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鱼塘建成
一只母老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章 鱼塘建成,空间种田之穿越古代搞事业,一只母老虎,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听闻修建私塾的工匠来了,还在吃饭的三位族老顾不上吃饭,连忙赶了过来。刚到就听到姜雪的话,三人面面相觑,这大青砖的费用可不少吧!
如果是木材还好,山上的树木众多,大家一起动手无非多花了些时间。第一族老姜志往想开口劝,但想到姜雪这几次做事的风格,他摇了摇头,示意其他几人不要多言。
“咳,大家安静下。”姜雪的声音打断了众人的思绪。
她从姜晨手中接过已经展开的设计图,清晰地规划了建筑的布局:“房子要建五栋,分别是三栋学堂、一栋宿舍、一栋食堂、一栋书阁,还有一个运动场。”
她对于具体的学生人数还不太确定,但这样分区域后管理起来会更加方便。她打算设立启蒙班、小学、中学,分别对应童生、秀才、举人这三个层次。至于更高层次的教育,那就等以后再考虑吧。
“好了,待会儿去我爷爷那里报名,每天的工钱是五十文,中午可以休息半个时辰。”她已经提前将自己想法告诉了爷爷,让他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比较贫困的家庭来上工。
几位族老在听到姜雪提出的招工条件和待遇后,终于忍不住发话了。他们虽然对姜雪的决定表示支持,但觉得这样的待遇实在过于优厚,尤其是中午还能休息半个时辰,而且工钱还照发。
“三妞啊,你给的这五十文工钱太多了,还让他们中午休息半个时辰,这不行,不能这样。”第一族老姜志往首先开了口,他的眉头紧锁,显然对这个决定有些不满。
“是啊,是啊!太多了!”其他两位族老也纷纷附和,他们觉得这样的待遇对于村民来说实在是太好了,甚至有些奢侈。
“三妞,你就算不开工钱,咱们村的人也会来帮忙的。”族老们试图劝说姜雪降低待遇,他们认为村民们会出于自愿和热情来参与私塾的建设。
“是啊,谁家没有几个孩子,都是希望孩子们能有个好前程。”另一位族老补充道,他们理解姜雪的初衷,但觉得这样的待遇实在没必要。
姜雪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这是他们应得的。我知道大家都有心帮忙,但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应有的报酬。而且,中午休息半个时辰也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工作效率,这样私塾的建设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
说完,姜雪不再给村民们继续劝说的机会,转身离开了打谷场。
在姜雪的精心规划和村民们的辛勤努力下,鱼塘的建设进展迅速。经过一百多人连续三天的挖掘,鱼塘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姜雪接着指挥村民们按照她的指示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首先,她让村民们去河边运来了新鲜的河沙,铺在鱼塘的底部。这样做不仅可以防止泥土被水流冲走,还能有效地净化水质。接着,村民们将之前准备好的石头铺在沙子上,形成了鱼塘底部的坚固基础。
为了进一步加强鱼塘的稳固性和防止漏水,姜雪让姜风从家里运来了十袋水泥。她根据系统提供的配方,将水泥与其他材料按比例混合,制成混合土,然后将混合土均匀地涂抹在鱼塘的四周。这些混合土在干燥后会形成一层坚固的保护层,确保鱼塘的密封性和持久性。
就在三天前,姜雪的系统成功升级到了十一级,系统刷新了水泥配方图,并赠送了她一百袋水泥。这些水泥成为了鱼塘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在鱼塘的一侧,姜雪让几名村民按照她的指示锄成阶梯状,并在上面放置了一些小石头。这些阶梯和小石头不仅方便了人们进出鱼塘,还为鱼塘增添了一份自然之美。
两天前,陈大牛按照姜雪的图纸,去镇上打铁的地方定制了四个铁网。现在,这些铁网被安放在了鱼塘预留的四个出口处,起到了防止鱼类逃逸的作用。
最后,当一切准备就绪时,村民们开始打开进水口,清澈的水流缓缓流入鱼塘。
姜雪站在鱼塘边,看着清澈的水流慢慢充盈着整个池塘,心中不禁开始思考起鱼塘的长期管理问题。
她小声嘀咕着,对池塘中淤泥的形成和其对养鱼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池塘经过一段时间养鱼后,塘底会逐渐形成一层厚的淤泥。这是鱼粪和死亡的生物体等不断沉积,与池底的泥砂混合而成。池塘中有一定的淤泥,塘水容易变肥,有利于养鱼和高产。但淤泥过多会使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的死亡。”
她抬起头,看到村民们正在兴奋地跟随着姜老爷子前往打谷场结算工钱,心中也感到一阵欣慰。
毕竟,是大家的辛勤付出才让鱼塘得以顺利建成。
这时,她注意到姜大山并没有跟随人群离开,而是留在原地观察着入口的水流情况。
她有些疑惑地走过去问道:“大山伯,你怎么不去?”
姜大山一愣,显然没想到姜雪会注意到他。
他微笑着解释道:“我在这里看看,看看入口的地方,观察水流的情况。不急,我待会再去也是一样。”
姜雪听后,心中对姜大山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她欣赏这种认真负责、不急不躁的态度。她知道,只有像姜大山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把鱼塘管理好,让鱼类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
半个时辰后,姜雪站在鱼塘边,望着已经到齐的村民们,她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趁着地基还在挖掘的间隙,她决定给大家宣布一个新的工作安排。
“大家安静一下。”姜雪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村民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好奇地看着她。
“我这里还有一份活,但这次是月发工资,一个月二两银子。”姜雪的话音刚落,现场就炸开了锅。村民们议论纷纷,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姜大壮忍不住问道:“三妞,当真是二两银子吗?你莫不是在打趣我们?”
“是啊,这么高的工钱,咋可能嘛!”一旁的中年男人也附和道。
“这跟捡钱有什么区别?”姜虎一脸不可思议地感叹道。
姜军则面露高兴,但同时又有些疑惑:“三妞,这是真的吗?我们还在愁,这下又有事情干了。”
姜雪见状,微笑着点点头:“当然是真的!我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
说完后,没等村民们反应过来,姜晨和姜风就已经搬来了几个桌子,放在姜雪的旁边。桌子上放着一些石灰石,这些是前日让陈大牛在镇上的药房购买的。姜雪打算让村民们辨认一下,看看这个地方是否有这种石头的产出。
“大家看到桌子上的这个石头了吗?请好好看看,再想一想我们这边哪座山有这种石头。”
大家陆续走到桌子前看了看,都摇了摇头表示没见过。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去特意观察这些石头,而且它们也不能吃。
“要不,让各家各户的孩子们来看看?他们经常上山,估计比我们这群人看得多。”一个男人提议道。
姜雪一愣,觉得这个主意确实不错。
“那你们先回家通知自家的孩子,若有人知道这种石头,我便奖励五两银子。但请注意,只有第一个人有赏。”
话音刚落,下面就有人急忙跑走了。姜雪有些无奈地笑了笑。
“这些人真快。”
“不跑快点五两银子就是别人的了。”姜风不知道从哪里拿来的豆子,一边吃一边说道。
一刻钟后
在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姜家村的孩童从五岁到十一岁都到了村头的打谷场。
大家陆续带着自家的孩子走到了桌子前,看了的结果就是摇摇头,都说不认识。
她见这么多人都是没见过,有些失望。
姜家村 村头
“小厉,你又去山上找野菜了?山上这么危险,就不要带你妹妹去了。”姜老爷子看到姜小厉兄妹俩,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他深知这兄妹俩的艰辛,也明白姜小厉为何总是带着妹妹上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