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帅夜留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 济阴太守有请,游荡的生活日记,盗帅夜留香,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1章 济阴太守有请
唉……
看着刘岱有些得意的样子,鲍信只能暗叹一声,顺从地点了点头。
剿灭黄巾余党,那可以说是每一个大汉臣民应尽的义务。
现在青州黄巾不但杀了任城相郑遂,还大摇大摆打上门来,刘岱身为兖州刺史,面对黄巾贼如此挑衅,愤而反击,这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情,鲍信又能有什么理由拒绝?
只是……
刘岱有几斤几两,鲍信是再清楚不过了。
借着皇亲国戚的名头耀武扬威还可以,可要是与人真刀真枪的正面较量,那真就有些不够看了。否则刘岱以堂堂兖州刺史之尊,又怎么在关东联军讨董的过程中,近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若依着鲍信的想法,就是凭借昌邑县城高池深,拒城而守,然后等待兖州各郡援兵。
眼看这刘岱,明显就是想接着这个由头出兵,只怕击退黄巾贼是假,想要发兵青州才是真。
可刘岱偏偏又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让人说不反对的话来。
毕竟你能说主动迎战黄巾贼,打击蛾贼嚣张气焰是错误的吗?
心中思量良久,鲍信还是上前一步,沉声说道:“使君,蛾贼自任城而来,抵达昌邑还要些时日。贼兵势大,若使君真想出兵迎战,那还请尽快送书陈留、济阴等郡,邀各地太守发兵来助!”
“好!就按你说得办!”刘岱眼中精光四射,透漏出些许的兴奋。有一些话,其实刘岱并没有与鲍信明言。
袁绍在信中讲明的条件,除了平分青州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拥立刘岱为帝。
此前袁绍曾与公孙瓒联手,想要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天子,与远在长安的董卓争夺话语权。但当时刘虞明确表示拒绝,再加之袁绍与公孙瓒关系的破裂,这件事显然已经是不了了之。
所以在刘岱看来,袁绍完全有理由另立一位天子。
而纵观天下诸侯,眼下最后可能,最有机会被拥立为天子的,正是他刘岱刘公山!
哪怕刘岱明白,就凭当下这种乱局,就算自己被单方面立为天子,可能也只是吉祥物一般的存在,根本享受不到半点天子待遇。
可即便如此,刘岱还是无法抗拒成为天子的巨大诱惑!
为了这个无数刘姓子孙的最终梦想,刘岱必须要出兵,必须要帮助袁绍去打击公孙瓒。
但这种最真实想法,刘岱无论如何是不会对鲍信说的,因为他明白鲍信绝对不会支持。而为了提高攻袭青州的成功率,却必要要把鲍信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现在见鲍信要请各郡太守来昌邑助阵,刘岱心中更是兴奋不已。
各郡兵马汇聚到一起,击败黄巾贼这种散兵游勇自然是不成问题。到时候趁着各郡兵马齐聚,挟大胜之威,趁机提出兵发青州,相信没有人会拒绝。
只是刘岱不知道,在前方等待他的,到底是什么。
……
不知不觉间,韩彬已经率军行进五天了。
大队人马已经出了东郡,进入了济阴郡境内。济阴乃兖州大军,只要过了济阴郡,尽管还是兖州境内,但距离徐州彭城国就不远了。所以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韩彬就下令绕过济阴郡治定陶,从小路直奔彭城,尽量就不惊动济阴守军,否则说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但有些时候,就算你主动想避开某些事情,可这些事情也会主动找到你身上。
韩彬兵马刚走到定陶县附近,就突然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报!”
一名传令官由远及近,飞马而来,直接就到了韩彬面前,滚鞍落马,沉声说道:“启禀主公,济阴太守吴资已经派人传信,说是请主公到定陶城外大营一叙!”
定陶城外大营?
韩彬神情一动,似乎想到了一些什么,便点头说道:“你去告诉那传信之人,我大军立刻前往定陶相见!”
毕竟这是人家吴资的地盘,领着两万兵马到了人家地头上,若是没被发现也就罢了。可现在人家都派人找上门了,要还是避而不见,那可就是过于无礼了。
更何况,说不定是兖州那件大事已经发生了。
军令传下,大军直接原地掉头,往定陶的方向而去。
等邻近定陶城的时候,远远就能看到定陶城外有一大片连营,一眼都望不到头,显然是有不少人马在此驻扎。
“子龙!你随我走一遭?”韩彬看着身边的赵云,轻笑着说道。
赵云自然是没有异议。
大军原地休整,两人就纵马向前,一直到了定陶大营辕门处。走到进了,韩彬才发现,辕门外早就聚满了人,虽然都不认识,但打眼一看,就知道都是些人居高位的人物。
“哎呀呀!韩太守,可把你给盼来了!吴资有礼了!”一个三十七八岁的中年汉子,见韩彬马到近前,主动迎了上来,抱拳施礼。
济阴太守吴资?
韩彬看了看吴资样貌,没有托大,赶紧跳下马来,给吴资回礼道:“吴太守,行军至贵宝地,忘了打声招呼,还请见谅!”
“哪里!哪里!”吴资打了哈哈,脸上全是笑容,直接上前挽住韩彬的胳膊,热情地说道,“韩太守初到此地,想来还不认识这几位,让我来介绍一下!”
被一个大男人如此亲密地挽住胳膊,韩彬真是有些受不了。但一想到这时候人与人之间表示善意,都以往勾肩搭背,挽胳膊挽腿的。秉承着入乡随俗的原则,韩彬强忍着心中一阵恶寒,在脸上挤出一些笑容。
“这位是泰山太守应仲瑷!”
“这位是陈留太守张孟卓!”
“这位是济北相鲍允诚!”
……
吴资把在场这些人全都介绍了一遍,都是兖州各郡县的首脑人物,只剩下一位中年人士站在那里,显得清高孤傲,似乎与众人不太一样。
韩彬与这几位太守客套了几句之后,便把目光看向了那中年文士,故作疑惑地问道:“吴太守,不知道这位先生是?”
吴资神色顿时一正,赶紧把韩彬带到这位中年文士面前,热切地说道:“这位是我们兖州著名的大儒,也曾出任过扬州九江郡太守,边文礼边先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