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云笑天道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千九百三十八章 海东小强奋斗史,东晋北府一丘八,指云笑天道1,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诸葛长民笑道:“王莽还把高句丽的国名,改为下句骊,以示侮辱,可是,王莽很快就弄得天下大乱,自己也是身死国灭,留下千古恶名,而这个高句丽,却存活了下来,在汉末大乱时,慢慢地开始在辽东一带发展,虽然东汉还有辽东郡,但是高句丽也已经成为名义上臣服东汉,实则自立的一个边疆番邦国家了。”
胡道安点了点头:“诸葛将军说得不错,正是如此,高句丽虽然来自极北的夫余人,但他们也知道农事,居于山中,在山里开田,圈养猪,羊等,在天气暖和的春夏之时,也会出去放牧,是那种半耕半牧的生产性质,后来,随着跟汉人相处的越来越久,也会学汉人一样,筑城立寨,只不过他们的城,往往建在山中,象你们的那些坞堡一样。”
刘敬宣哈哈一笑:“这么说来,这些高句丽人,跟我还是同行哪,我以前也是在淮北开山寨建坞堡的呢,就是不知道,他们这当山大王的本事,跟我们比起来,哪个更强点呢。”
胡道安摇了摇头:“我想,你应该比不上高句丽人,他们可是存在了几百年的王朝,朱蒙建国后,就抛弃了自己夫余王子的身份,也不再姓夫余,而是转而以国为姓,变成了高朱蒙,从此高句丽的诸王,都姓了高,后汉的这二百年,高句丽成为了东北一带的大国,若不是辽东郡后来的土豪家族公孙氏割据多年,一直压制着高句丽,恐怕他们会更早一步地崛起,甚至有没有慕容氏后来的坐大,都不好说了。”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但司马懿出兵辽东,灭掉了公孙渊,这一战中,高句丽是起兵接应的,公孙氏一亡,辽东城残破,东北的不少部落,失去了强有力的汉人地方豪强的压制,于是就纷纷崛起,宇文氏,慕容氏,段氏先后在辽西称雄,而高句丽,则是在辽东成为了一霸。”
胡道安不屑地勾了勾嘴角:“什么一霸,不过是他们急着做出头鸟罢了,我们其他的辽西各部见识到了司马懿的厉害,知道了魏国的强大后,都选择隐忍臣服,只有他高句丽嚣张狂妄,到处以辽东新霸主自居,也不想想,压制他们这么多年的公孙氏都是说灭就灭,他们又算得了什么?于是,魏国幽州刺史毋丘俭率领的讨伐大军就来了。”
说到这里,胡道安的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兴奋,可以看出,她对这个贺兰部历史上的敌国,恶邻的悲剧,很是高兴:“高句丽虽然实力在辽东不错,但跟兵强马壮的数万魏军相比,还是差了很多,一交手就给打得溃不成军,最后只能逃往老巢丸都山城,结果毋丘俭所部如影随形,千里追杀,高句丽王弃城逃跑,城中大乱,不日就给攻陷,全城军民,给屠得只剩下一户人家,只因为这户的户主作为一个老臣,曾经劝高句丽王不要跟魏国作对。”
“经此一战,高句丽元气大伤,虽然高句丽王一路逃到了极东的大海边上,才捡了条命,并在毋丘俭回军之后,收拾残部,向东向南流浪,渡过鸭绿水,进入了半岛,重新建国,但是实力跟以前相比,还是差了很多,用了数十年时间,才算稍稍恢复了元气。”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哦,对了,差点忘了说一件事,朝鲜半岛的南边,汉水之南,有两个国家,东边的叫新罗,是半岛之上的原生土著所建,非常原始落后。另一个是西南处的,叫百济,还是当年朱蒙的两个庶子,在朱蒙被杀后,怕给即位的弟弟所害,而一路南逃,到了还非常落后的半岛南部,被当地人拥立为王,建立了百济国。只不过,这百济国后来就跟高句丽长期成为死敌,征战数百年,一直到今天,还在打仗呢。”
“那高句丽虽然给毋丘俭痛打,但是进入半岛之后,打起百济和新罗倒是得心应手,数十年后,居然又征服了大半个半岛,又趁着晋末大乱,辽地失去了汉人的军队和刺史之机,蠢蠢欲动,想要重归辽东呢。”
刘穆之忽然说道:“胡夫人,我说你们贺兰部跟这高句丽有什么深仇大恨吗?为什么你说起高句丽人,如此地痛恨呢?据我所知,高句丽打的最凶最多的,还是慕容部,不是你们贺兰部吧。”
胡道安咬着牙,沉声道:“胖子,你有所不知,当年慕容氏在辽地崛起时,和我们贺兰部关系交好,有通婚联姻之举,慕容俊的妹妹,就嫁给了我爹,成了我的小娘,我娘死的早,我和我大哥,都是小娘一手抚养长大的。”
刘穆之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怪不得慕容兰和你也如此地亲近呢,这么说来,后来慕容燕国与高句丽大战,你们贺兰部也派兵参加了?”
胡道安恨声道:“岂止是参加,是我爹亲自领着部落一万兵马,与燕军会合,准备渡过鸭绿水,直取高句丽。结果慕容恪作为主帅使了个诈,让我爹和他们燕军的偏师在一起,大张旗鼓,走大道南下,作为疑兵,吸引了高句丽主力,而慕容恪则率五万大军,以慕容垂为先锋,从海路偷袭高句丽的国都王险城。”
“结果慕容恪得手,攻占敌都,还劫走了高句丽的太后和先王的尸首,高句丽的大军在北边却是设了埋伏,我爹和部落主力,包括燕军偏师几乎全军覆没,你说,这样的大仇,我能不恨死了高句丽人吗?更不用说,我爹死后,我叔父接管了部落,还作主把我送到了独孤部去学什么巫术,成为圣女,哼,我好好的人生,全给这些高句丽人毁了,不怪他们怪谁?”
刘穆之点了点头:“你确实有足够的理由恨死高句丽人了,那一战过后,高句丽被迫向慕容燕国屈服,从此放弃打回辽地的想法,一心在半岛发展了。只不过,他们为何在这个时候要来此地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