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侠客豫让是谁?留下了哪些成语而千古流芳?
乐天派流浪的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侠客豫让是谁?留下了哪些成语而千古流芳?,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乐天派流浪的猫,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湖南台热播的43集电视剧《巡回检察组》于1月8日晚完美收官。反派人物米振东曾提及一个偶像豫让,检察官冯森反以豫让磊落的义士风范为例证,直言米振东并不真正懂豫让,从而使米振东信仰坍塌转而认罪伏法。
那,豫让究竟是何许人?他何以千古流芳,哪些成语、名言用典与他有关?
一、豫让其人
豫让是我国春秋时期晋国人,姬姓,毕氏,出生不详,乃了不起的布衣之士,与聂政、荆轲、侯赢并称古代"四大刺客"。
豫让最初是晋国卿大夫范氏的家臣。那时正是春秋末年周灵王时期,礼崩乐坏,晋国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卿专政,与王室之间的内斗不断。
范氏对豫让的才能不看好,也就不怎么待见他。豫让备受冷落之下,叹而径去中行氏麾下效劳。中行氏接纳了他,但不过也不怎么认可,以致豫让早年都是在默默无闻中度过。
公元前458年,韩、赵、魏联合智伯消灭了范氏、中行氏。智伯慧眼识珠,发现了豫让,对他礼遇有加。于是,豫让再次转投智伯门下,由此得到重用。
智伯虽骄横狂妄,对豫让却很信任与尊重,每有困惑之事都要与之商议,奉为最靠谱的家臣谋士。豫让也深感智伯知遇之恩,视之为可付毕生的主公。主臣之间的关系渐渐密切,大有相知恨晚的感慨。
二、智伯遇难,豫让复仇
就在豫让苦闷的境遇有所好转之时,不期意外出现了。
那是公元前453年,韩、赵、魏联手在晋阳之战中大败智氏,智伯兵败身亡,其领地也被韩、赵、魏三家分割。
深恨智伯的赵氏宗主赵襄子不仅灭了智氏宗族,还将智伯的头盖骨漆成饮具,当酒杯使用。
豫让幸免于难,只身逃往山里躲避,得知主公智伯落此下场,发誓此生定要为智伯复仇,哪怕后来赵襄子继承了执掌晋国国政的君位,势力如日中天,亦再所不惧。
最初豫让伪装成下人,混进赵宫专修厕所,悄悄带上匕首伺机行刺。
一天,终于机会来了。赵襄子去了厕所,豫让正准备行刺时,赵襄子突然觉得心有余悸,便叫人迅速拘捕修厕所的人。审问得知是智伯的家臣豫让,即问其目的何在?
豫让直言不讳说:"欲为智伯报仇"。
赵襄子为豫让的义士风范感动,便冰释前嫌放走了他。
三、豫让二次复仇
豫让虽感于赵襄子的气量,但故主情深,他始终觉得没有为智伯报仇而心有不甘,便准备再次行刺赵襄子。
于是,豫让为了麻痹赵襄子,也为了让别人认不出他,从而保护家人不受牵连。不惜把漆涂在身上,将皮肤弄烂成癞疮状,还吞下炭火使自己的声音嘶哑(这就是成语"漆身吞炭"的由来),装成乞丐沿街讨饭以待刺杀时机。
豫让变身的这个样子,的确判若两人,他的妻子也没有认出来。
不过,豫让的一个朋友最终辩出了他。豫让赶紧将朋友引到僻静处,告之实情。朋友流着泪问,何苦如此?凭你的才能若去侍奉赵襄子,惜才的赵襄子一定会亲近接纳你,那时你再干所想干的事,就想要离刺杀庆忌一样,不是很容易吗?
豫让摇了摇头,说:托身侍人欺骗信任后,再去杀之,固然容易,但无疑是小人行径,不符忠义之举?这不是我所选择的方式。我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豫让秉承大义、行事光明磊落的风范让朋友感动,还答应为他保密。
就在豫让摸清赵襄子出行的时间、地点后,提前一天悄悄埋伏下赤桥下(晋祠北一里处,后称豫让桥)。哪知?就在赵襄子过桥时,他的马突然受惊。赵襄子预感有情况,赶紧让手下打探。
原来又是豫让要行刺他。
赵襄子严词责问豫让: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消灭了,而你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范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你却单单为范伯累累向我报仇?何故?
豫让道:"臣事范、中行事,范、中行氏众人遇我,我故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这段话意思是,范氏、中行氏不看好他,普通相待,他即"普通相待";而智伯以"国士"之礼待他,他肯定还之"国士"般的报答。
"国士无双"这个成语便源于此。
四、斩衣三跃,慷慨悲歌
豫让二次复仇失败后,自知已无法完成复仇的誓愿,便请求赵襄子把他的衣服脱下一件送给他,让他死而无憾。
赵襄子明白豫让之心,便脱下一件身上穿的衣服给了豫让。只见豫让拔出宝剑跳出来连刺了衣服三下后(这就是成语"斩衣三跃"的由来),仰天大呼:"吾可以下报智伯矣!"
说完,豫让即伏剑自杀。
豫让"大义凛然、以死相报"的事迹后来世代相传,成为"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人物。
由此,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豫让》中作了专门记载:"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豫让说的话遂成为千古名言流传至今。他的侠义精神也影响着后世很多志士仁人仿效。
唐代诗人周昙就曾盛赞:"门客家臣义莫俦,漆身吞炭不能休。中行智伯思何异,国士经期国士酬。"胡曾亦评:"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桥上行人过,谁有当时国士心!"
清代词人陈维崧的《南乡子.邢州道上作》更将豫让精神进行了完美诠释: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
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
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据载,豫让的古迹地现已成为名胜之地。还是万历十八年,邢台知事朱浩就曾在豫让桥畔修了一座豫让祠,将豫让作为乡贤供奉祭祀;如今,毁于抗战时期的此古迹地已辟为邢台豫让公园留念。
豫让的忠义精神,以及与他有关的成语"斩衣三跃"、"国士无双"、"漆身吞炭",和"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等名言用典由此千古流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