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首映宣传
风瓶浪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0章 首映宣传,当导演,从反家暴开始,风瓶浪静,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以及在拍亚运纪录片时,认识的朋友金美荷马滔等。
总之所有和高悠有过交情的人,高悠都邀请了一遍。
把这次的首映式搞得很声势浩大。
首映时,影院里,不时传来哭泣的声音。
赵庆演的母亲李娜,实在是催泪。
连很少哭的潘玉凤,也擦了几次泪。
首映结束后,高悠和其它主创人员,还和各大到场的媒体,交流了一下观后感。
媒体的反馈,基本也是好评如潮,不少媒体记者表示,对赵庆的表演尤其印象深刻,希望她能拿奖。
赵庆笑着感谢了这个记者朋友。
还有媒体问高悠,怎么会想到拍孤独症这个群体。
高悠就提到了希望厂,还给她们推荐了《指南》这本书,希望大家能够更了解这个群体,少一点偏见和误解。
第二天,国内基本上所有比较大的报纸和电影杂志,都报道了这次的首映式,评论基本都不错。
而在高悠主导下的宣传也是一波接着一波。
高悠先是和她的广告团队,制作了好几个风格不同的宣传片,上映之前,在各大城市电视台投放。
有突出孤独症少女和钢琴的。
有突出工厂和钢琴,这两个极具反差的元素在一起的反应。
还有主要宣传母女情的。
这些宣传片覆盖的范围很广,吸引到的观众也各种各样,在传播度上,效果奇佳。
而且之前国内也比较少做这种大规模的宣传,一下子确实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
高悠还和古冬华商量,让《小说文刊》特地在《幻想龙宇宙》连载末尾,给她的电影打了广告。
《幻想龙宇宙》的读者这才知道,原来她们追了几个月的小说作者,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啊,还是一位第一部片子就拿下国际大奖的新人导演。
这让一些读者纷纷有了一些想法,既然是导演,以后会不会把小说拍成电影啊。
不少读者纷纷去信,问《小说文刊》的编辑们。
编辑们表示,她们也不知道啊。
她们也是才知道,她们杂志社最红的小说作者,原来还是一名导演呢,一出手,就拿下国际大奖。
李主编和古编辑,真是一点消息都不透露啊。
不过这让不少《幻想龙宇宙》的读者,直接成了《工厂钢琴师》的潜在观众。
而且因为片子本身拿了大奖,所以很容易就引起大家的关注,因此电影没全国上映前,《工厂钢琴师》就在各方都有了一定的存在感。
而高悠在宣传上的大投入,换来了高回报。
《工厂钢琴师》在京市各个电影院首日上映,一共就拿到了二十万的票房。
这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经验丰富的岑主任,给高悠预计,全国的首日票房可能在七十到八十万之间。
要知道,现在的票价在五角到一块钱之间。
七十万的票房,就说明有一百多万人进了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在现在这个低迷的电影市场下,高悠一个新人导演,首日票房能有这个数,已经很了不得了。
现在电影圈还不是唯票房论的时代,但是谁不希望自己参与的电影能有好票房呢。
岑主任是希望这部电影能越来越好的。
第三天第四天开始,全国各地影院传来的票房反馈越来越多,沈妍和她的同事,每天都忙得恨不得二十四小时,守在办公室电话旁,以防错过了电话。
高悠除了重视票房,也很重视声量。
所以除了投放各种宣传片,她还联系了一些经常投稿的报纸杂志,搞了一个请看电影的活动。
请各位编辑,还有读者们看电影,只要认真看了电影,写影评,并且被选中刊登,都可以从报社那里,得到十张电影票或者等价稿酬。
只要是真实的观后感,不论评价好坏,都可以刊登。
这些报纸杂志的编辑虽然没有和高悠见过面,但是这两年来,高悠的文章还真刊登了不少,和她也挺熟了。
高悠这个请看电影写影评的活动,还是很有意思的,大家对此也都很配合。
除了自己看,还拉上了自己的亲戚朋友看,看完还认真写了影评。
短时间内,不管是读者还是一些文字工作者,都很踊跃参加这个活动。
她们看过电影后,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后感。
有人来信说,为里面的母亲深深感动,母爱如山,平凡却伟大,想起自己那个因为劳累早早病逝的妈妈,泪流满面。
有人看了电影后感慨地写信,参加了这个活动。
她说,她邻居家曾经有一个小女孩,因为五六岁后还不会说话,被家里人当成傻子。
后来这对父母又生了一个女孩,就对这个小女孩不太上心了,就扔给老家的父母。
谁知道没两个月,就传来了小女孩溺水身亡的消息。
她说,她能感觉到那家父母是松了一口气的。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小女孩可能就是孤独症患者吧。
但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这个病,都以为是脑子坏了,就当傻子一样对待。
还有在研究这个病的医生特地来信,感谢这个电影,对孤独症的推广,让更多人知道这个病,了解这个病,呼吁大家给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注和理解。
这些各种各样的声音,把《工厂钢琴师》的声量,推向了更广大的观众。
刚开始,不少观众,确实是冲着这个片子拿了国外大奖去看的。
观众们去电影院一看,个个哭成狗。
哭完后,不少人才得知,原来有些不爱说话的小孩,不是傻子,而是孤独症,孤独症还分好几种。
有些孩子还在某方面特别擅长。
有些却是比较不能和其它人建立人际关系。
有些不喜欢和人说话,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
有些孩子会语言能力差一点,记忆力却很好。
一些反应快的报纸,紧跟时事,去采访了一些这方面的专家,在报纸上科普了孤独症这个病。
还列举了几位着名的音乐家和科学家,就疑似患有孤独症。
让大家对这个群体有了更多了解。
而高悠在得到允许后,特地在片尾加入了《指南》的广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