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谣言四起
干八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6章 谣言四起,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干八斤,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明月高悬于天,洒下银辉一片,将整个庭院笼罩其中。
庭院里静谧安然,青砖地面映着月色,泛着清幽的光。
微风悠悠拂来,轻柔地穿过庭院,树枝随之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响。
许少安嘴角一扬,说出一句让许志平颇有些意外的话,“现在这世道不好当官……”
“如今朝堂之上派系林立,政党与政党之间每天就勾心斗角,口诛笔伐那点事,真正为天下者少之又少。”
“即便我入了朝堂,也避免不了陷入朝堂的这口大染缸,最后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与其这样,我还不如多挣点钱,然后为天下黎民百姓多做点实事。”
“二叔,你且看,若是朝廷有能力,还会叫匈奴夺了九山城,还会叫北疆多出那么多难民流离失所?”
“这样无能的朝廷,可是去不得的。”
许少安说这话时,一脸的不屑,明显是看不上这个朝廷,更别说去当这朝廷的官。
许志平则是在认真咀嚼着许少安的这番话,在许志平心里,考取功名是天下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没有其他。
但现在经许少安这么一说,他竟有了么些许动摇了。
他虽然没去当过官,但对于官场上的一些事有所了解。
就听许少安接着说道,“二叔,如今这世道,很多情况是这样的,商人可以凭借着财富呼风唤雨,士人们空有一身抱负却处处碰壁。”
“就好像前些日子,吴家那纨绔强暴了乐平街老刘头家的闺女,这父女俩去衙门告官,结果被吴家用了点钱就摆平了。”
“你说衙门里不想处置这姓吴的吗?但在利益面前他们不得不低头。”
“真正有能力的人有几个是被重用的?只要没在那个位置上,空有一身才华有什么用?可即便有这样的人被重用,最后下场也只有凄惨两字。”
“想想六十年前的那位张首辅,不过推行了一个摊丁入亩的政策,结果被那些个皇亲贵胄大地主们联合起来给坑杀了?”
可商人却不同,直接用财富推动事情的发展,比如修桥铺路,商人直接投钱就能办。”
“再比如我要赈济难民,我只要掏钱就能办,士大夫呢?只是空有想法,却是啥都办不成。”
“我想朝堂上不是没有大人上书要赈济难民吧?只是国库空虚,实在有心而无力,就只有空想了。”
“要知道商人通过投资各种产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他们为咱们这个社会做的都是实际的事。”
“在眼下,实际的利益和影响力更重要,而不是去看地位名气那些虚的东西。”
说完这些,许少安看向许志平,就见许志平一副深思的模样,半晌后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有些深明大义的说了句,“少安,你说的对。”
许少安原本以为许志平需要一点时间去消化,却没料到他消化的那么快。
“也是二叔眼界短浅了,从来没有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实际影响力……嗯,这个词说的很好。”
“少安,你这番话对二叔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啊。”
说到这里,许志平忽的叹了一口气,“唉……”
“现在天下,估计除了这江南道还在朝堂的实际管辖中,其他的州郡估计都是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若非忌惮摄政王的那三十万铁骑!”
他摇着头,冷笑不已。
“我现在在想,要不让你三叔,干脆隐退得了,这庙堂不混也罢。”
夜风微凉,许少安紧了紧衣裳,对于二叔的话不置可否,只是寻思着进了那个大染缸的人,怎么可能还跳的出来呢?
……
翌日清晨。
天高气爽。
许是因为老天爷想要看到即将发生在平湖城的一场盛况,让这天气都比往日里要好到哪里去。
天空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澄澈的像是一块巨大的蓝宝石。
这一日来逛平湖的人络绎不绝,湖面上的画舫也是数不胜数,码头上更是人满为患。
这平湖本地的或外地的才子学俊们,这会儿扎堆在平湖边畔,还有那些个春心荡漾的俏丽佳人都似乎倾巢而出,让人看上去更像是个大型的相亲市场。
这场面好不热闹。
平湖文会每年召开,因此江南道的才子学俊们,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就会相约来到平湖城,这文会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展才华的好机会,若是能被哪家的千金小姐看中,也就不枉费这番车马劳顿了。
再说了,在听说这次平湖文会还把京城春满园的花魁易小满给请来后,整个江南道的文人墨客不管老少,都吸引了过来,主要是想知道外界传言这位花魁,那美到没边的容颜,到底是怎么个美法。
各个地方的四大才子,如唐溪山之流,祝天心之类,都寻思着在文会上崭露头角,然后跟这位花魁促膝长谈。
虽说有些痴心妄想,但癞蛤蟆就是癞蛤蟆,野心勃勃,你能怎么个说?
还有一点则是,易小满是大羽有名的音律大家,经她谱了曲的诗词,一般都会传唱大半个大羽,不过不是什么诗词都能叫她费心思去谱曲,非得是难得一遇的好诗词。
学子才俊们削尖了脑袋往里挤也不是没有准备,这些才子无不是绞尽脑汁想了一年半载得了自以为拿的出手的好诗词,有些甚至想都不想,直接高价从某个大儒那抄了一首。
每个人都相当的自信,待到文会开始,便一个个像是灵光一闪,灵感爆发说一句,“有了”然后开始泼墨挥霍,给人一种佳句偶天成的既视感。
只是在许少安这位玩文抄公的大咖面前,是不是有点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要脸?
自三月初许少安的那首《青玉案》,以及随后的《将进酒》横空出世后,许少安这个名字,已经从名震平湖城,演变成了名震江南道了。
不少文人才子都将许少安视为了此生之劲敌,《将进酒》一出,这世上已是难有敌手,但世上文人多是一人一首成名诗,许少安一人就已经占了两首,再有如此绝唱,估计是不大可能了。
所以,文人才子们虽忌惮许少安,但也不是那么忌惮,或许凭着他们精心准备的诗词,拿许少安当垫脚石也不是没有可能。
再就是外界传言这许少安或许并没有真才实学,那闻名于世的《青玉案》,《将进酒》可能是许少安不知道从哪个不出世的文学大儒中买来的。
而且这番言论在这两天,越演越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