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大建徽山
陈拙不冷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章 大建徽山,重生1980:我要当公务员,陈拙不冷静,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笠纶拿着电话的手都有些颤抖,他太明白这代表着什么了,这个摩托厂一旦建成,完全可以改变徽山县的面貌,而这对他来说更是泼天的政绩,别说过两年升正处,只要不犯大错误,未来厅级也基本预定了。
但是和杨启光结束通话后,王笠纶没有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县长钱伟和书记,而是像前几日一样,骑上‘红鸡公’又跑去为摩托车选址了。
只是没人知道,这次王笠纶的心态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次他来到一个备选的地方,脑海中已经凭空勾勒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园,各种厂房道路在他脑海中凭空出现,仿佛是几年十年后的场景。
王笠纶站在一处山坡上,他的脑海中思绪万千,而此时整个县委县政府已经炸开了锅。
就在王笠纶外出一个半小时后,县委县政府的电话就没有停过,这些电话都是省里市里主要领导打来的,全部都是让徽山县去汇报摩托车的事情,因为就在杨启光提前告诉王笠纶后不久,计划委的同意批复就发了下来。
这是按照正常流程下发的文件,所以最先是到河西省,也是到此时河西省主要领导才知道,徽山县不声不响干了这么大一件事。
随后省里的主要领导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大概得知了事情的经过,这些领导倒没有因为徽山县先斩后奏而不高兴, 因为在这些人眼中,这件事明显是老书记赵群山对河西省的关照。
至于为什么选择徽山县,省里和市里的领导都猜测,可能是因为杨启光和王笠纶,而从今天以后,省市两级领导也自动脑补,将王笠纶当成了老书记留在河西的代言人。
不久后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又知道,徽山县的王笠纶,是京城苏副部长的准女婿,而苏家也是很有影响力的家族。
“领导,可算找到你了,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摩托厂的批复下来了,书记和县长让你赶紧回去开会。”祁况生火急火燎的找到王笠纶,将他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王笠纶很淡定的回到县委县政府,县常委会立刻召开,这次开会大家的情绪都很高,谁都知道接下来的徽山县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他们所有人都是有好处的。
“省里和市里要尽快去汇报一下,就劳烦王县长再多跑两趟了。”会议一开始,书记就客气的对王笠纶说道,现在王笠纶可是整个徽山县的大功臣。
不过王笠纶却想也没想的就拒绝了,只是他的话一点也不会让旁人不高兴,反而书记和县长都非常高兴。
“中枢的批复下来,李老板肯定马上就要来了,关于厂址和建设问题还有很多,这些必须马上安排,我恐怕抽不开身,向市里和省里汇报的事,看能不能麻烦一下书记和县长?”
“笠纶同志说的很道理,项目上很多具体的事都要他亲自主持,咱们是一个集体,就该分工合作,说什么麻烦就见外了。”现在钱伟立刻附和道。
谁都知道王笠纶请书记和县长去向上级汇报,这就是不揽功的态度,至于汇报要说些什么,在王笠纶去京城前县里已经开了几次会,大致上常委们都知道情况,书记和县长也是能说上个大概的。
这次常委会开的比较久,每个常委都分到了具体的工作,当然主要负责的还是王笠纶。
随后王笠纶确实忙的不可开交,就在第二天书记和县长去省里市里汇报情况时,铁路部门等一些部门就主动联系到了徽山县,说要来人规划铁路线路。
修铁路是国家行为,但肯定是要地方配合的,这些接待工作倒是不用王笠纶操心,根据常委会上的分工,接待工作都由宣传部长和一位副县长负责。
铁路修建开始进入规划,李相贤也在第二天就来到了徽山县,这次他也带来了自己的团队,这位财阀家的小儿子如今也是意气风发。
王笠纶直接带李相贤来到他挑选好的厂址,这里目前还是荒山荒地,距离县城只有六七公里,这个时候王笠纶的考虑的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厂区,而是整个徽山县未来的规划。
所以这次他还叫上了城建、交通、水务、电力等部门,以老县城和摩托厂区为中心,开始规划未来十年徽山县的发展蓝图。
大的框架王笠纶脑海中已经有了,现在就是他负责把框架说出了,各部门开始制定细则,李相贤则是提供一些意见或者自己的要求。
大约一周之后,一个详细的规划图出来了,李相贤对这个规划很满意,随后他就启程返回国内,开始想办法把那些生产线运过来,另外就是李相贤也需要筹集资金,毕竟这次仅他个人就需要拿出一大笔现金。
徽山县开始进入更大的建设周期,先是平整产业园的土地,同时修产业园到县城的道路,同时还有电力和自来水铺设。
这些属于县财政的基础投资,为了做这些县财政也是东拼西凑,这次算是掏出了全部家底,县里能抵押的都拿去银行抵押贷款搞建设了。
好在如此大的项目,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按照规划进度,铁路最快也需要明年中旬才能建成,而厂区也差不多要到明年年底,摩托厂正式投产,至少都要等到后年夏天,也就是说整个建设周期足足有两年时间。
两年的建设周期,也就意味着,不管是县里还是李相贤,都不是一次拿出钱来,而是两年内不断地投入。
从项目正式落地,到开工建设,王笠纶除了必要的会议和县里的其他安排,他几乎天天都往工地跑,这期间省市两级领导也不时的前来视察,市里面甚至还给了一些帮助。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年底,而今年王笠纶自然又回不去了,为了赶工期,就连县里的建筑队过年也只放一天假。
虽然所有人都在高强度的工作,但是没有任何人有怨言,现在就连县里的群众都知道,王副县长给县里拉来了大项目,这个厂一旦建起来,整个县的经济都能上几个台阶。
除了对未来的憧憬,就是眼下的建设,已经为县里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日子虽然忙碌,但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好起来,群众的体会是真实的,因此对政府和对王笠纶的感激也是真实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