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不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七章无常,熙贵妃起居注,莫莫不停,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乾清宫内,最不缺的就是人,其他地方若是人多了人气儿就足,但是这地方常年透着一些孤凄气儿。
皇爷被人抬着出了暖阁,就在长阶高处往外看,这地方他呆了太久了,甚至早已想不起初来时是否是这般恢弘大气,富丽堂皇,“阿绪呀……”
他骤然开口左右随侍都吓了一跳,机敏耳尖的太监飞快退出去寻人来。
濮阳绪刚下朝本就奔着乾清宫过来,进门就跟传话的太监遇上了。
“阿绪啊……”
“阿翁!”
隔着长长的台阶,老远的距离,濮阳绪大声的应了一句,连声叫着阿翁跑近。
“阿绪呀,你吃羊腿吗?”皇爷坐着软椅上,倾过身子去拉他,带着笑容,两鬓发白的头发在日光下闪着银光,“阿翁给你去猎草原上的羊……”
濮阳绪嘴角动了动,又用力的抿紧,才压下去喉间哽咽,但是一双眼瞬间就红了。
“吃……阿绪最喜欢吃羊腿。”
还是三五岁的他就骑在皇爷的肩膀上在广袤的草原奔驰,可以说他到过的大周四境都是踩着皇爷的腿,踏着他的肩去看的。
曾经的过往历历在目,而今年过花甲的皇爷却彻底老了,他断断续续的不记得事,却还算正常,但就在一夜间,他忘了所有人,独独还记得‘阿绪’。
“阿绪呀……”
皇爷柔和的目光望着他,又反复的叫着他的名字,祖孙俩一个叫着不停,一个耐着性子反复的应答。
濮阳绪半跪在下一层的台阶上,陪着他喊尽兴了,日头也烈起来了。
“阿翁,阿绪饿了,我们去用膳吧。”
大力士过来抬椅,怕皇爷惊惶,濮阳绪一直牵着他的手,一边还同他讲等会要吃的草原羊腿,语气不能急,语速不能快,也不能说太多……他回忆着太医的交代,艰难而勉强的让自己将牵着的阿翁当做寻常老人家。
###
“殿下?”
耳边听的一声熟悉的称唤,濮阳绪手中的书卷脱手落在了长案上,他茫然的抬头就看见来上课的韩相一脸不忍的看着他。
“韩相来了,快入座……”
韩平今年五十整岁,年初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成为宰相,统领百官,也是太孙的启蒙之师,二人情谊深厚,是君臣亦是师友。
濮阳绪的老师中,唯有他授课时间最长,每五日一次,其他的学士都是轮值,有的可能一个月才会机会来一次尚书房,而没等上几回课,就会因为职位调动,再也没有机会进来了。
韩平入座之后,先把带来的书籍放置一旁,并不急着讲课,他环视一圈,看见窗台处的花,微微笑了,“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濮阳绪一怔,侧头也看过去,是一株寒兰。自成年后尚书房的这处房间一直是他独占的地方,里头的布置自然也是按着他的喜好来的。
“花如其人,想必殿下此刻所想之人,也如此艳丽俊秀,身怀傲骨。”韩平目光从花移到眼前之人身上,他对濮阳绪的事情都知之甚深,“五六年了,还是头次看这里的花换了风格。”
“是陈落他们瞎摆弄的。”
濮阳绪其实并没有注意过这些摆设,也没有觉得不合眼,大抵是身处其中不自知。
“老师,何故打趣我?”
这是抛开身份聊聊闲话了。
韩平要的就是这个,所以很是自然的凯凯而谈,“记得你曾问过我为何改了名字……”
韩平原名是韩宁,弱冠之年考中进士,名列第二,名扬天下,却在治平元年改名了,当时在士林人中引起极大的反应。
“治平元年,吾妻死之年。”
濮阳绪其实早已有所耳闻,但是从韩平口中讲述出来,哪怕是时隔数十年,他还是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
“老师为了师母,一直寡居至今……”
“非也非也。”韩平又笑起来,他抚着下颌摇头,“你还是不懂,已得天上月,难就人间花。”
两人往常闲聊的都是风闻轶事,古史经注,今日韩平聊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一段情/事,他讲起两人初遇,喜欢吟诗作画的王氏女,常常带丫鬟游山朝庙,采得一大抱野花抱在怀里,一日,遇见与人同游的韩平……讲起来王氏突然暴病,药石无医,他一度悲痛以至昏厥,讲起他为发妻写的墓铭志‘敏而谨,慧而谦,笑时,山花不及一分艳……’
内侍进来为韩相添了两回茶,这故事才算粗略讲完。
濮阳绪听得认真,时而懂时而惑,他懂韩平为妻画眉填诗,却不懂韩平睹物思人园中遍种山花野草……情若分三六九等,他大抵还在下下三等。
韩平又满饮几口茶水,方长叹一声,“传道受业解惑乃师之本分,只是,这世上太多事情师不能授,不能解,今日吾以切身经历为君上一课,何为情之所钟,一往而深。”
几年前濮阳绪掳掠琮王未婚妻,于京郊被阻,二人拳脚相斗,轰动京城,那个时候韩平都不曾为他上这一课,今日反而……濮阳绪低声问道:“老师是听说琮王离京,还有琮王妃流产一事,以为我为情伤怀?”
很短暂的沉默,韩平放下手中茶盏,神色沉定下来,直言说:“皇上久不视朝,为安社稷遣琮王离京。”
“殿下,人命危浅,天意难违……”
他是见濮阳绪太过沉痛伤怀,故存了心宽解,“世上之事,有定规定法,亦有无常。”
濮阳绪深吸一口气,突然闻讯皇爷神志失常,太医院诊断为年老痴呆,他实在太过难以接受,曾经伟岸高大如山的阿翁,一直护佑他长大的人就这么崩塌了。
之后皇爷身边的禀笔太监洪公公拿出早已拟定好的圣旨,皇爷为琮王择定了北边的北峰城为封地,命他即日起离京,无诏不得回……原来皇爷早已预感到自己老了,所以趁着某日清醒的时候就拟定了这份诏书,一并的还有传位遗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