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吃皇粮的狗
陈拙不冷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2章 吃皇粮的狗,重生1980:我要当公务员,陈拙不冷静,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约半个小时后杨启光离开了王笠纶房间,两人身份多少有些敏感,时间太长也不好。
接下来两日王笠纶在省府的安排下,重点考察了几个规划项目,都是和农业水利相关的。
这些项目原则上都没什么问题,王笠纶在考察之后,和几个司局长也有了初步的合计,基本上是可以批复的。
能得到这样的回复,裕丰省长自然是高兴不已,剩下的那只要和王笠纶再维护下关系,这几个重大工程落地问题就不大了。
只要几年后这几个重大工程竣工,他这个省长无论政绩还是口碑都有了,那再进一步也就顺理成章。
结束两天的考察后,按理说王笠纶就该带队回京了,但他却只让几位司局长先行回京,自己则是多停留了一天。
多出来这一天他也没和省府的人说,也没让杨启光帮他安排,只是让中州发改委的负责人陪他去了一个乡镇。
而且他们不是以公开身份去的,没有通知地方,两辆车四个人。
除了王笠纶和秘书沈行知外,就是只有中州发改委的主任和他们办公室主任。
“领导,这个镇叫云凤镇,无论人口还是产业结构,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乡镇,您看要不要通知一下当地政府?”王笠纶来到一个叫云凤镇的地方,中州的谢主任再次询问要不要通知当地政府。
“不用了,我就随便看看,要是有人问起,就说我们是做生意的,来这里是拜访老朋友。”王笠纶摆了摆手说道,既然已经走在了乡镇的街道上。
这些乡镇通常都有赶集日,显然今天不是赶集日,街上看起来有些冷清,倒是有些店铺饭馆,里面的老板都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一般这类乡镇大多是居民自建房,要是看起来好一些的,一定是各站所单位的房子,且一大半都是这些单位的。
基本上走几步就能看到悬挂单位条牌的楼栋院子,这些站所名字王笠纶自然熟悉,也知道是干什么的。
不过这些单位和今日的场镇一样,都是冷冷清清,基本上很难看到一个人。
“今天也是工作时间,怎么感觉这些单位都没什么人?”王笠纶走了一会就随口问了一句。
镇上的单位都是开着门的,但是基本上看不到人,虽说这些人的工作确实多在办公室,但多少也该有进进出出的人才对。
“乡镇上没什么事,很多单位管理松懈,这也算是常态了,我听说有些地方甚至有人长期不到单位的。”谢主任倒是实话实说,反正这些与他也无关系,在大领导面前说实话,至少大领导对自己看法会不一样。
“看起来这些站所确实没什么业务了。”王笠纶的心中显然显然已经在考虑这些站所存在的必要了。
谢主任可能猜出了王笠纶想看什么想了解什么,能做到他现在的位置,这种人本身也不是等闲之辈。
下一刻谢主任还主动爆料道:“可能领导还不清楚,其实这些乡镇站所,大多都是些关系户,里面的大部分人,都是基层领导干部的七大姑八大姨。基本上换一批领导会往里面塞一批,别看这些站所在乡镇上,其实编制已经非常庞大了。”
这一次王笠纶没说什么,这点他倒是大概知道,无外乎就是换一波领导,就以各种理由给分管单位批上一两个编制,然后用来安排关系户。
每一个领导都这样做,时间一长久而久之,那数量也就堆上去了,一些本该只需要七八人编制的小单位,二十年间变成三四十人也不是没可能。
而这也是历朝历代都会出现的情况,冗员也基本上就是如此产生的,唯一的解决办法也只有改革体制一条路。
在镇上逛了一会,王笠纶一行找了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饭馆吃中午饭,这是没有提前安排的,之所以在这里吃饭,也是王笠纶还想听听群众的真实看法。
饭馆老板很热情,毕竟做生意的大多也都是热情,加上王笠纶他们看起来就不像一般人,消费水平应该不差。
王笠纶点菜时也直接要了几个大菜,他不像大多数领导干部那么装,这点钱他还是付得起的,何况还想从人家老板口中打听些消息,总不能一人一碗炒饭吧?
因为王笠纶他们消费的高,老板自然更加热情,再加上王笠纶刻意与老板攀谈,最后直接就打成一片,王笠纶有目的的问些问题,饭馆老板知无不言。
从饭馆老板这里王笠纶还真获得了很多真实的情况,比如以饭馆老板的视角来看,确实已经存在非常严重的苛捐杂税情况。
说到后面这位饭馆老板也是唉声叹气:“唉,我这店是我爹传下来的,原本只是一间瓦房,经过我们两代人努力,勉强有了现在的规模,在镇上旁人也感觉我们家赚了不少钱,其实自家情况只有自己心里清楚,除了这房子外,说实话我也一无所有,账面上倒是还有十几万,可那都是白条,也不知道这些钱这辈子能不能要回来。”
这话王笠纶也不好接,他也不可能去管这种事,只能感叹群众的生活也挺难的。
沈行知也是很有眼力劲的,他很快就岔开了话题,饭馆老板一番唏嘘之后,也讲起了镇上的一些趣事。
很快王笠纶又听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事情最开始是水利站请了个看大门的,当然这也是关系户,后面这个看门的又牵了条狗去守门,这位关系户的关系也算是够硬,不久后上面领导同意,每月给那条看门狗安排300元的伙食费。
这个事情大多数打工人的工资也才五六百一个月,三百元的标准自然不低了,真给狗吃了多少没人过问,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一旦有了样板,很多站所单位都开始效仿,有些更是一条不够还养了两条。
王笠纶听了都觉得荒唐,他原本以为安排村里的野狗也吃上一份皇粮这话也就说说,只是一种讽刺,却没想到竟然就是事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