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7章:找人!询问!,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八圆,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加上,
卢十三此刻的官职也不低。
这一切,都能证明卢十三,对秦文远有多尊敬和信任。
秦文远笑了笑,他说道,“卢十三的确办事靠谱。”
说着,他给张胖子使了个眼色。
张胖子顿时明白秦文远的意思,开始仔细检查起天坛来,寻找是否有隐藏的机关。
而秦文远,则看向德顺,开头道,“公公,我想知道,从天坛建造开始,一直到现在,中间,可曾发生过什么奇怪的事?!”
“奇怪的事情?!”
德顺听到秦文远的问题,仔细想了想,旋即到,“奴才跟在陛下身旁后,和陛下也来过多次这里,都没遇到过什么奇怪的事。”
“不过,在奴才跟随陛下之前,倒是听说,天坛在建造时,好像发生过什么十分诡异的事。”
“诡异的事?!”
秦文远眉毛一挑,问道,“什么诡异的事?”
德顺摇了摇头,“这个……奴才也不是太清楚,时间太久远了,奴才当时也没当回事,毕竟这宫里,发生任何不正常的事,也都十分正常,所以奴才也没觉得算多大的事。”
“若是秦大人想要知道,奴才正好知道几个当时跟着一起建造天坛的人,秦大人问他们,应该就能清楚了。”
秦文远微微点头,说到,“那就有劳公公了。”
德顺连忙到,“这不算多大的事情,秦大人稍等片刻,他们很快就会过来。”
说着,德顺立即下了天坛,在一个小宦官耳边说了些什么,这个小宦官变快速离开了。
德顺没有走上天坛,去打扰秦文远。
而是很明事理的,站在天坛的下面,安静的等待着秦文远的差遣。
秦文远见状,心中不由感慨一声。
怪不得德顺能够在如此内卷的宦官中,卷到李世民身旁做事。
这份眼力见,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秦文远收回视线,目光在天坛上查看着。
他踩踏着天坛,能够感受到脚下汉白玉石铺就的地面,十分的稳固。
没有任何空洞的声响。
看来,要么,是天坛之下,没有什么机关。
要么,就是机关为了掩人耳目,打造的十分隐蔽,只凭正常手段,很难发现。
秦文远站在这里,目光向远处看去。
站在两米高的高台上,让他的目光,可以穿过院墙,看到外面的景象。
他可以看到远处正在巡逻的禁卫。
也能看到一些宫女宦官,低着头快步前行的身影。
虽然无法窥探到整个皇宫,可西南这里几百米的距离,还是都能看得到的。
而这时,他发现了一些人,正快步向这里走来。
有宦官,有侍卫。
且年龄似乎都不是特别小,至少也都是三十往上的,甚至五十左右的年龄了。
这些人……
秦文远眸光一闪。
他知道,这些人是谁了。
“秦大人。”
此时,德顺的声音响起,“大人,您要见的人,都已经来了。”
果然,这些人,就是当年参与了天坛建造之人。
天坛是十几年前建造的,当时能参与建造的,少说也有二十岁了。
大一些的,可能都三四十岁了。
所以十几年后,这些人的年龄,普遍都不小了。
秦文远转身看去,只见有十几个人,正站在德顺的身后。
秦文远下了天坛,这些人连忙向秦文远恭敬一拜,“见过秦大人。”
秦文远微微点头,看向德顺。
德顺道,“秦大人,这些人就是当年参与建造之人。”
“十几年了,宫里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还剩下的,也就这些人了。”
秦文远并不意外。
古代人的寿命普遍不长……
更别说,在这满是危机的宫里了。
稍微一个说错话,那就是死路一条。
在深宫,死一个人,彼此一条狗都正常。
而且当年建造天坛的人,除了宫里的,还有外面的工匠,人数加起来,也就几百人。
所以,现在宫里剩下十几人,也算正常。
秦文远从他们脸上扫过,在他面前,一共十五个人,其中五个宦官,十个侍卫。
秦文远说道,“说说你们当时都负责什么。”
左边五十岁左右的宦官,率先开口,“奴才当时负责监制,替陛下监督这些人,免得他们偷懒耍滑。”
负责监制?!
替李世民监督。
那看来,此人身份不低。
至少在十几年前,颇受李世民的信任。
不过现在,应该已经边缘化了。
可能是年龄太大了,也可能是因为某些事,被李世民不喜。
秦文远微微点头,脑海里浮现他看过的卷宗,问道,“你叫李德?”
这个老宦官,意外的抬起头看向秦文远,“大人知道奴才?”
果然是他。
卷宗里,对参与建造天坛的人,都有记载。
李德,就是监察官。
秦文远微微点头,不过他没回答李德,而是看向第二人,开口道,“你呢?”
“回大人,奴才负责物资采买,所有建造的东西,都是奴才负责去买的。”
秦文远刚要点头,便听这个太监忽然说道,“大人,当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奴才不知当说不当说。”
秦文远眸光一闪。
他深深看向此人,道,“说!!”
秦文远看着眼前的太监。
这个太监年龄四十岁左右,秦文远记得卷宗里,他的名字叫赵恒。
在唐朝时,太监都还可以用原本的名字的。
到了清朝后,才会彻底没有人格,被叫做小德子,小凳子,小桌子之类的。
此时,赵恒说道,“奴才记得,天坛在修建到一半的时候,工部的官员,找到奴才,说需要才买新的建材了。”
“当时奴才很奇怪,因为按照工部之前递上来的计划,奴才给他们才买的建材,至少还可以用上七天才对,怎么可能现在就没了?”
“所以,奴才去往库房查看,果真……库房里的建材,马上就见底了,最多也就能再用两天。”
“可这完全不应该啊。”
赵恒说起过去的事,脸上还有着疑惑,他说到,“奴才敢保证,奴才采买的建材,没有一分一毫的克扣,毕竟这是陛下指定的,没有任何人有胆子在中间克扣。”
“所以,奴才觉得,可能是工部加快了施工进度。”
“可是,工部的官员却说,他们完全按照计划施工的,而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多,就算想加快进步,也根本做不到。”
“也就是说,他们他根本就没有加快施工进度,可是,建材却至少少了五天的缺口。”
秦文远明白赵恒的意思了。
他问到“你的意思是说……有五天的建材,不翼而飞了?!”
赵恒点着头,“没错,是没有任何原因的消失了。”
“工部官员可以确定,他们没有多用建材,因为所有消耗的建材,都能从他们施工过的地方看到。”
“而奴才在采买了建材后,也让工部的人专门清点过,当时也没有任何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双方都没问题,可五天的建材,就是无缘无故消失了。”
德顺在一旁听着,此时也不由皱起眉头,到,“虽说宫里发生一些怪事,都很正常,但这件事,却真的有些奇怪。”
秦文远沉思片刻,问道,“有没有可能是被人偷走了?”
赵恒摇了摇头,“这个应该不可能吧,库房一直都有侍卫看管,且建材又不是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在宫里偷这东西,着实是不值当。”
“而且,建材都是一些石头之类的,十分的笨重,想要不惊过任何人从宫里偷走,那更是不可能的。”
秦文远微微点头,“所以你们排除了被盗窃的可能,也排除了自己克扣的可能,以及排除了工部使用的可能。”
赵恒点头,“没错,所有我们能想到的可能,最后都被排除了。”
“所以,奴才才觉得此事诡异。”
“听到秦大人询问当年之时,奴才才想着,将此事告知秦大人。”
秦文远深邃的眸子里,闪过道道精芒。
有意思。
没想到刚来这里,就遇到了这么一件有趣的诡异之事。
五天的建材,体积可不小。
怎么就会无缘无故消失呢?
这些太监控,没有贪污,工部一开始清点过,那可以排除太监的贪污。
而工部也没有使用,这一点也没什么疑问。
至于偷盗……
一直有人看守,且这么笨重的石头偷走了,不可能没人发现。
那这些建材,又是怎么消失的?
这件事,和韩迁发现的问题,是一件事吗?
秦文远沉思片刻,他探向赵恒,问道,“你们后来有好好查过吗?”
赵恒摇了摇头,“虽然丢失了五天的建材,但这点东西并不值钱,而且我们也担心这诡异的事情传出去,可能会在宫内外传出风言风语,毕竟这是在修建皇家天坛,一旦传出去,可能会造成一些谣言和影响。”
“所以我们询问过当时负责修天坛的工部侍郎秦禾大人,秦禾大人又去找了袁天师,他们商议过后,就决定将此事压下,禁止任何人声张,同时安排更多的人看守建材。”
“若是建材又丢了,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惊动陛下。”
“可若是建材没有丢,那就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免得惹来乱子。”
“后来,建材没有再丢失,这件事也就没有传出去……只是,此事这些年来,一直在奴才心中环绕,让奴才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心中一直藏着此事,寝食难安。”
“若是秦大人能查明此事,奴才才能彻底放下。”
秦文远明白了赵恒的意思。
他看向德顺,问道,“秦禾大人,现在在何处?”
他不记得朝廷里,现在还有一个官员叫秦禾的。
德顺说道,“十年前已经告老还乡了,三年前传来了消息,已经去世了。”
十年前告老还乡?!
韩迁修筑天坛,被替换的那一年?
天坛毕竟是为李世民修建的。
乃是皇家私用的天坛。
所以,一旦被传出在修建天坛时,发生了这种诡异之事,那肯定会有许多风言风语。
比如说是不祥之兆。
比如说犯了忌讳。
更甚者,也许还会被乱臣贼子利用,说出李家不是真命天子等等。
这些谣言一旦出现,在这个封建的古代,对皇室的声望,会有不小的打击。
李世民必然会大怒。
而他们这些修建天坛的人,也肯定会被责罚。
所以为了避免风言风语,也为了自己不被责罚,他们将这件事压了下去,也情有可原。
并且因为丢失的东西不算贵重,没几个钱,就算压下去了,也不会被人发现。
而且,他们也决定,若是后面再发生了同样的事,那他们就没办法了,必须顶到李世民。
这种做法,秦文远是能够理解的,其实也算中肯。
若再发生,那就肯定是真的有问题了,万一真的是不祥预兆,提前解决,也比事后弥补要好。
可若是没有发生,那就肯定是人为的,但反之东西也不会丢了,也就丢了,就当喂狗了。
总之,秦文远对秦禾与袁天罡的处理办法,能理解,也觉得相对妥当。
唯一不合适的,就是当时没有好好调查。
若是秦文远遇到这种事,就算不声张,他也得把事情查清楚。
否则这件事,足以让很多人人心惶惶了,一旦后来被传出去,还是会引来一些风波的。
不过,好在当年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且都是嘴严之人,使得秦文远一直生活在长安,竟是都没听说。
也不知道后来,李世民有没有听说过此事。
秦文远向德顺问道,“敢问公公,这位秦禾大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德顺不敢耽搁,忙到,“秦禾大人是前朝旧臣,在太上皇打天下时,弃暗投明,后来还跟着太上皇创建了大唐,太上皇念其有功,便重用了他。”
“不过比起处理这些家国大事,秦禾大人明显更喜欢沙场作战,但他年龄大了,太上皇也不忍心让他大把年纪还去拼命,所以就让他好好在工部做事。”
“工部也就是建造工程,没那么多的人心算计,所以也是和秦禾大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