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太阳的向日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九章 谋鲜卑,伐谋三国,不爱太阳的向日葵,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贾诩的避实击虚之计,马超以为善。又考虑到阎行本是降将,相较于其他人更了解河西的底细,便说:“阎行何在?”
阎行本以为马超会看轻他的降将身份,绕开禄福城和安弥城,去攻打禄福城背后的玉门关和敦煌郡,如此重大的任务,应该会交给马岱才对。马岱既是马超的昆弟,又才能卓越,马超应该会派马岱去才对。却没想到马超会把如此重任交给他,受宠若惊的阎行有些反应不过来。
阎行愣了一下,心底温暖无比,然后他赶紧出列,慨然道:“末将在!”
马超抽出一支令箭,扔在地上,说:“着你帅师一万,前去征服玉门关和敦煌郡,只可胜不可败!”
阎行单膝跪下,捡起令箭,说:“末将定不辱命!”
“嗯,快去吧!”
看着阎行离去的背影,马岱略微有些失望。
马超道:“马岱何在?”
“末将在!”
马超道:“你率五千骑为我军先锋,先行前往安弥城下围城,不得有误。”
“遵命!”
看其他人都有了去处,张绣焦急不已,说:“兄长、兄长,那我呢?”
马超道:“你?你自然是跟随吾继续前行了。”
张绣闷闷不乐地说:“喏。”
见张绣如此,马超略微有些感觉对不住他,忽视了他。
贾诩忽说:“少主,居延城远在禄福城北方八百里之外,靠近大幕。居延属国那里有居延泽,方圆三百里都是水草丰美的草原,适于放牧牛羊。若是此时不取,恐怕会让作壁上观的西部鲜卑捡了便宜。”
一听这话,张绣灰暗的眸了立即闪闪发亮,期待地看着马超。
马超被他看得不好意思,不耐烦地说:“好好好,居延城就由你去取,率兵二千骑。”
张绣兴奋地跳起来,说:“谢兄长,谢兄长,弟一定不辱使命,攻下那小小的居延城。”
马超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张绣看来还是不够成熟。
贾诩嘱咐道:“小将军切记,若鲜卑人有寇伺居延之心,其众若广,则收牛羊入城,坚守不出,等待少主救援;若其众不多,那就看小将军的本事了。”
“喏
马超点点头,说:“好,尽快去吧。”
“喏!”
待张绣离去后,马超忍不住问贾诩:“此时招惹鲜卑人,是否得当?”
贾诩早已料到马超要问他这一点,从容不迫地说:“自从熹平六年,夏育、田晏之败,在檀石槐领导下的鲜卑人达到顶峰,取代匈奴人称霸大幕。但檀石槐死后,鲜卑人交相攻击,掀起内乱,至今仍未平复,力量衰退。再者,鲜卑多集中于大幕东部,在并州、幽州之北。能到达我凉州之北放牧的,不过只是少数罢了。”
对于鲜卑的情况,马超倒是清楚一些,只不过还不知道现在和连、轲比能等人是否分出胜负、各自占据并州和幽州以北的草原了。
马超道:“虽然攻击凉州以北的鲜卑,危险不大。鲜卑大抵不会进攻居延。你故意如此交代张绣,以张绣争强好胜之性,必然会在夺取居延城后寻衅攻击鲜卑。所以你为何要攻击鲜卑呢?”
贾诩微笑道:“鲜卑仍然是大幕之上最强盛者,部落当有百万之众,非匈奴、乌丸、丁零、扶余之部所能敌。现在鲜卑无力进攻中原,那是因为他们陷入内乱,无人统**令之。若鲜卑再出现一位檀石槐,难保不会入侵汉境,成为如昔日之匈奴那般大敌。
少主既然不甘于偏居西凉一隅,意图定鼎天下,那么就迟早要面对鲜卑人,鲜卑人必将成为少主的敌手。而咱们此时却对鲜卑人一无所知,所知晓者,不过是檀石槐极盛之时,拥控弦之士二十万;熹平六年夏育和田晏仅以各自一万骑北伐鲜卑,大败而还。若不趁早获知鲜卑人之底细,对少主不利也。而少主也知道,张绣将军较马岱、阎行二位将军更年轻气盛。夺下居延后,他必定心感乏味,鲜卑在居延属国之外,他必定会率精骑前去征伐。届时少主就可借之,了解鲜卑之强弱了。”
马超听完,深深地为贾诩叹服。就在他还在为征伐韩遂苦恼时,贾诩居然已经跳过了韩遂,甚至还跳过了整个中原的诸侯,提前想到了在定鼎天下之后才要征讨的鲜卑,心思之深远,马超也不能及。
马超赞叹道:“贾文和,你果然是老
贾诩仍然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淡定,微笑道:“食少主俸禄,属下焉敢不竭心尽力?”
马超笑道:“不过,话说回来,你就真的对吾那么有信心吗?吾真的有能力定鼎天下吗?要知道,天下如此广阔,英雄众多。难道吾真可以一一征服群雄,夺取神器?而后再北伐大幕?”
贾诩笑道:“少主若没有这点自信,属下可不信。属下看人一向很准,终有一日,少主必成天下共主!”
马超笑道:“你恐怕不止是信服吾之才能,也是出于信服自已之才能吧?”
贾诩拱手而拜,道:“少主果真知属下。”
马超道:“不过,世上智谋之士较之枭雄更多,如你这般的鬼谋之士定有。如成公英、杨阜,虽稍次于你,但也具有超凡的谋略。文和可要提防了。”
贾诩淡淡地说:“鬼谋之士再多也没用。少主不仅善奇谋、善用兵,也得人心。观当今天下之势,天下苦世家久矣,无数百姓无地可耕。少主重新将土地从世家手中夺回,分予百姓,此乃顺应天道,顺应人心。少主既得天道,又得人心,岂有不主宰天下之理?”
马超以为然。在均田时,马超就逐渐意识到,东汉末年的主要社会矛盾,就是土地矛盾,即世家大族们一小撮人占据大多数耕地、而自耕农、流民和起义军等大多数人只占据小部分耕地之间的矛盾。而耕地在农业社会里,就意味着社会财富。所以这实际上也是贫富悬殊的社会矛盾。
东汉末年乃至于整个东汉,大多数战乱都是因为这一社会矛盾引起的,而外戚和宦官之争又成为了加重矛盾的催化剂,故而东汉最终崩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