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章 臣子事20,重锁金丝笼,阿瞮,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若是原要娶的新妇,只好送进庙里做姑子;若是要被杀头的人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可是贤人现世的象征,不仅不能杀,还要礼遇他。
要说成规矩是这样叹一个美人,那未免太过损人不利己了。美人剃了头进了庙,他也娶不到不是?
可是以美人来比那些值得追随的贤人,是从古代便有的,这更不消说。两下一合,难免让皇帝有了些想法。
成家这小子是不满朕杀老十二的头?!他是不是真在追随老十二?!他是不是想反?!成家是不是想反?!
这篇诗该有一个名字,叫做论人怎么能把自己蠢死。
明知道皇帝要对他下手,他居然上赶着送人头。而且这种事情还不是一送一颗,这是送了一府人的脑袋过去!
成父得知这个消息,当时便气得一口气没上来,白眼一翻,差点升天。
而成规矩对此是不知情的。他只知道第二天醒来时老父突发风疾卧床不起。由于成北功仓促之间要代替父亲处理成家事务,原定于今日的逃亡也无法进行了。
成规矩整个人都呆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去探病,一队侍卫横冲直撞地闯进来,连个衣裳也没许他穿,押着只着里衣的成规矩便下了狱。
在大狱里,成规矩还很走运的和庄承晏远远地见了一小面。只是由于庄承晏正要被拉出去吃刀,两个人没有说得上话。
不得不说,这对于庄承晏和成规矩来说都是好事。对于成规矩,自然是没真的坐实了他提的反诗;对庄承晏,他没能有机会抒发自己对这些无能的追随者的怨气,所以成规矩对他仍然死心塌地。
在牢里成规矩其实一直过得不错。当然不是因为皇帝良心发现,叫牢里的人都做个饱死鬼。
这件事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在外面都在传说成规矩题诗是因为他岳丈见钱眼开嫌贫爱富等等等等……要把他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表妹嫁给八皇子。成规矩心情郁闷,才胡乱写了些不成话的东西。他自然不是诅咒没过门的妻子做姑子,只是表示对岳父不满。并且他书读的有点迂,觉得做了姑子起码能清白一世,避免一女事二夫的名声遗臭万年,这里面并没有别的意思。
比起危险的朝事,还是轻松愉快的男女情爱令人喜欢——也令人敢于纷纷传播。所以当晚传出了这样的说法后,几乎立刻被人们毫不犹豫的接受了。原本“反对朝廷”的说法迅速被压了下去。
当然,这并不是重点,只是一个看得过去的说法。另一个原因是,成大器在外打了胜仗。
如今成大器已经不在北疆,而是在南方与义军作战。虽然他是守城一方,且他守的城镇很小,所得到的胜利更不大,但与周边纷纷沦陷的城市相比,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
皇帝毕竟是皇帝,他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这个身份。所以,就算他什么都不在乎,起码也要在乎屁股底下的龙椅。
据说成家的兄弟关系一向很好,这头人家打了胜仗,那头宰了人家弟弟,就算皇帝自谓得天道庇佑,也不敢肯定说成大器一定会继续替他打仗。
不继续替他打仗也还行,说句实话,皇帝是不信那些出身底层两腿泥巴的队伍能打到京城来,他们的身份配踏入京中吗?就算真的来了,也承受不住京城的福气,必将纷纷死在城门。但像成大器这么能打的人,又是生在京里的,万一弄死了他弟弟,他一回头领着队伍打回来可就不太美妙了……
先是有并未反朝廷的说法拖了一点时间,再是成大器打了胜仗的消息传回京城。两下里一气使力,成规矩在度过了天牢五日游后,被阴沉着一张脸“赔不是”的岳父领回了成家。
这件事情,是成仲文的主意。他在南方投了义军,官衔不小。不仅他自己,他的长子也在军中,做的是武将,如今也可领着数千兵士攻城了。
就是成仲文的儿子成修在作战的过程中认出了站在城墙上的成大器,故意输给了他。
这一输,输的很好。成仲文在京中向来有耳目在,就是他的耳目,在成规矩出事的第一时间按照成仲文的交代放出留言混淆了视听。如今恰好成大器打了“胜仗”,成仲文干脆命人用最快的速度把消息传回京中,一来可救那不争气的弟弟一命,二来,可以暂时隐藏义军真正的实力,使周边市镇放松警惕。
义军真正的首领并不像京中以为的是个泥腿子,而是三年前被杀头的南方驻军总统领的儿子。齐统领死后,他的儿子齐江平侥幸逃出,纠结了一群因统领死了无处可去快连饭都吃不起的私兵,上山落草。平日里打家劫舍,专夺不义之财。整个山头虽还不甚富庶,倒颇严整。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成仲文悄悄考察过各地的数支义军匪寇后,选择了辅佐他。
……说辅佐好像也不太准确,一开始的统领之子真的只想做个山大王,是成仲文巧舌如簧舌灿莲花地游说了三两个月,才使他下定了反朝廷的决心。
后来统领之子果然发现,比起当个匪寇,他还是更喜欢也更擅长统领军队。如今他做南方义军的总统领已经做的如鱼得水,虽然还未称帝,不过已经很记仇地把名字齐江平改为了齐燕平。
皇帝是一个很迷信的人,这件事情成仲文在京时已经打听得很清楚了。
说起来也好笑。四皇子庄承燚,当年之所以敢于争夺帝位,是因为他的母亲淑妃,也就是当今太后,从小就给他制造一些特异的景象。
比如,他去了淑妃宫中请安,第二天,先帝赐给淑妃却已经枯死的花便枯木逢春。淑妃神神秘秘地告诉他,花朵离了帝王便枯萎,如今见了庄承燚便再次生芽,是他有帝王之相。
这种事情发生的多了,倒真不怕庄承燚不深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