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九十七章 30块到1.41亿,古董商的寻宝之旅,血蝠,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姐夫,这是个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极少见!这种缠枝花卉纹盌在永乐宣德年时候也有,不过成化年间烧制的宫盌上头画的各种花卉图案更活些。”
    “宫碗,宫里用的?”
    官窑是官造,但并不是全部提供给皇家用,但一旦加上“宫”…
    “嗯,是件御制瓷器,对于明代的御制瓷器来说这只宫盌还非常特别,成化本朝和前后朝都见不到这样的,很另类……”
    另类在哪?
    “……宫盌照理应该是内里平素没有图案,这种内外都绘制花卉图案的宫盌极少,很贵,非常贵!”
    说到这,张楠突然想到点事,把自个原本想接着说的话都硬着断了下来。
    因为项伟荣一定把它当成了“碗”。
    “姐夫,我说的这个宫盌的盌发音、意思和碗都一样,但字…”
    边说边比划,让项伟荣和阿廖沙明白“碗”和“盌”在意思上也基本相同的:盌同碗,但压根不是一个字!
    如果硬要在字面上区分,那就是所有大口小腹的容器都可以称作“盌”,而“碗”主要是指供人吃饭用的器皿。
    至于为什么叫宫盌而不叫宫碗的问题,张楠上辈子恶意“研究”过,这会就笑着道:“人家好歹也是皇帝老子,被人说拿个老海碗吃饭不好听,叫古意十足宫盌就文雅多了。
    皇家嘛,就那副德行。
    至于现在……嘿嘿,瓷器收藏里日用器地位低,而且日用器里除了小汤勺、小碟子这些不入流的小零碎之外,碗又是档次最低的,之后才是盘。
    玩这一行的个个鬼精,叫个一百个人里都没一个认识的盌,看着就高端大气上档次!”
    好吧,它就是一只碗,明代皇家吃饭的碗,就不知道当年是成化皇帝用过,还是妃子、大太监用:上头可没写“皇帝专用”,也不是什么龙碗、旁人用不得。
    亨利也在,老板和项先生的汉语对话他听不懂,因为就算再照顾他,张楠也不可能用说英文的方式去和姐夫描述这只宫盌,特别是“盌”和“碗”的不同之处。
    但有几句张楠还是用了英文,比如“很贵,非常贵!”
    就这么一只小碗会被张楠说成非常贵,对此亨利表示很好奇:到底有多贵?
    在亨利眼里,他真的看不出这样一个小小的500年前小碗会贵到哪里去:为了照顾他,张楠说了成化年间大概是什么时候。
    把小碗放在茶几上,张楠对阿廖沙道:“让雅克布去游艇上,我在客厅的桌子上放了几本拍卖公司的宣传册,里头有本香江佳士得的今年春拍的,让他拿过来。”
    张楠,或者说“阳光星辰”下属的代理人是几大拍卖行的贵宾级客户,每年大大小小的拍卖专场宣传册都会非常主动的邮寄过来,还不止一套。
    不仅仅是拍前宣传册,拍后有时也会整理出宣传册,照样赠送。
    张楠每次也会有一套,有空的时候翻翻,看到感兴趣的就打个电话给代理人,试着能不能在合理的心理价位拿下。
    要是没找到感兴趣的,那看看也好:印刷质量都非常好,多看看就算打发生时间、顺便了解行情。
    很快,雅克布拿着本印刷精美的宣传册来了。
    张楠翻到第三页,递给亨利。
    “喔!太不可思议了!”
    册子页面上有一只碗的上下、侧面三张照片,还用繁体中文和英文双语印刷有介绍,同样的是一只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
    造型一样、纹路差不多,不同的是宣传册里的那只宫盌内里素白,按照张楠的说法,还不如茶几上的那只稀少。
    重点来了:起拍价800万港币!
    港币对美元这些年一直保持在775至785比1之间,也就是说那只小碗的起拍价就已经超过了100万美元!
    这时有人敲门,是《寻宝》的一名工作人员,他拿来了那面拿破仑的镜子。
    有关手镜的镜头都已经摄制完毕,也就没有那个原物主的事了。
    这会很有意思:一个或许是皇帝吃过的饭碗起拍价就超过100万美元,至于烧制它的人是谁绝对查不出来;另一样是近代欧洲最有名的皇帝、军事统帅送给下属的镜子,上头作画的宫廷画师有名有姓,外加皇帝亲笔签名,但只值800块!
    至于茶几上那个,更加稀有,只不过是从个不识货的人手里淘来的,基本上就是作为一只价值100美元的古董花瓶的添头。
    休息室里气氛怪怪的,张楠也觉得别扭,打破气氛调侃着问了句:“拿破仑先生会不会气得吐血?”
    拿破仑这会要是能气得吐血,那再过个25年,就非得气得七窍流血而亡不可:张楠记得那时候香江拍过一只和茶几上差不多的成化宫盌,算上佣金,买主付了141亿港币!
    那时候拿破仑的手镜值多少?
    不到2000美元!
    这人呢千万不能比,人比人气死人!
    在亨利眼里,100万美元对老板而言不是个特别大的数目。但一结合到这么个小小的瓷碗上头,就似乎太令人惊奇了。
    要知道博物馆里在“寻宝”,那些收藏有名画的人是不来的,就算这样,最后发现最值钱的东西也就是100万。
    而这个碗是在门口的跳蚤市场上买的,百万只是起拍价,想想都让人想看科幻片。
    古董这一行,就是这么神奇!
    “老板,这样的碗现在存世量大概有多少?”
    听到亨利的好奇,张楠道:“具体没人知道,但十个以上是一定的。或许更多,被博物馆和藏家收藏的有个几十个也不一定。
    碗嘛,烧制使用量最大,就算也是最容易损坏的,这500年保存下来也应该不会极度稀有。”
    好嘛,好像比拿破仑的手镜存世量还要多点。
    “……这样一个完好的成化青花宫盌,三十年代在京城琉璃厂值0块,现在已经疯了,将来还会更疯!
    就一批量制造吃饭的家伙,何必呢!”
    0块?
    人民币?美元?
    对于亨利的疑问,张楠又道:“是银元,那时候华夏用银元。有本叫《古玩谈旧闻》的书里里记述了这么一件事:华夏民国初年京城琉璃厂有一家叫赏奇斋古玩铺子,是清王朝醇王府出钱办的买卖,好东西多。
    成化的青花碗在他们店里不算什么好的玩意,后来民国了优待清皇室,买卖照做,店里有一摞成化时候的碗在货架都上放了二三十年,居然没人去动过一次。
    191年夏的一天,有个同行,雅文斋古玩铺的副经理到赏奇斋串门,见这摞成化青花碗放了这么多年还没有卖出去,就问赏奇斋的老板:你这摞碗,我给你代卖一对,要多少钱?
    这老板告诉他:一对儿你给我60块银元,你卖多卖少我不管,赚多赚少都是你的。
    信得过的同行,也不用押金、先付款什么的,拿走先,卖了再算账。
    这个副经理就从货架上把这摞青花宫盌拿了下来,一看,八个碗,有三个是坏的,其中两个有裂纹,还有一个口上有缺陷,最后选了一对好的拿回了雅文斋。
    最后那对没瑕疵的成化青花宫盌卖给了个英国古董贩子,100块银元成交。
    至于剩下的那几个有点小问题的,赏奇斋后来大概加起来卖了两三百块银元,其中有一个过了两道手后,在0年代后期到了美国,那时候就卖了1万多美元。
    今天我是捡漏了,还是个大漏!
    有句话说能有资格被人捡漏的也是有气运的,看来以后有机会还得去照顾照顾那个黑哥们的生意。”
    坏呀!良心大大滴坏!
    至于“黑哥们”,美国种族歧视严重,但这里所有人都知道:老板说这个汉语的“黑哥们”可没一点歧视的意思,算是种亲近。
    50多年前一万多美元,那现在不算古董收藏价值上的升值变化,只算货币本身变化能值多少?
    最简单粗暴就按照金价算,一万美元做基准,当初的一万如今至少相当于12万美元,而且那碗还是个有瑕疵的!
    而手头这个完美无缺,那黑哥们可以去撞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