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论做买卖
不容反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章 论做买卖,在我爷爷的年代里赚亿点钱,不容反博,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裕玲:“薪承没有其他的意思,我们‘那儿’的女孩子都是能自己当家做主做生意的,所以有点激动。”
“我先说说我的想法吧,我这次回来,一是看看我的故乡和我的家人,二是看到大家生活不易,想帮助大家改善一下生活环境。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做生意,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有什么需要的我可以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寄过来。”
“现在国外好多国家发展得很好,很多东西在国内都卖得很不错,现在政策开放,镇上的码头每天那么多人做生意,镇上不少人家过得比我们小村子的人富裕得多,我们可以去镇上摆摊,或是去申请个体户,尝试自己做做生意。”
红朝却不认可,“镇上的人都排外得很,钱都让自己人赚。之前我去码头想找个临时的搬运工赚点苦力钱,都得凭关系才能做,更别说那些工厂了,一个工人就拉了一大帮亲戚进去。去摆摊能卖什么?你有的东西大家都有,要赚他们的钱,我看难。”
“哎,你说对了,大家有的东西我肯定不会做,我现在是要自己做生意,又不是去给别人打工,管他们有多少亲戚呢。只要我有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还怕别人不来我这儿做买卖?”
太爷听完问道,“裕玲想做些什么买卖啊?”
“民以食为天,做吃的。”
红朝皱眉,“这怕不成啊,工厂的人几乎都是住在镇上的,家家户户放工了都回家吃,有些工厂还包饭。镇上做吃的就只有早餐和糕点小食,现在镇上早餐店和小食店都不少,你去做生意抢不过人家。”
“谁说我的受众群体只能是他们啊?码头现在每天停的船只不少,人流量那么大,我在码头那边卖,做些不一样的吃食,肯定能吸引人来。”
太爷听裕玲给大家解释做生意的想法,听得有些心慌,未来年代的人都那么大胆的吗?
红朝一边听一边皱眉,总觉得女孩子家家的出去做买卖不像话,镇上哪个不是老妇人家才出来帮家里做事的?
哪有小女孩能独当一面的?
还大放厥词说要自己做生意?
方朝刚去洗完农具回来,听见大家聊的话题,他道,“我倒是觉得裕玲说的话挺有道理的,现在镇上那么多人开始做买卖了,要是能做点不一样的生意,可能有点赚头,就是不知道这做买卖得投入多少钱进去啊?”
裕玲鼻子有些酸,她爷爷最好了,凡事都支持她。
无论以前还是现在。
养殖稻田鸭的事,也是爷爷第一个支持她。
“我得去镇上考察一下,再决定做些什么吃食卖,这件事情不着急,等梁大全的赔偿金全都拿到手后,我用一半赔偿金去试试水。”
裕玲对自己很自信,全仰仗来自未来和有空间的底气。
东朝:“既然裕玲想做,那就试试。过几天就是圩日了,让方朝带你去镇上逛逛,好好考察一下。”
东朝和方朝想法一致,红朝再怎么觉得这事不靠谱,也没再往下劝说,反正花的不是他的钱,对方不心疼,那他还操这个心干嘛?
裕玲以前就常常看爷爷和红朝叔公吵架斗嘴,两个人的意见总是不一致,次次都争得面红耳赤。
没想到不止爷爷和红朝叔公意见相左,东朝伯公和红朝叔公性子也不一样。
“你想好了就跟着方朝去吧,他在镇上的粮管所做了1年的临时工,对镇上还算熟悉。圩日人多,你可得跟紧了方朝,到时候可别走丢了。”
裕玲听着太爷又暖又搞笑的叮嘱,笑道:“爷爷放心,我肯定乖乖跟着方朝的。”
她在自己的老家还能走丢了不成呀,真是把她当国外回来的亲戚了呢。
圩日是大家赶集的日子,每月逢2、5、8尾数就是圩日,1个月有9天的圩日。
以前这个时候,村里的人要去趟镇上不容易,大家都是腿着去的,一趟要花上2个多钟,走的都是泥路。
直到后来90年代,村里修路到镇上,加上大家的条件都好起来了,几乎都能买得起自行车和摩托车,来回镇上才方便不少。
她前些年过年回老家,还试过和爷爷一块儿从山里的农村走到镇上,在铺满水泥路的情况下,都走了1.5个钟。
4:30起床,不到5点就出发,走到镇上天都大亮了。
裕玲都不敢想象,爷爷当时每天腿着去镇上的粮管所做搬运工,晚上再腿着回家有多辛苦。
整整1年啊。
大冬天都得4点多出发,冒着寒风赶路,才能赶得及走到镇上上工。
只可惜没等他转正式工,政策改动,粮管所没了,想在镇上继续工作,没点关系人家还不招,他只能回来继续帮家里种田。
方朝:“裕玲你放心,到时候我把你绑在裤腰带上,绝对不会走丢的。”
裕玲笑道:“大家不要担心我,我有分寸的,走不丢。”
太奶不发表意见,她不在乎裕玲怎么闹腾,反正那点钱嚯嚯完了就回家种田。
她问方朝:“方朝,田里的禾苗都清干净了吗?”
“没有那么快,清了不到半亩。”
“这该死的梁大全,好好的人不做,偏要当个畜生,2亩好好的禾苗,硬是为了栽赃陷害给我们就全毁完了!他倒是不心痛,这都是粮食啊!这个天打雷劈的畜生!!”
太奶想到梁大全的所作所为又止不住骂了起来。
“离圩日还有几天,这几天我也没什么能做的,我带薪承一起去田里帮忙吧。”裕玲道。
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先清了田里的禾苗,赶紧插秧,不然田里的产量就要少很多。
已经和家里人通过气了,裕玲就放宽了心准备赚钱事宜。
“行,我明天去强国家问问还有没有多的秧苗,东朝和红朝,你俩有空就打听一下谁家有养麻鸭的,和他们买点麻鸭崽,裕玲说要养殖稻田鸭。”
太爷把养殖稻田鸭的事情也和2兄弟详细说了。
“你们要是相信我,也可以试着用我的方法买点麻鸭崽回来,我带着大家一起养殖稻田鸭,等稻子收割完,卖了麻鸭崽,也能多点收入。”
粮食那么大的事情,红朝不敢轻易尝试,东朝想了想便应了下来。
裕玲也理解红朝,她道:“没事,稻子1年种2季的,这季我们先养殖,你到时候看看我们产量有没有增加,养殖的好你再和我们一起种晚稻也行。”
红朝本来有一大堆话想问的,可裕玲一句接一句的,到后面已经完全把那点好奇心给忘了。
满脑子在想她说的养殖稻田鸭。
这不过才回国半天,就整出来那么多事,看来国外的教育可真是宽松,年纪小小的,想法倒是不少。
而关于东朝问国外的那些‘家人’的事,裕玲都给打马虎眼糊弄过去了。
谁知道那些在外国的亲戚是早死掉了,还是不认这个故乡了啊?
他太爷那么小就被带回国了,连自己的兄弟在南洋的哪个国家都记不得,她要怎么编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不过一问一答模式还是进行了好一会儿,直到满足了大家好奇心才停下。
天色渐晚,大家聊着聊着都倦了,红朝喊上孩子回家洗澡睡觉。
东朝和红朝一个方向,也一块儿走了。
徐似锦没参与大家的聊天,去给下坡的柚树浇了水就早早烧水洗澡。
见裕荣回来了,她把大锅剩下的水都盘到桶里,提到了冲凉房。
“裕荣,你抓紧去洗澡,衣服给你冲凉房里了,怎么玩得一身泥巴?多大人了,又不是小孩子,你看那个国外回来的小孩多乖啊,就坐在一旁听大人说话,哪有你们那么淘气?”
裕荣闷闷地回答了一句知道了,扭头进了冲凉房。
裕繁正好回来,问他妈妈:“妈,锅里烧了水没?冲凉房有人在洗澡吗?一身黏糊糊的,我先去冲个澡。”
“你弟弟进去了,要洗自己去烧水,吃完饭不在家里帮忙又跑去哪里鬼混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