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梦六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一百六十一,大明:我是五好太子,凉梦六白,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氏大抵是明白了。
接下来杨氏的动作,倒是把朱厚照吓了一跳。
只见得杨氏咬着朱唇,犹豫了半天,素手伸到了衣带。
朱厚照的意思,她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之前也不是没有登徒子不怀好意过,只是杨氏明白,那些人,只不过是馋她的身子罢了,若是真的有办法,她………
只是眼前的人,不一样,至少,那封信让杨氏看见了希望。
病急乱投医的杨氏,已是什么都顾不得了。
“妾身已是残花败柳,若是公子能救我家夫君,妾身,妾身………”
朱厚照心里卧槽,自己就这么像登徒子不成。
大姐,我还小啊,我还是童男啊。
朱厚照哭笑不得,“我说少夫人啊,你多想了,我要的可不是这个,据我所知,徐家在江阴,乃至于整个江南,在藏书一面,也算是屈指可数,听说里面有不少山川河流之书,还有航海之术,不知道我说的是还是不是啊。”
杨氏僵在当场,面色绯红,看着朱厚照一脸真挚,难不成,是自己真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至于那藏书,杨氏还是知道的。
“回公子的话,夫家在前元乃至宋时,那是海贸兴盛,故当年倒是也有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藏书。
公子想要的,是这些?”
杨氏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确定的再次询问一遍。
朱厚照点点头,算是给杨氏吃了颗定心丸。
“若是公子真的可救出我家夫君,妾身定当双手奉上,一辈子感念公子恩德。”
“放心吧,徐经,死不了”,朱厚照做了个保证,反正就算没有自己,徐经最后的下场也只不过是剥去官身,终身为吏罢了。
杨氏得了担保,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是松下来些。
“对了,徐家在江南,做些什么买卖啊”,朱厚照画风突转,询问起了徐家的底蕴。
杨氏不敢隐瞒,一一说来。
朱厚照听得极为仔细,不时地发问两句。
朱厚照敏锐的抓住了其中的一句话,“徐家和江南的那些海商有交道?”
杨氏有些微微尴尬,大明海禁,所谓的海商,自然就是走私的商贩,甚至有不少都和倭寇打交道。
这些消息,就是徐家的偏支都不清楚,整个徐家上上下下,知道了,不超过五个人。
这其中,就有她。
要是平常,杨氏怎么可能将如此机密告诉他人,万一被有心人安上个通倭的罪名,岂不是灭顶之灾。
只是现在,局势逼得她不得不如实说来
“是,以往有些大商贾要在江阴一带收丝,都是寻到我家来定。”
“船呢,那种可以出海的大船,你们徐家有没有接触过。”
朱厚照试探发问。
杨氏微微点点头。
“我问你,你们徐家有没有可能定一艘船,就是那种可以出海的船,最好是福船一类宋大船”,朱厚照有些激动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本来以为能弄到点资料就行了,没有想到,这还有意外收获啊。
既然父皇交代自己要出海,出海,说到底,就得有船。
朝廷的确是有官方的造船厂,可是自己也得敢用啊。
所以剩下的选择,就是只能在民间里寻找了。
可这种玩意儿,属于那种有钱你都买不到的,不是知根知底的人,谁会把这种杀头的东西告诉你啊。
有大船的,恐怕只有江南的海商才有。
可这样的人,面上都是本分人家,就是弄,也要点时间啊。
可是如今,朱厚照立刻察觉到,徐家将会是打开局面最好的缺口。
有的时候,徐家这样的商贾身份,要比官身要办起来的事要容易的多。
杨氏也不明白,为何眼前的人突然对船这东西如此感兴趣,“这,妾身也不好说………”
“无事,无事,你且现在京师住下,要不了多长时间,徐经就会无事,也无须紧张,以我对皇帝的了解,徐经不会有什么大事。”
杨氏瞪大了秋水眸子,他怎么敢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保证自家夫君无事,还说凭借着他对皇帝的了解………
“再说了,就是真的有什么,我也会保他,这世上,不客气的说,我要是都保不住,就是天王老子来了那都没有办法。”
朱厚照看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杨氏只觉得,好大的口气啊………
“刘瑾,刘瑾,滚进来………”朱厚照突然大喊大叫,吓了杨氏一跳。
“来了来了”,刘瑾一副着急忙慌的样子窜进屋内,“主子,怎么了。”
“刘瑾,准备一下,本宫要进宫见父皇一趟,你拿一千两银子,去锦衣卫一趟,交给牟斌,记住了,不管他要不要,实在不行,你撂下银子就走,听见了吗?”
“明白了,殿下。”
朱厚照好像把杨氏当做空气人一般,然后就火急火燎的就走了,只留下了原地石化的杨氏。
本宫,父皇,…………
眼前人的身份呼之欲出,杨氏反应过来,只觉得心悸。
怪不得,他能从锦衣卫手里拿到信,言语之间,丝毫没有害怕………
哪里是他怕锦衣卫,锦衣卫活该怕他啊。
晕晕乎乎的杨氏突然想起一事,进京的时候,好像听人说了,西山,就是太子一手建起来的。
暖阁里,弘治皇帝的心情很是不好。
科举舞弊一案,已是愈演愈烈了。
就在此时,有人通报,李东阳求见。
弘治皇帝精神一震,看起来已是有了结果了。
弘治皇帝只留下了萧敬,屏退了周围的人。
李东阳入阁,也是一副疲倦的模样,行礼之后,随即道“臣见过陛下。”
“阁老看起来辛苦了,如何了?”弘治皇帝安抚两句,就直入正题,深深地看着李东阳。
李东阳沉默了片刻,最后蹦出一句话“陛下,查无实据。”
弘治皇帝一愣。
查无实据?
朝廷上上下下如此重视,锦衣卫,内阁都动了,就搞出来查无实据。
弘治皇帝顿时面色垮了下去。
李东阳看着弘治皇帝面色不爽,随即道“陛下所有的人证,臣都已重新盘问过,大多都是语焉不详,只是说大抵,猜测,这些,都不算得铁证。
程敏政和徐经二人,老臣去了昭狱,亲自过了堂,从他们的话语之中,还有神态来看,老臣可以断定,他们此前招供的事实,也都是屈打成招的结果。”
屈打成招……
这……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李东阳继续说到“至于贿赂一事,臣也查明,那程敏政在文坛素有名望,徐经作为新进之人,前去拜访,倒也是情理之中,只是这个时间,就………”
李东阳有些尴尬,这个时间,太敏感了,你既可以说是拜山头,联络感情,当然,有心之人,说成贿赂,倒也是说得过去。
李东阳继续说到,“陛下,此事其实自文皇帝开始,便早已蔚然成风,润笔之费,虽是隐疾,有伤体面,但还是坐不得证据的。”
这要是做的,恐怕我老李也算是贪污受贿,科举舞弊,要去吃牢饭了。
“若是以此来断定,徐经与程敏政勾结,科举舞弊,未免太过牵强了。
臣还查看过徐经的文章,他的文章,有些才气他毕竟也是江南才子,底蕴深厚,高中的话,倒也是情理之中。
可要说十全十美,这,臣实话实说,比起伦文叙,唐寅等人的,差之甚远,文笔之间,多有疏漏。
倘若他事先得到而来考题,根据他以往的的文章,断然不只是会试第二十多名的名次。
老臣可以保证,以徐经的才学,若是事先知道考题不说多的,最多一夜,就能做出锦绣文章,名列一甲。”
弘治皇帝抽了口凉气,,才道“阁老的意思是,是户科的给事华昶诬告,而锦衣卫屈打成招,坐实了程敏政和徐经科举舞弊的罪名?”李东阳点点头,却是道“臣,还查到,……户部给事中华昶和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早有嫌隙,两人平日里就……”
诬告……冤案!
弘治皇帝脸色骤变。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此案已经引起了全天下的关注,会试的舞弊,那可不是别的,那关系到的,乃是抡才大典。
不少人私下里都说,这次出的案子可是多年来没有的,恐怕是少有的大案。
到时候,恐怕下狱的下狱,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指不定谁还要丢掉颗脑袋啊。
可结果,现在李东阳得出来的结论是,这是一场因为官员矛盾,锦衣卫屈打成招导致的一场冤假错案。
就这,朝廷还把它当做头号大案来抓。
这不是,这不是…………
弘治皇帝紧接着想到了更为可怕的,接下来,朝廷该如何解释,天下人又如何看待朝廷。
弘治皇帝面色铁青,“传,锦衣卫牟斌滚进宫来,现在,朕闲杂就要叫他。”
萧敬胆战心惊的出去传旨。
弘治皇帝痛苦的闭了闭眼睛,李东阳立马明白了弘治皇帝的意图。
皇帝没有错,朝廷也不能错。
所以,错的只能是程敏政和徐经。
可陛下历来宽宥,又是如何………
就在此时,有小宦官在外喊到“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弘治皇帝最是烦心的时候,听到这,更是多加了烦恼。
吐出口气,“传。”
朱厚照一副火烧屁股的样子窜进殿内,吓了弘治皇帝和李东阳一跳。
太子,怎么了这是………
“胡闹,身为堂堂储君,曾可如此慌张?”
弘治皇帝下意识的训斥到。
朱厚照一副哭丧着脸,“父皇,父皇,出大事了,李公也在这,正好,李公在这要给本宫作证啊。”
“到底怎么了,好好说。”
朱厚照看着弘治皇帝,“父皇,父皇,有人,有人要谋反。”
什么,弘治皇帝与李东阳面色巨变。
有人要谋逆………
这可不是小事,再加上朱厚照这般慌慌张张的样子,更是有坐实的意味。
一时间,见过大风大浪的君臣二人都是有些慌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谁要谋反,太子?你慢慢仔细说来?”
“是,是儿臣……”
朱厚照哭着嗓子说到。
弘治皇帝呆住了………
李东阳更是觉得脑子跟不上了,太子跑到陛下这来,哭着说说自己要谋反………
弘治皇帝突然想把自己儿子脑袋给撬开,看看里面装的都是啥。
“父皇莫不信啊,儿臣给牟斌送了一千两银子,若是被有心人看在眼里,说是儿臣收买锦衣卫,不就说儿臣要有反意,儿臣害怕啊,儿臣害怕要是搜出银子,那不就是坐实了儿臣的谋逆罪名,到时候,到时候岂不是武帝和戾太子的事啊…………”
弘治皇帝平复着心情,不生气,不生气,好歹,他也算知道这个典故,算是看书了。
有长进啊,也算是有了长进。
只是………
弘治皇帝突然一把拽住朱厚照的衣脖,一千两,你就想收买锦衣卫,你是看不起牟斌还是看不起朕。
弘治皇帝嘴里骂道“朕这辈子,有你这个儿子,朕,朕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当初不生你算了。
谋逆,谋逆,朱厚照,你能不能有点出气,你谋逆,别来找朕啊。
你要是真的有这个心思,朕也敬你是条汉子,你,你,还戾太子,你是不是太瞧得起自己来啊………”
弘治皇帝只觉得,丢人啊,丢人啊,这玩意儿今天可是丢人丢大了。
必修二,不打他一顿,解不了气……
一边想着,弘治皇帝已是不顾礼仪脱下里靴子,要和朱厚照来个亲密接触………
朱厚照毕竟才十来岁啊,然后,朱厚照觉得,自己是不是玩脱了。
李东阳站在原地,一言不发,不得不说,打起太子来的陛下,与往日截然不同啊,虎虎生威,霸气侧漏啊。
以太子的性子,看来,这项活动,可以作为陛下强身健体,发泄心情的最佳方式啊。
正当弘治皇帝要动手时,李东阳却是突然开口“陛下且慢。”
父子二人都看向了李东阳,李东阳眼里发光,“殿下可是来劝谏陛下的?”
啥…………
弘治皇帝古怪的看了一眼被按着的朱厚照。
“殿下这是以自己自比徐经,以牟斌比做程敏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