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芷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3、第 53 章,穷小子的科举功名路,公子芷柔,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恒儿啊,来,咋们在喝一杯”,几杯酒下去,老秀才已经有些醉了,但还是举起杯子对着宋恒说到。
“师傅您醉了,别喝了,我扶您进去吧”。
“没事,我没醉,我还要喝”,老秀才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整个人摇摇晃晃的,宋恒立马过去扶住他。
此时周氏也出来了,赵香儿正在厨房里收拾着,她让宋恒把老秀才扶进屋里,自己去了后院的鸡圈和菜地。
周氏把蛋捡完了后,又去后面菜地里拔了些菜装到篮子里。
“师傅已经睡着了,师娘时候不早了,我带娘子就先回去了”。
“嗯,把这个拿着,你们从县里回来,家里估计也没有什么东西,把这个拿回去”,周氏顺手把手中的篮子递给了宋恒。
“师娘,家里地窖里有菜呢,我之前留了一点”,赵香儿收拾完厨房后,出来后说到。
“就算有,也就是些白菜土豆,把这个拿回去吃去,鸡蛋吃不完就带县里去吃,你们两个瘦的跟什么似的,好好的补补身体,我啊,去喂猪了”,周氏直接把东西塞到了宋恒的手里,转身就走了。
“娘子,咱们回去吧,这也是师娘的一番心意,还是收下吧,时候不早了,咱们明日在回娘家吧”。
“好”。
书塾里的先生如今大多都坐立不安,毕竟过不了几天成绩就要出来了,去年他们这里那可是一个禀生都没有啊,今年也不知他们书塾能不能出一个啊。
如果有学子得了禀生这个称号,学子本身也没有什么经济压力的话,其实是可以去更高一级的书院,也就是去府学读书的。
“大哥,我听说你回来了,来看看你和嫂子,好久都不见你们了”,宋恒和赵香儿刚到门口,就看见宋花拿着个篮子站在门外。
“那赶紧进来吧”,赵香儿连忙打开门。
赵香儿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厨房,就开始烧水,整理东西,结果发现周氏给的东西下面还放了一张纸。
纸上面还写着字,本来想去找宋恒问问,看写的是什么,毕竟她也不识字啊。
后来突然想起来了,估计就是周氏给自己的生子秘方。
她把东西收好后,就把水端出去了。
宋花正在和宋恒说话,赵香儿放下东西后,坐在旁边也听了个大概。
原来是吴氏想让赵秀才继续去读书去,他的腿已经好了,也没必要一直在老秀才的学堂里教书了。
在老秀才的学堂里教书也可以,但也只能解决家里的吃饭问题,挣不了什么大钱的,要想将来生活的好,还是得考科举啊。
赵秀才说起来已经有几年没有读过书了,他之前也参加过一回乡试,但是他并没有中举。
后来伤了腿了,又不能下地干活,也不能继续读书考试了,就去老秀才的学堂里教孩子们认字了。
吴氏最近一直念叨这个事,赵秀才看起来也是很想参加的,在他看来自己在考一次的话,说不定真的可以中举呢。
毕竟之前参加院试的时候他虽说不是一等禀生,可也得了二等增生的称号,这也是有人数限制的,每年就那么几个名额。
后来运气好他去了府学苦读了三年,结果参加乡试的时候不知道吃了什么坏了肚子,身体一直不舒服,题都没有答完就晕倒了,最后自然也没有中举。
后来伤了腿了,读书这个念头也算是彻底断了。
如今腿已经好了,自然还是想走科举之路的。
赵秀才给府学的先生写了一封信,希望还能够在进入府学学习,纵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先生对他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那个考试经常名列前茅,读书也是最刻苦的学子,着实让他印象深刻啊。
先生想了几天后还是回信同意了,毕竟他本身也算是有入学的资格,之前也在这里读过,也不算是违规的。
按理来说应该是禀生优先的,可那一年的考试,有位禀生家境实在是贫寒,家中老母还生着病呢,最后无奈只能放弃了,这不机会就到了赵秀才的头上。
赵秀才她娘听说后,激动不已,说什么也要把儿子送到府学去读书,甚至把自己的棺材本都拿出来了。
今年年初的时候赵秀才看腿花费了不少银子,吴氏还借了钱,这段时间赵秀才除了在学堂里教书,还去书肆里接了抄书的活,这小半年下来,债务也算是已经还完了。
果然读书人才是最能赚钱的,这要是种地,不定得几年呢,吴氏心里更加坚定了让儿子继续去读书的念头。
宋恒听完后点了点头,说实话他也赞成这一举动,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这也是最好的选择了。
“大哥,你这回考试怎么样啊”?宋花突然开口问道。
“还可以”。
“我听相公说如果成绩好,还可以去府学继续读书呢,那里可比县城好的多呢,到处都是青砖白瓦房呢”。
“嗯”。
“我听我婆婆的意思是想让我相公过完年就去府学读书去,大哥你要是考的好了,到时候你们可以一起去府学读书呢”。
“我还不知道能不能去呢,还没放榜呢”。
“大哥你每日都刻苦读书,肯定能去的,对了大哥你要是能去府学读书的话,县里的书塾还会奖励你五两银子呢,我相公之前就是这样的”。
这五两银子对于一个村里人来说,那也算是一大笔钱了,可要对于省城里人来说,真的是没多少。
“嫂子,我可真羡慕你啊,没有婆婆,我婆婆虽说对我还好,但是最近啊天天催我,让我赶紧给他怀个孙子,要是我相公去了府学,她更是一时半会的抱不上孙子了”。
吴氏最近天天在家里念叨这个,宋花一听到这个就头大,她也不是不想生啊,赵秀才也想生,可不知怎的,她就是怀不上。
眼瞅着天不早了,宋花说了一会话后就回去了。
赵香儿把给金宝做的衣服放好,准备明天送过去,宋恒坐在院里一动也不动的,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样子。
“相公,你怎么来”,赵香儿收拾完屋里,看见宋恒还在那里,忍不住开口问道。
“没事,娘子你帮我把书拿过来,我看会书”,宋恒抬头说到。
宋恒突然感觉自己想的有些早了,还是等放榜了之后在看吧,万一要没有机会呢,岂不是白白想了这么多呢。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吃过饭后就去了赵老汉家里。
王氏站在门口哄着金宝,赵老汉去了地里,赵云儿在后院喂鸡呢,赵小花正在菜地里拔草呢。
王氏之前本来不想让女儿干活,在她看来女儿还小,能这么过舒坦的日子也就这几年了。
可后来一想,他们年纪也不小了,要是干活不麻利的话,在家里倒没事,可日后嫁出去了,难保婆家不嫌弃啊。
随后她狠下心,也开始让他们干活了。
毕竟活现在可以不干,但是不能不会干啊。
眼见女儿女婿来了,王氏连忙上前去。
赵香儿一把接过金宝,随后把手中的东西递给了王氏,说是给金宝做的衣服,王氏这回倒也没有说什么。
得知他们吃过饭后,就去给他们倒水了,还让小女儿去地里叫赵老汉了,女儿那得回来一会,他也不能不在啊。
赵老汉刚才锄完地,坐在地里正歇着呢,听到宋恒和赵香儿来了,立马起身回去了。
宋恒和赵香儿见赵老汉回来了,立马起身叫爹,赵老汉让他们赶紧坐下,随后开始同宋恒讲话。
得知过不了多久就要放榜了,赵老汉笑呵呵的,在他看来,他女婿读书刻苦,平日里还经常抄书,这回肯定能上榜的。
想不到自家的祖坟也算是冒青烟了,想他老赵家上辈子几代人,都没出个读书人,都是种地的,现如今竟然得了个读书人女婿,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做官,更是开心不已。
赵香儿和王氏在屋里说话,赵香儿看着金宝一副要睡不睡的样子,更是乐的不行。
王氏见状用手拍了她一下,随后开口问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生孩子啊。
这也算是王氏如今最操心的事情了,她有了儿子,女儿可不能没有啊。
没儿子将来会被婆家厌弃不说,自己还会被人嘲笑,这滋味王氏尝了十几年了,如何不知啊。
赵香儿随后把周氏给自己生子秘方的事情告诉了王氏,王氏听说后眉头舒展了不少,让她回县里后,赶紧抓了来吃,说不定一吃就怀上了。
赵香儿点了点头。
“中午吃了饭后在走吧”,赵老汉对着宋恒说到。
“好”。
李氏正在院里裁布,准备缝衣服,刘氏在一旁看着,嘱咐她自己做衣服的时候做大点,红色喜气,冬日里穿的话,底下是要穿棉袄的,不做大点,穿出来不好看。
李氏听到这里一时有些回不过神,就这么一匹布,给他做大了,自己的岂不是就要做小点。
但点点头,毕竟刘氏是她的婆婆,是长辈,可不能让人觉得自己不孝顺长辈啊。
李氏一边做衣服,一边祈求老天爷保佑宋天一定要功成名就。
这样家里的日子才能越来越好啊。
宋恒和赵香儿吃过午饭后就做牛车回县里了,赵老汉还亲自送他们到村口。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架空免考据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来源于百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