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老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七章 利益的根本,大明征服者,酒老五,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德皇帝不开心是因为他才没兴趣当什么总兵,更没兴趣去整肃宣府兵马,他想的是能沙场扬鞭,来几场酣畅淋漓的厮杀!
但是朱厚照也知道,后方不整顿好了,他就算出关都要有后顾之忧,所以最后便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要不然的话,这家伙没准就要当着大帐内所有将军的面和皇帝抬杠了。
至于诸将的心思都差不多,从这份任命上就能清晰的得出结论,天子要对九边军镇动手,想要将九边边军都如整训神策军这样,完成脱胎换骨般的转变,届时边军就是一支支虎贲,达延汗要是再来犯边,不敢说让他有来无回,至少也能让其损失惨重,再无余力犯边!
“翁兴。”
血战营副将翁兴出列,朗声道:“末将在。”
“倒是一员虎将。”朱厚炜笑道:“朕任命你为神策军二营主将,领二营兵马前往辽东,任辽东总兵官,整饬辽东军武。”
“末将遵令!”
随后朱厚炜又连续任营三营到六营主将,三营奔赴蓟镇、四营前往固原、五营去了延绥,六营进驻山西……
如此一来,大明九边军镇便只剩下宁夏和甘肃,不过这两地边情不重,还没在朱厚炜这一次的整改之中。
骁骑营、血战营还有神机营,三大营混编取消番号,原神策军便只剩下前锋营和虎贲营两支兵马。
当初朱厚炜整编神策军有过全盘考量,被混编的三营就是他改革九边的刀,一旦九边整治好了,随时随地都可以联合出兵攻伐草原。
至于虎贲营,因为是重甲兵,并不利于守城和草原奔袭战,所以朱厚炜没准备把虎贲营调往北边,虎贲营的用武之地是南方沿海,他们的敌人是倭寇!
倭寇说白了就是一群在倭国战斗失败之后的流浪武士,然后裹挟着无数大明沿海活不下去所以下海为盗的百姓,反过来劫掠沿海。
这群矮子的战斗力肯定不可能如史书上吹捧的那么彪悍,说白了还是屯兵太废,要不然稍微有点战斗力,也不至于一个卫所几千人被几十上百个倭寇追着杀,更不可能让区区两个倭寇便能大摇大摆杀进县城。
按照
倭寇登陆的概率来计算,倭寇最喜欢上岸的地方集中在宁波、盐城还有杭州,虎贲营编制一万五,任何一个地方都用不到一万五千的重甲步兵,那么自然也要打散。
“朕打算裁撤天下卫所……”这话朱厚炜没有必要和在场的将军说,但是他还是说了,之所以说是因为朱厚照。
朱厚照面具后的表情直抽,自己以前还真是看走眼了自己这个弟弟,这家伙哪里会心甘情愿去湖州做个安生藩王,好好当他的鹌鹑,这分明就是一只趴卧在哪里,随时都会张开血盆大口的斑斓猛虎。
前些时候朱厚炜整治天下藩王,朱厚照就捏了一把冷汗,不过最后的结局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被弟弟诓骗到京城的数百藩王,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有直系子孙的安全,最后一个个选择了屈服,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反抗不见得会有用但肯定会死。
在任何时代,别管你的身份有多尊贵,只要你起兵就是谋反,那么只要谋反失败,那就必死无疑。
朱厚照清楚,众藩王更清楚,或许朱厚炜就想有几个不知死活的藩王跳出来给他杀了立威,所以选择了认命,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成为被杀的那只鸡,这是朱厚炜能有惊无险解决掉藩王之患的根本,同时也体现出了朱厚炜洞察人性的本事。
朱厚照并不关心朝里面的事,否决他也不会连皇位都跟扔臭袜子似的直接扔了,但是军营也不是完全封闭的世界,外面的小事或许不留心不在意,可大事则要另当别论。
比如盐政,自己弟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翻盐业市场,将本是深不见底的盐谭里的水直接抽干,然后注入新的清澈泉水,完完全全打了官场一个措手不及。
这是什么?这是纯粹的手段,朱厚炜在明知道要改革盐政必然会受到满朝阻扰的情况下,所以以皇帝之尊竟然还玩了一手先斩后奏,这一手玩的朱厚照当真是大开眼界。
朱厚照自己也想过,如果让他对藩王和盐政动手,那么他会怎么做?
想来想去也没想出自己如何才能诓骗天下藩王入京城的办法,当然朱厚炜登基是个契机,但是弟弟很
敏锐的把握住了这个契机!
至于盐政倒是简单些,他会派心腹太监或者官员南下去调查官商勾结之事,然后再以贪腐之名惩治掉一批官员和盐商,但必然会陷入无休无止的朝堂倾轧当中。
相比之下,弟弟的手段高明太多了,他杀官杀商快如疾风骤雨,随后直接召集众商,宣布承包制,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承包的方式将盐场给承包了出去,造成既定事实,速度快的根本不给朝堂丝毫反应和应对的时间。
但是不管是藩王还是盐政都没有真正触动到大明利益群体的根本。
大明的利益根本是什么?一个是文,一个是武!
文不光是当官的,指的是满天下的读书人,读书人的利益根本一是道统,二是土地!
道统无需赘述,这是儒家读书人把持朝政长达两千年的绝对根本,绝对不允许一丝一毫的损失,否则当朝的儒家大臣就是圣人罪徒,就算是死都没法死的安生,至于身后名更是想都不用想。
其次就是土地,大明宽待读书人,宽待的程度甚至还要远远超过号称文风最盛的大宋,而宽待的极致体现就是土地免税。
按照功名免税制,进士出身的官员拥有两千亩免税权,举人是四百亩,秀才也有八十亩,同时只要家里面出了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直系三代以内免除徭役,而其本身还能从官府拿到不少的粮食和助学银。
可实际上呢?
所谓的免税额度根本就是一个笑话,秀才一旦中举,接受农民上千亩的土地投献简直正常的不能再正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