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啦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误区,重启激荡年代,哗啦啦下雨,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们有现在的成就,只不过是站在了改革开放的风口上,站在了时代的浪尖上,更是站在了人民的肩膀上!

傅总,我觉得你说的实在太好了,都说到了我的心坎里了,而且你对企业家的定义,让我有一种拨云见日、花开月明之感。”

傅松风轻云淡地摆摆手道:“过奖了过奖了,一家之言,一家之言。”

刘克莉一脸认真道:“傅总,这绝对是我的心里话。当我看过你的那篇讲话稿后,就将自己之前采访过的人一个个重新拿出来复盘,然后就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有趣之处。”

“哦?”傅松顿时来了兴趣,好奇问道:“什么有趣之处?”

刘克莉缓缓道:“过去这些年我也采访过不少国内外的名人,有领导干部、企业家、科学家、技术专家、公司高管、普通技术员和职工,等等。

外国人暂且不提,只说国内的采访对象,尽管他们在面对我时,表现得非常谦虚谨慎,但没有一个人不认为他们的成功来源于他们自身的努力。

也从来没有一个人把自己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去自我剖析,最多会说一句,感谢领导和单位的培养,诸如此类的。”

傅松笑道:“人性使然,没什么好奇怪的。”

刘克莉目光炯炯地看着傅松:“傅总,你天生就这么豁达吗?”

傅松哑然道:“你怎么会这么问?”

刘克莉皱了皱眉,花了几秒钟组织了下语言:“因为跟你见面后,你始终给我一种淡然处之的感觉,有点像……,嗯,道家的出世,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说到这,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傅总,说的有点乱,你别介意。我就是有些不理解,你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却不彰显名声。

如果不是因为旁人的介绍,我压根都不知道还有你这么一个人。所以,我真的很好奇,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也是我决定要对你进行专访的最主要原因。”

傅松笑道:“我好像听明白了,你是说我不合群,跟别的……,姑且叫企业家吧,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刘克莉尴尬地笑笑,算是默认了。

傅松坦然地点点头道:“你刚才说我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一点确实如此。”

刘克莉道:“傅总,方便详细说说吗?”

傅松笑着问:“这算是你的采访问题吗?”

刘克莉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傅松道:“其实我不太想回答这个问题。”

刘克莉好奇问:“为什么?”

傅松笑道:“容易得罪人。”

刘克莉眼珠转了转,道:“傅总,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换个问题,你自己挑选一个你认可的企业家来评价一下。”

傅松想了想道:“去年我回山大母校时,曾受邀给系里的学弟学妹们讲话,我当时讲的就是企业家精神。

在我看来,真正的企业家要有前瞻的眼光,要有博大的胸怀,要有勇闯无人区的精神,要有舍我其谁的胆识,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国情怀。”

刘克莉听得连连点头:“傅总,你对企业家精神概括得真好,眼光、胸怀、精神、胆识、情怀,这五样东西缺一不可,不管缺了哪样,都感觉少了点意思。”

“所以,真正能称之为企业家的人少之又少,我也不够格,而且还差得远,但却不妨碍我向往之,努力之,与那些真正的企业家交朋友。

前几天我就认识了一位老大哥,他叫陈光威,做的是钓鱼竿的生意……。”

傅松将陈光威的事情简单讲了一遍,刘克莉听完后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傅总,你和这位陈先生第一次见面,只用了一顿饭的工夫,你就决定给他十亿元的投资?”

“没有十亿元。”傅松纠正道,“十亿元是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的规模,并非全部投给光威集团。”

刘克莉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下心情,苦笑道:“百闻不如一见。俗话说,判断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

所谓的知易行难,很多事情嘴上说的容易,但做起来却千难万难。傅总,你是一个真正知行合一的人。”

傅松洒然一笑:“我没你说的这么伟大,无非是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条件,否则,我也会像大部分人一样,各人自扫门前雪,躲进小楼成一统,老婆孩子热炕头。”

刘克莉扑哧一笑:“傅总,没想到你这么幽默,把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居然依旧能表达出你想表达的意思。”

“这不算什么。”傅松有点小得意,“洛阳亲友如相问,轻舟已过万重山;劝君更尽一杯酒,从此萧郎是路人;红酥手,黄藤酒,两个黄鹂鸣翠柳;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东风不与周郎便,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个女人顿时笑得前俯后仰,花枝乱颤。

刘克莉笑了一会儿,突然懊丧不已,坏了,居然被这家伙牵着鼻子走了,打了一辈子雁,被雁啄瞎了眼,太不应该了。

于是,她连忙把话题又给扯了回来:“傅总,你认为陈光威先生符合你对企业家的定义?”

“对,他是我认识的人中,唯一的一个具有企业家潜质的人。”傅松对陈光威不吝赞美之情,“就拿他做碳纤维材料这件事来说,国内很多钓竿企业难道不知道碳纤维钓竿是大势所趋吗?

知道,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为什么他们不去搞碳纤维材料研发呢?

因为太难了!

钱、人、技术,都缺,但最难的还不是缺少这些,而是未来的不确定性。”

刘克莉点点头道:“如果投入了无数的研发经费,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搞研发最怕这个。”

傅松道:“这就是你刚才说的知易行难,很多老板宁可呆在舒适区里等死,也不愿去冒险。

反观陈光威,他搜刮家底一共筹措了一千两百万块钱,却敢将这些钱一分不剩地砸到研发中。

扪心自问,如果换做我是,我是做不到的。

这就是我最佩服他的第一点,有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但他又不是蛮干,在他决定搞碳纤维材料研发之前,已经对这个行业做了详细的调查,并且咨询了很多专家,最后又来远景研究中心寻求合作。

呵呵,要眼光有眼光,要执行力又执行力,有勇有谋,这种人如果不成功,我敢把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刘克莉没想到傅松对陈光威的评价如此之高,顿时来了兴趣:“傅总,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有些想对陈先生做次专访了。”

傅松哈哈一笑:“你要是真想采访他,我可以给陈老哥打个电话。”

“那敢情好!”刘克莉高兴道,“傅总,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这趟出来,真是不虚此行啊!”

“举手之劳。”傅松摆摆手,“不过我不敢保证他同意,陈老哥跟我一样,都不喜欢张扬。”

刘克莉笑道:“以我近十年的访谈经历,绝大部分采访对象都很乐意接受采访,甚至有的人主动邀请我去做采访。

但在你这里却头一次碰到了钉子,我本来还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愿意接受采访。

不过现在我明白了,真正做实事的人都这样,不想把精力浪费在这上面。

傅总,我没说错吧?”

傅松不置可否地笑笑:“高处不胜寒呐。”

“也对。”刘克莉赞同地点点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问道:“傅总,采访稿你看过了吗?你觉得如何?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没?”

“看过了。”傅松点点头,然后苦笑道:“问题都是好问题,可对我而言,有些超纲了。”

刘克莉一副你逗我的表情:“傅总,你也太谦虚了吧。”

傅松摆摆手道:“我不是跟你假客气,我呢,大学里学的是经济地理,跟经济沾点边,但跟计算机或者电子工业隔着十万八千里。

你如果问我地理方面的问题,我一点都不怵,可你问我电子工业、计算机方面的问题……。”

说到这,傅松摊摊手,很光棍道:“你这是问道于盲,我一个门外汉,哪懂那么专业的东西?”

刘克丽不解道:“傅总,可我听沈老先生说,你对电子工业和计算机行业颇有一番新奇的见解,而且集成电路投资基金也是在你的倾力支持下才成立的。

如果你不懂电子计算机工业,怎么会坚持成立这个基金呢?”

傅松道:“沈先生是我的老领导,他这人什么都好,就有一点不好,说的好听点叫喜欢培养年轻人,说的难听点叫护短。

我身上一共二两钉儿,到了老沈的嘴里,就变成两百斤甚至两千斤了,夸大其实了,绝对夸大其实了。”

刘克莉做记者将近十年,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采访对象很客气,很热情,很配合,反正一切都让她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偏偏对方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振振有词说:老子是门外汉,不懂你的那些问题。

要知道她交给傅松的采访稿,是她花了整整一个星期,加班加点,晚上熬夜,精心准备的。

现在傅松告诉她,这些问题他一个都不懂,她有一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觉,别提多郁闷了。

一时之间,她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喝茶喝茶。”傅松笑呵呵道,跟刘克莉碰了碰杯子,抿了一口茶,闭口不提采访的事情,转而询问起她这些天来沐城的见闻。

既来之则安之,刘克莉暂时将采访的事情放到一边,兴致勃勃地跟傅松聊起了这些天参观的感受。

引导话题可是记者的一项基本素质,刘克莉对此相当拿手,刚开始一直顺着傅松,找的话题都挠到了傅松的痒处,傅松自然愿意多聊几句。

作为记者,刘克莉最不怕的是能侃的人,最怕的是那些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闷葫芦,见傅松谈话的兴致越来越高,于是渐渐地将话题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引导。

从远景集团的发展历程,聊到脚下的总部大楼和她这些天下榻的远景·文华东方酒店这两个沐城的地标建筑。

从远景集团今年以来的大规模并购,聊到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的战争。

从远景研究中心,聊到沐城职业技术学校。

不管聊什么,刘克莉都能接上话,而且时不时地妙语连珠,一些话发人深省。

尽管是第一次见面,但通过短暂的接触,傅松在心里给了刘克莉一个比较高的评价。

这个女人拥有良好的外交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口才更是极佳,专业素养也不差,做一名小报记者屈才了!

渐渐地,傅松似乎忘记了她记者的身份,有一种在和老朋友聊天的感觉。

何佳看看时间,这次见面已经超过一个小时了,马上要下班了,不过看傅松正在兴头上,她也就没出声,默默地起身去给他们换了新茶。

“何秘书,谢谢谢谢!”刘克莉对何佳连声道谢,紧接着对傅松道:“傅总,我有个疑问,你能不能为我解惑?”

傅松端起茶杯吹着茶叶道:“嗯,你说。”

刘克莉道:“我来沐城这几天,冯部长带着我参观了很多地方,但我最感兴趣,也是最让我意外的只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远景研究中心,一个是沐城职业技术学校。前者侧重基础研究,后者侧重技术应用,这种高低搭配的体系,很有前瞻性。

傅总,我听说你计划以沐城职业技术学校为基础,将来成立一所理工科大学?”

傅松点点头道:“确实有这个想法,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只能说是朝这个目标努力。”

刘克莉道:“那么我就有个疑惑,我发现沐城职业技术学校里没有开设英语课,这是为什么?

一所立志于升级为理工大学的学校,居然不开设英语课,我实在想不通。”

傅松喝了口茶,笑着反问:“为什么要开设英语课?”

刘克莉被问得一愣,犹如听到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喝水吃饭、呼吸空气、拉屎撒尿一样荒唐。

短暂的失神过后,她想都不想,脱口而出道:“英语是国际语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不懂英语就相当于半个文盲,在这个时代就会寸步难行。”

傅松放下茶杯道:“刘老师,我觉得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刘克莉好奇道:“哦?什么误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光主宰

毫端生云

此生,再无偶然

奶糖阿菥

星际美食小甜妻

依庭

至高权利

一酌梨涡酒

秘笈古文网

我先劫个

我的太师大人

雨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