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酒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卷 西北狼烟 第82章 唐时故道,大内天魔,花间酒友,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九月,河东最美的时节。秋高气爽,远山如黛。一条新修的道路,沿着银城河蜿蜒向北。此乃通向麟州的唐时故道,不过此时,道路拓宽,坑洼填平,已经看不出荒废破碎的痕迹。

路上人马宣沸,一辆辆大车载满粮食,在军兵护卫下缓慢行进。此等状况已经持续了五天,日夜不息向着麟州转运粮草军械。

路口,一队军兵散开警戒,护卫着文彦博的车驾。此时的文彦博,站在一块儿巨石上,从高处眺望着运粮的车队,颇有几分自得。

自他就任河东路转运使,其实只干了一件事,修路。

河东转运使司,担负着向麟州转运粮草的任务。但是曾经的粮道曲折遥远,年久失修,异常难行。道路上险情不断,要么是洪水冲毁了道路,要么是道路被山崖上落石堵塞。一趟下来,少则半个月,多则月余,运送的粮食,还不够民夫吃的。

文彦博却知道,山中有一条唐时故道可通麟州。只要修复故道,路途至少减少三分之一。只是大宋朝的官员,历来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然无人理会,任由民夫艰难跋涉、长途运粮。

文彦博却不是这么想。大宋经历了与西夏两场战争,让文彦博看到了唐时故道的重要性。文彦博分析了大宋和西夏的局势,大胆做出了一个战略判断。

他认为短期内,西夏将再度侵宋,而且攻击麟州的可能性很大。西夏不事生产,资源匮乏,国内民不聊生。若想平复国内,必然会进攻劫掠大宋,以转移国内矛盾。

攻破麟州,挥军直下河东。文彦博认为,李元昊抵御不了这样的诱惑,毕竟之前两战两胜,打的大宋军兵毫无还手之力。

那么,文某博取军功的时刻到了。

文彦博的战略眼光,让他的一众幕僚,从不解到佩服。现在,西夏将要攻宋,已不是秘密。战事临近,厉兵秣马,他们对文彦博已是崇拜到了天际。

早在半年前,文彦博就征发民夫,修复唐时故道。如今道路通畅,转运路途减少,转运时间加快。麟州城内,粮草军械充足。只要西夏来攻,只要麟州城不破,这转运之功,稳操手中。

正沉思着,远处奔来一匹快马。隆隆蹄声惊醒了文彦博,转目看去,快马已到近前,一名军士甩镫离鞍,向着他跑了过来。单膝跪倒,大声说道,“禀运使,张先生回来了,正在府中等候运使。”

“哦,明远回来了?”文彦博大喜,振臂一挥,“回府。”

张匡,字明远,乃是文彦博的首席幕僚,甚是倚重。此次,张匡带着巨额厚礼进京,自是要运作文彦博回京之事。现在人已返回,想必是京中有了眉目,怎能不让文彦博兴奋。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是至理名言。久历朝堂的文彦博,自不会单纯的以为,搏得军功就能回京。所以他早早的,就做了两手的准备。派遣得力的幕僚,带着厚礼回京打点,疏通关节。

更有一件隐秘事,不可对众人言。

回到府中,张匡早在堂前迎候。张匡年近四十,相貌清癯,宽袍大袖,很有儒雅风度。见到文彦博走进院里,立时躬身行礼。

“学生见过相公。”张匡恭谨的说道。

“明远,何必如此多礼。快快入内,与我说说京中之事。”

文彦博哈哈大笑,甚是豪迈。张匡这一点很让文彦博欣赏,无论何时,进退皆有分寸。不卑不亢,谨守本分。纵是身为幕僚,依然保持着士子的风骨。

两人分宾主坐下,张匡左右看了一眼。文彦博立时明白,一挥手让左右侍候的都退出去,定睛等着张匡说话。

“学生将礼物送进了禁中,贵人已收下了。”张匡知道文彦博最心急何事,毫不耽搁,当即说道。

张匡说的轻易,事情却并非如此简单。

此次张匡京中一行,身负使命。然而辗转数月,非但毫无建树,反倒在京中经历数场大乱,见识了人心动荡。

皇宫一场大火,烧乱了人心。总算他心思清明,没有被烧昏了头脑,冒冒然的走进襄阳王府。而是暂时蛰伏,冷眼旁观。

先是传菜魔教作乱,一忽儿又是襄阳王谋反。张匡之前结交的朝臣,多数被牵连进谋逆案中。

紧接着,宰相吕夷简致仕,参知政事陈尧佐致仕。朝臣,禁军,甚至是殿前司皇帝禁卫,似乎一夜间,都成了叛逆。

京城之中,数日之内杀得人头滚滚。朝中更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此后数日,朝廷重臣一个个失势,相继出外。甚至是权重一方的盐铁使,也不能幸免。

京城局势一下子变得波诡云谲,让人看不清方向。张匡更加不敢轻举妄动。唯恐一个不慎,反落得鸡飞蛋打。

恰在此时,张匡听说了一个消息。曾经的贵妃张氏,被贬到冷宫一年之久。现在竟出来了,又重获恩宠,晋封昭容。这个消息让张匡喜出望外。

仔细一番思量,张匡拜访了张尧佐的幕僚杨从易。

当初贵妃失势,文彦博就对张匡说起过,皇帝赵祯迷恋张氏,不用几日,就会恩宠如故。果然,文彦博目光如炬,透彻人心,识人极准。

张尧佐好权势财货,奈何身为外戚,一直受到打压。虽然女儿身为皇帝宠妃,但也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

但若有朝廷重臣相助,那自然大不一样。不过,文臣清高,不屑与张尧佐来往,更不愿背上交结外戚的脏名。而这,恰是文彦博的机会。

与张尧佐达成攻守同盟,张匡并不满意。左牵右绕,他居然联系上入内副都知杨怀敏。

杨怀敏现在日子可不好过,受了摩尼教牵累,虽然没有像王怀举似的,被一撸到底赶出了京城。但也是遭到了惩处,连降七八级,成了一个低等的內侍。

张氏复宠,恩遇犹隆,正是炙手可热。杨怀敏正想着怎么巴结贵人呢,张匡找上门来,要为贵人送礼。杨怀敏都愣了,还有这样的好事儿?顿时大喜,两人一拍即合。

厚重的礼物顺利送进宫中,杨怀敏传出话来,贵人收下了。时隔不久,又一场大乱席卷东京城。却是东京城闹起了妖怪,只是此时,张匡已经走在返回河东的官道上。

“明远辛苦了。”文彦博面平如水,看不出喜怒。

名声为何物?文彦博想的很清楚。只要权势在手,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朝堂上的阴暗,不见得就比结交内宫更干净。

张氏同样需要借助外朝重臣,才能增强她在后宫的话语权。文彦博早就看出,张氏不是平庸女流,有心机,有手段,有野心。她想借自己上位,那就必须助自己得到更高的位置。

其实说白了,不过是利益交换罢了。

————————————————————————

东京城的恐慌,因为三名僧道被公开问斩,渐渐的消退下去。但紧随着,又一条劲爆的消息,在一夜之间猛然泛起。到了天亮,大街小巷已经无人不知,全城哗然。

宫中二皇子是妖孽。

话过三耳,已失本意,何况千耳万耳?何况京城刚刚闹过妖怪?人类从来不缺想象力,一夜过去,已经衍生无数版本。

消息不知从何处传出,但是足够吸引人。无论是喜爱二皇子的,还是讨厌二皇子的,都在辩论争吵的同时,助长了消息的传播。

有心人推波助澜,二皇子很快就和帽妖有了联系,说的有鼻子有眼儿。二皇子曾经的奇异之处,现在都成了佐证。真正吃人的妖怪,正藏在皇宫里呢。

更有人举出了早先,客星犯紫薇的天象。这是上天示警,皇宫出了妖孽。被杀得和尚、道士,反倒成了得道高人。他们窥破天机,发现了二皇子是妖孽的真相,被皇家杀人灭口。

中午时分,不知从何处来了一名游方僧人,站在曾斩杀了三名僧道的十字路口,盘膝而坐,念起经文,超度死去亡魂。

经文念完,僧人站起身,口宣佛号,说道,“祸不远矣。”

围观众人中有人追问,“是何祸事不远?”

僧人道,“天神震怒,将降下刀兵之祸,予以惩戒。”

又有人问,“天神为何事震怒?”

“妖孽横生,妄杀大德,祸在眼前,血流成河。”

等皇城司军兵闻讯赶到,僧人早已无影无踪。东西南北都找了一个遍,和尚找到不少,却不是妖言惑众的那个。

惊疑不定的百姓,并不关心谁是妖孽。但他们害怕,恐惧妖怪吃人,更恐惧刀兵之祸。一霎时,刚刚消散的恐慌情绪,又开始在东京城蔓延,更加来势汹汹,群情激奋。

“嘭。”皇帝手里的茶盏,狠狠的扔在了地上,碎片飞溅。赵祯面色铁青,双眼里喷出的怒火,能把福宁殿点燃。

何正缩在殿中一角不敢抬头。皇城司的奏报还没有念完,皇帝已经暴怒了。想想也是,普通人家的父亲,也容不得别人如此诋毁自己的儿子,何况是九五至尊?

“这是有人作祟啊。”皇帝冷笑一声,自言自语。

皇帝没有被怒火冲昏头脑,相反,他异常清醒。如此集中爆发,如此指向明确,若说背后没人引导,那才是稀奇怪事。

外患将至,内忧再起。外患内忧,就像是一水一火,异常凶险。稍有不慎,顷刻间就有颠覆之危。

这是要图穷匕见吗?此次,幕后黑手利用百姓恐慌,推波助澜,裹挟大势而来。明着对付的是自己儿子,其实,还是要挑衅皇权。谣言汹汹,不就是要逼迫自己妥协吗?

一旦妥协,皇权威严何在?无道昏君之名,立刻就要扣在头上。不妥协硬顶下去,就难免影响西北战事。前方国战,后方乱糟糟的掣肘,还有胜的可能吗?

一旦战败的后果,必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损兵折将、国事颓丧。到时民间一片骂声,朝堂上将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会不会选择换个皇帝,来挽回大宋的颜面?

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有人许出更大的利益,士大夫会毫不犹豫的抛弃自己,然后再把所有的耻辱,扣在自己的身上,钉在史书上。

皇帝赵祯被自己吓到了,浑身冷汗森森。双手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越来越用力。突然胸口一阵绞痛,眼前发黑,身子软软的倒了下去。

何正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的抢上前去。一把抱住皇帝,声嘶力竭的大喊出声。“快传太医,快传太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十殿战尊凌天林若初

佚名

诅咒之龙

路过的穿越者

快穿女主她不讲武德

弱水西西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

步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