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芷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4、第 74 章,穷小子的科举功名路,公子芷柔,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转眼间就快到十五了,离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宋恒带着赵香儿去拜访了老秀才,随后又去了宋家和赵家。
老秀才这回伤了腿,宋恒觉得他变得很是奇怪,每次两人说不到几句话,就叮嘱宋恒以后做官要怎么怎么样,一听老秀才说到这里,宋恒不自觉的皱了皱眉头。
在他看来,这还早呢,再说了他没有家世,就算能中举,但能不能留在京城还是一回事呢。
不过他还是答应了老秀才,毕竟也是他的师傅。
这两天天气不好,都下着大雪,路也不好走,宋恒和赵修文他们一合计准备十六在走。
赵香儿把宋恒的东西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就害怕漏了什么东西。
看到书娄后面的那个暗格,思量了一会,又放了几两银子进去。
十六这天一大早,宋恒就背着书娄出发了,赵香儿一直送他到村口的牛车上。
后来宋大伯一家也过来了,吴氏和宋花也过来了,一直在叮嘱要远行的他们注意身体。
直到看不见牛车,众人才依依不舍的回去了。
刘氏有些不开心,一个是因为两个孙子如今都走了,在回来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了,起码都得一年半载才能在见上一面。
二个是因为自己没有抱上曾孙子,赵香儿没有,银花也没有,而且说好了银花怀孕在让宋天去。
结果银花没有身子,宋天就去磨宋大虎,宋大虎也想儿子有个好前程,就天天在刘氏面前念叨。
刘氏如今也就这一个儿子了,开始还不同意,可后来时间长了,也不忍心儿子每天这么低三下四的求自己,最后点头答应了。
最后刘氏给了宋天十二两银子,交完束脩剩下的就是生活费了。
想到儿子以后在外肯定要花银子,一年半载才能回来那么一回,要是手里没有银子也不方便啊,李氏又偷偷的给儿子补了三两,总共凑了十五两银子让宋天带着。
“也不知省城是什么样子,我还从来没有去过呢,妹夫你不是在省城呆过吗?那里是不是比县里还繁华呢”,宋天坐在牛车上,突然开口说到。
“是啊,比县里繁华的多,等你们去了就知道了”。
“咱们先去县衙,大哥不是要领粮食吗?领了粮食后,在去县里找商队带咱们去省城”,赵修文开口道。
“嗯”。
“大哥,我看你那书娄装的满满当当的,估计也放不了多少粮食吧”,宋天看着宋恒说到。
“能放多少就放多少,要是放不下就卖了吧”。
“嗯”。
几人到了县城后先去了县衙里领粮食,拿到大米后开始往书娄里装,结果装了一袋就装不下了。
又开始往宋天和赵修文的书娄里装,两人虽说东西没有宋恒带的那么多,但也不少啊。
看着地下还剩的四袋大米,宋恒提了两袋,宋天和赵修文一人提了一袋,准备拿到米店去卖了,实在是装不下了。
宋恒把卖米的银子装到了自己的荷包里,赵修文也说了,今年普遍收成好,要是不够吃的话,在省城里买也贵不了多少的,价格都是一样的。
再说了宋恒一人也吃不了多少啊,到时候多余的还是得卖的。
卖完米几人就去商铺里找商队了,索性今天有商队要去省城里进货,几人一人给了一两银子就跟着商队走了。
这一路上跟着车队走走停停的,宋恒一行人走了大半个月才到了省城里。
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对赵香儿来说一点也不好过,每天都在担心宋恒,他到底到了没有啊,吃的好吗?还习惯吗?
宋恒走之前也说了,等到了省城以后会给她写信报平安的,只要她在家里照顾好自己,等着自己的信就行了。
要是放了长假了,自己就回来了。
就算如此赵香儿还是不放心,因为担心宋恒,做绣品的时候,不小心把手给扎破了。
赵香儿皱了皱眉头,随后放下了手中的绣活,出去院里看了看。
如今已经快三月了,天气虽冷,但也没有往常那么难熬了,等三月一开春她就准备去抱些小鸡回来养着。
听到敲门声,赵香儿去立马去开门去了,这些日子赵云儿会时不时的过来陪着她。
结果一开门,看到了宋花,有些惊讶。
“嫂子你怎么这个表情啊是不想我来吗”?宋花看着赵香儿说到。
“没有,我还以为是我妹妹来了呢,没想到是你来了,有什么事情吗”?
“我要去后山捡柴火去,嫂子你要不要一起去”。
“昨儿才下了雨,估计都湿着呢”?
“没事,回来晾凉就好了,这马上就开春了,天气也暖和了,嫂子你在家也没事啊,咱们一起去吧”。
“好”,赵香儿思量了一会答应了。
反正她现在担心宋恒,也没心思做绣活,出去走走也是好的,背着框子就跟宋花走了。
宋恒在府学安顿好了以后,就提笔写了一封信,准备给赵香儿送回去。
听赵修文说省城里有信客可以帮忙送信回去,不过要花费银两,从这里送到梨花村要二两银子呢。
“这些人一般都是每月月初出发送信,但是他们都是骑马送信的,也比较快,而且能送到收信人的手里,也比较稳妥,不过就是价钱比较贵”。
赵修文第一次来省城,想要送信回去报平安,也没熟人,就是这样送信回去报平安的,后来嫌弃太贵了,也就只送了一回。
省城里有府学,也有很多商人开办的私学,这些人想要送信回去,要么就找熟人送,要么只能找这种信客了。
虽说有驿站,但这是给官员们传递信息用的,而且只能传递国家的公文,一般人还是不能用的。
赵修文最后开口说他也想写一封书信回去,到时候两个装一起,一起送到梨花村赵香儿手里,她找老秀才念的时候,老秀才肯定也知道写了什么,也会叫吴氏和宋花过去。
这样也不用花那么多的银子了,一人一两银子就行了,信家里人都能看到。
宋恒点了点头,随后赵修文开始提笔写信,动字迹干了以后递给了宋恒,宋恒把两个装到一起,就准备去找信客送信回去。
到了府学门口,看到宋天也来了,同样拿着一封信。
“大哥,你们这是要送信吗?我也要送信回去,那里能把信寄回去呢”?宋天看着宋恒说到。
“找信客,有专门送信的,你把信打开,放到我这里,我回去封好了,到时候让他们送到你嫂子手里,你嫂子知道了,肯定也会给送去给大伯和大伯母的”。
“信客送信一封信就要二两银子,太贵了,咱们装到一起,也就不用花费那么多银子了”。
“那好吧,大哥你进去装吧,到时候让他一起送”,宋天把信递给了宋恒。
“好”,宋恒拿过信又进去了。
“大哥,你在哪个书院读书怎么样啊”,赵修文看着宋天问道。
“还好,不过这栋梁书院属实比县里书塾好,睡觉的时候都是一人一间屋子,虽说比县里的小了一多半,但一个人住也自在啊,屋里也就一个床一个桌子一个椅子,后面有个浴桶,洗澡用的”。
“不过这束脩也太贵了,一年要七两银子呢,我还给先生买孝敬又花了一两银子,现在手里的也就刚够生活用的,不过这书院吃饭倒是不用花银子”。
“先生说是每个人给后厨交两袋米,大哥刚好送了我两袋米,我就交给了后厨,饭菜做的也不错”。
赵修文听到这里皱了皱眉头,感觉这书院也太贵了,要知道他和宋恒交的束脩一年不过三两银子,比县里书塾还少呢,给先生买了一两银子的孝敬也就没啥了。
没想到这私学算起来比他们贵了一倍啊。
宋天刚说完,宋恒就出来了,几人随后去找信客送信去了。
信客看着沉甸甸的信封,在看看宋恒,有些不敢相信,他送信也送了几年了,头一次看见这么厚的信封。
“大哥,我新婚不久,就来了省城读书,十分思念家里人和娘子,这一个没注意好,就写了这么多”,宋恒看着信客说到。
“没事,我一定准时给你送到,一共是二两银子”。
宋恒给了银子,信客把信封放到上水县那一沓子上。
“好了,咱们回去吧”。
“大哥,咱们去书肆里吧,我得买些笔墨纸砚,这书院里的先生每日都会布置文章,我得买些笔墨纸砚放着”。
“好,刚好我也想去接点抄书的活计,咱们就一起去吧”。
赵修文也点点头,他也准备去书肆接抄书的活计。
闲暇时间抄抄书,换点银子,也能贴补一下生活,除非是家里富有的学子不抄书,一般的学子都会抄书的。
赵修文带着两人去了自己经常去的书肆里。
老板对他还是有点印象,聊了一会,就熟悉了不少。
宋天买完了东西,宋恒和赵修文接了抄书的活计,几人就回去了。
宋恒先把宋天送回了书院,心里感叹道,这书院盖的比他们府学看着可是气派多了啊。
赵修文心里想着,估计也是开了没多久的,之前他在省城呆了三年,也没听说过这个书院啊。
宋天进去后,宋恒就和赵修文回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送信的方法是我百度的。
本文架空免考据。
我的天啊,发的时候发现我昨儿写的竟然没有发出去,而且保存在了后台,真是对不起大家了,下回肯定不会了,我一定会检查好发出去的。
给大家推荐一个抖音博主叫小橙子先生,主要是拍孩子的,他们家的的热干面特别好吃,而且还便宜,一份二十,五个人的量,还有欧包可以减肥吃,还送鸡肉丸子,特别好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