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同行的大学老师
寻梦之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五章 同行的大学老师,随时随地都能干的学校教师的特点,寻梦之冰,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百九十五章 同行的大学老师
“先生为何这么说?”陆平川用普通话回道。
中年人笑着道:“你的表现得太过镇定了,第一次坐坐火车的话,应该是你那个兄弟的样子才是。”
中年人指了指江雪涛,后者此时脸上还挂着那股子兴奋劲儿。
“姐夫,啥子意思,你以前还坐过火车哇,我啷个不晓得。”江雪涛也听到了中年人的话,不可思议地看着陆平川。
后者直接白了他一眼,笑着对中年人道:“我说我是第一次坐火车,先生估计也不信吧。先生也是去申城?”陆平川没有继续坐火车这个话题,而是直接将话题扯开。
中年人也没有继续追问,反而回答陆平川问题。
“我不去申城,我到苏城。你们是到申城走亲戚?”
苏城在申城之前,这趟车正好会经过。
之所以问陆平川他们是不是走亲戚,主要是两人看上去太年轻了,一看就是那种刚刚离开家的年轻人,啥都好奇,啥也不懂。
当然,这是基于江雪涛的表现做出的判断,陆平川的身上倒是没有那种年轻人的朝气,反而给中年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这也是他突然跟陆平川攀谈的原因,这个年轻人给他的感觉很奇特。
“不是走亲戚,过去找点儿事情做,在家乡待太久了,想要出去拼一下。”陆平川随意说道。
一旁的江雪涛听到陆平川的话,意外地看了他一眼,随即继续看着外面的风景。
他不知道为什么陆平川要随便编造一个理由,但是出门在外,小心一点儿无可厚非。
他到现在都还对之前招待所的事情耿耿于怀,实在是太憋屈了。
中年人意外的看了陆平川一眼,随即赞赏道:“年轻人有活力,有闯劲儿,很不错。申城是个好地方,你一定可以拼出一番事业来。”
“那就承先生吉言了。先生你呢?你去苏城又是做什么?”陆平川笑着反问道。
中年人笑着道:“我是一名大学老师,这边去苏城学习交流的。”
“大学老师,卧槽,哥你好牛批哦,我听别个说的,考大学难得很,你在大学头教书,那你不是比大学生好要凶?”一旁的江雪涛直接露出惊讶的表情,一个劲儿地夸赞。
“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我只是乘了时代的风而已,相信你们也可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哈哈,哥好会说话哦,果然是大学老师,就是有文化哈。”江雪涛赶忙夸了回去,说完还不忘拐了一下陆平川:“是噶,姐夫。”
“对头,你说的对哈。”
“先生怎么称呼?我叫陆平川,这是我小舅子江雪涛。”陆平川礼貌地自我介绍。
在这个年代,老师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更何况对方还是大学老师。
“一马平川,好名字。我叫郭振华,你们可以叫我郭老师。我在蜀州财经大学教经济学,以后有机会,可以到财大来找我。”郭振华也介绍了一下自己。“嘿,姐夫,我是大学老师的学生咯,那我也是大学生咯哦,好牛批哦。”
陆平川还没说话,江雪涛已经兴奋起来。
陆平川失笑,道:“别个郭老师只是喊你弄个子喊他,没有说你是他的学生撒,莫自作多情。”
“额——”江雪涛顿时一阵尴尬。
“哈哈,也没什么,社会也是一所大学,我们都是这所大学的学生,都是大学生。”郭振华哈哈一笑。
“听哈听哈,别个郭老师说得好好,我还是大学生,嘿嘿。”江雪涛得意地看向陆平川。
后者笑着摇头,不过他知道,江雪涛就是这样一个人,自我调节能力很好。
这时,上铺的两个外国女子申请加入了话题。
几人很快就熟络起来。火车缓缓朝前驶去,看了一个多小时的风景后,江雪涛也腻了。
这玩意儿也就一开始的时候新奇,等到过了那股子新奇劲儿,剩下的就是无聊。
中午那一顿,陆平川给江雪涛买了一份盒饭,可把他高兴坏了。
长这么大,还没吃过盒饭,看着就很高级。
之后的旅程,不时在江雪涛的惊呼声,以及陆平川跟郭振华的交谈中度过。
对于郭振华所教授的经济学,陆平川很是感兴趣的。
而作为一个重生者,对于今后几十年的变化,他是经历过的。
所以,往往说出一些让郭振华眼前一亮的见解。
直到火车抵达苏城站,郭振华已经把陆平川视为知己,甚至把自己单位和家的地址都给了他,让他记得写信。
对此,陆平川也把自己的地址给了对方。
这个年代电话都还没有普及,最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就是写信。
如果有什么急事的话,就是发电报。
但是电报价格贵,都是按字数收费,如果不是紧急的事情,基本都是选择写信。
两人交换了书信地址后,郭振华带上帽子,提着行李箱走出了车厢。
“啧啧,想不到我这一趟不仅认识咯洋妞,还认识咯大学老师,牛批得很哦。”江雪涛砸吧了一下嘴巴,说道。
“回去你可以吹很久咯。”
“那肯定嘛。”
到了苏城,距离申城就不远了。
陆平川看着车窗外,看着快速后退的风景,陷入沉思。
上一世他一个人去申城的时候,已经是九几年了。
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那些熟悉的人。
“三个二,哈哈哈,赢咯赢咯。”
身后传来江雪涛的声音,陆平川被打断了思绪,转头看了过去。
只见江雪涛正在跟两个外国女子打牌。
三人已经混得很熟了,自然也知道了两个女子的名字。
一个叫杰西卡·斯威,另一个叫罗琳·文森特。
她们来自波兰的留学生,今年是最后一年,即将毕业。
这个年代,留学生还没有全面开放,还只是教育部进行统一的调配。杰西卡和罗琳在京都大学,正好趁着毕业之际,游览东方的城市。
申城是她们的最后一站,之后就要回学校完成最后的毕业。
两个半小时候,火车驶进了申城火车站。
此时正是早上的六点四十多分。
(/46872/46872931/271717.html)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