾敬逗了逗小女孩,笑道:“好乖巧的女孩儿,不比我家那个,简直是个混世魔王。”
潘老爷子见他话语嫌弃,嘴上却带着笑,便知这位“混世魔王”必是贾府老爷心中的掌上明珠。
潘老爷子回过神,对着潘雨蔓道:“叫老爷。”
潘雨蔓呆呆地看着他,奶声奶气道:“老爷,祖祖。”
潘老爷子一笑,取过袖里的手帕给她擦擦嘴角的口水,才指着贾敬道:“这才是老爷。”
潘雨蔓看着眼前的陌生人,笑眯眯地说:“老爷~”
“哎,”贾敬应了一声,又让手底下的人去把马车上的盒子拿过来。
打开盒子,里头是个小玉马。
递到小女孩面前:“老爷来时没带礼物,这就当是老爷的见面礼吧。”
两岁的孩子懂什么,不等潘老爷子拒绝,潘雨蔓就接了过来,放在手里摩挲了两下,就献给潘老爷子看:“祖祖看~”
潘老爷子无奈笑道:“是,小乖乖,快多谢老爷。”
“多谢老爷。”
贾敬笑道:“不必。”
又看着潘老爷子道:“老先生不收徒是有何顾虑?”
潘老爷子紧盯着曾孙女,见她用玉马放在脸边蹭,忙先拿过来擦干净了才还给她。
听得贾敬这么问,潘老爷子便道:“老爷既寻到潘家来,就该知道潘家的祖训:家中子弟不可为官!
虽这两三百年下来,旁支该做的都做了。只是我这一脉可是嫡支,自当谨遵祖训!”
贾敬道:“老先生祖上只说子弟不许为官,可没说不能做官员的师父吧。”
“你这不是强词夺理!”
贾敬笑道:“老先生莫急,听我说完。
祖上潘大人乃是前朝治水名臣,上百年过去了,有些工程后人还在用着。
潘大人当初不许子弟为官,是因着前朝官场腐败,不容忠臣良臣。
可潘大人的功绩刻在史书上,刻在戴村坝的石碑上。
这些手录都是他的心血,老先生就不怕埋没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