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发5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章 当然记得,三国:和貂蝉喝酒,李发发5,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此两位皇子争夺权力,实际上就是在代表背后支持他们的势力争斗。一旦其中一方获胜,恐怕朝廷必将陷入一片混乱。秦毅分析完后,曹操点头表示赞同,他认为无论是哪个皇子最后登上高位,都会带来动荡。
秦毅接着提起了去年的事情:“何进推荐董卓接管虎牢关的事,孟德兄你肯定还记得吧。”
曹操点点头:“当然记得。”
“董卓这个人野心勃勃,他接管虎牢关绝非表面那么简单。据我推测,他是想随时能赶往京城。我最近观察天象,发现董卓的运势越来越旺盛,看来这次局势难以逆转。”
曹操听罢叹了口气,因为他内心深处还是忠于汉室的,明白秦毅所说的意味着什么。
不久后,汉灵帝去世并安葬后的第三天,清晨的朝会上,文武官员们明显分为两派:一方是以皇子刘辩的母亲何皇后为首的一派,另一方则是以皇子刘协以及董太后为主的大臣群体。
皇宫侍卫总管蹙硕站在大殿中央,对着满朝文武大声宣布:“先帝离世前,特意将皇子刘协托付给我,并留下遗言,称皇子刘辩性格轻浮,缺乏威仪,不堪重任,所以他决定立刘协为太子,继承皇位。各位大人,请听旨意!”
尽管蹙硕的话语并无破绽,但文武百官并未有任何响应,毕竟仅凭口头遗愿实在难以服众,而一旁的何皇后立即反击。
“蹙硕总管,册立太子这样的大事,为何先帝未曾告知哀家,反而只告诉你?难道你是假传圣旨不成?”何皇后直戳要害,一下子让蹙硕陷入了被动。
蹙硕此刻已有些慌乱,毕竟那份遗诏是他捏造的。但他只能硬着头皮狡辩:“皇后娘娘作为大皇子的母亲,必然更为亲近大皇子,所以先帝才会将二皇子交托给微臣来辅佐。”
“若担心哀家偏袒大皇子,那为何不公开宣读旨意?”何皇后抓住他的矛盾之处严厉地质问他,但她也知道再多争论也没用,直到她同父异母的大将军哥哥何进踏入宫殿,情况才会有所转变。
但蹙硕怎会不知何进早晚要进宫,早已在宫内布下了埋伏。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手下的一个亲信与何进交情匪浅,竟提前把这个消息泄露给了何进。
于是何进巧妙地避过了埋伏,顺利进入朝堂。他冷眼扫过瘫倒在地的蹙硕,随后转向文武百官,严肃地说:“得知先帝仙逝,我心里悲痛万分。然而,群龙不可一日无首,国家不能一日无君。先帝在世时未确立太子人选,但却为我们留下了两位皇子,分别是刘辩和刘协。”
何进走向何皇后,从她手中接过刘辩。“论年龄,大皇子比二皇子年长三岁,且临机应变、处理事务的能力更强;论出身,大皇子是嫡子,二皇子仅为庶子,按照惯例,除非先帝亲自指定,否则庶子无权成为太子。”
说到这儿,何进带着刘辩来到龙椅下方,一手抱起他走上龙台,然后将刘辩放在龙椅上,自己则站在刘辩身后,继续讲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大皇子都比二皇子更适合坐这个位置。”
此言一出,便如同铁证般确认了刘辩的地位。何进的这段话也使朝堂上大多数大臣倾向于支持他们,毕竟这些传统的老臣们最为重视血脉传承。
看到这一切的何皇后露出满意的笑容,而蹙硕则彻底瘫倒在地上,再也不敢去看何太后等人。
可是隔天早朝时,文武百官惊奇地发现,新帝刘辩身后居然还设有一个座位,挂满了珠帘,虽看不清座位上的人是谁,但从轮廓来看正是新帝的母亲何皇后,或者说,何太后!
这让满朝文武炸开了锅。对于刘辩这位嫡出的大皇子继位,他们并无异议,加上何进的支持,他们更加确信无疑。但现在何太后竟然坐在新帝背后垂帘听政,这显然是违反了后宫不得干预朝政的规定。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何太后这么做或许情有可原,毕竟新帝年纪尚幼,可能无法妥善处理朝政,而何太后作为先帝多年的伴侣,在许多事情上都能辅助新帝。
正当双方争吵得不可开交之际,何进大将军出面打断了他们。
“先帝在位期间,受制于宦官,导致百姓生活困苦,进而引发了黄巾起义的发生。如今新帝即位,以往那些不好的状况也应该改一改了。不能再让宦官掌权,政务应当由新帝统一安排。”
说完这些,何进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接着说道:“所以从今往后,太后可以垂帘听政,但严禁宦官干预朝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