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小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2、第132章,老太太的咸鱼人生,寒小期,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32章
养猪千日,用在一时。
咳咳,这并不是准备把猪崽给杀了吃,而是打算让她提前体会一下生活的艰辛。
随着方氏的怀孕,且还有大夫的那一番话在前,魏家上下可再不敢让她忙活了。问题是,老魏家早已不是昔日那个连温饱都不能保证的穷苦农家了,一大家子人包括亲眷、下人在内,那是大几十口,又恰逢年关将至,各种琐碎的事情无数。
依着方氏原先的打算,正好叫她娘家侄女方梨花,也就是萝卜媳妇帮衬一把。可问题是,方梨花来南陵郡的时日尚短,她本人倒是勤快能干,但这里头并不包括管家理事。
于是,在杨冬燕的介入之下,萝卜和梨花俩口子管起了外院那摊子事情,土豆则负责那些亲眷,剩余的比较重要以及内宅的所有事情都归了猪崽。
猪崽目瞪猪呆。
当真是一瞬间诸事缠身啊!
眼下,内宅这边有两桩要紧事儿,一是小杨氏坐月子,二是方氏怀孕。其实非要算下来的话,还有猪小弟那头,毕竟新生儿的第一个冬日是很难熬的,需要万分小心。万幸的是,早在小杨氏生产之前,永平王府那头就送来了一个奶嬷嬷,还是带孩子经验很丰富的那种,总算是帮着解决了燃眉之急。
另外,还有窝头和孟端娘三媒六聘种种琐碎的事情,包括永平王府在内的,以及刚联姻的孟家送年礼的事情……
猪生艰难。
最气人的是啥呢?猪崽都已经这般辛苦了,大厨房那头居然胆敢克扣她的伙食!
平常每日都有备着的茶水点心,只剩下了茶水,没有点心了。毕竟,家里人再狠心也不能渴死猪崽。原先的一日三餐也改为了两餐,就算早晚两顿餐点里,也只有早食能让猪崽吃饱,暮食基本上能吃个五六分饱就不错了。
吃得少干得多,就这样,猪崽愣是在年关里日渐消瘦。
跟她成反比的是方氏和小杨氏。
小杨氏就不用说了,她一贯能吃,怀孕时候兴许还会顾忌到孩子,略微收敛一些。如今都卸货了,哪怕有人拘着她,但实际上效果不大的。再说了,月子里本来就是养膘的时候。
方氏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这不是被大夫的那一番话给吓着了吗?其实,多数情况下,除非是生了重病,寻常人是不会主动往大夫跟前凑的。哪怕方氏早些年就一直很纳闷,为啥自己不曾再怀孕。但考虑到大牛时常离家,再说她先前又不是没怀过没生过,因此始终认为是缘分没到,而不曾疑心过其它。
直到这一次,大夫明确的告诉她,她多年未孕的原因就在于底子亏损太严重了,她这才恍然大悟。
是啊,方氏她娘家的条件就不怎么好,是没故意苛待她,可那会儿谁家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尤其壮劳力是要下地干农活的,吃喝肯定是先紧着干活的人,老弱妇孺少吃一点儿也没啥,只要不饿死就成。
在娘家时便是如此,嫁到了魏家后日子也没啥太大改善,甚至还不如在娘家时。尤其是在最初的三四年里,老魏家可以说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穷困户。
别说吃好了,连吃饱都是一个难题。
方氏还记得自己怀窝头的时候,也是硬生生熬过来的,有时候饿得烧心了,实在忍不住才会烧个小土豆吃。当然,这事儿也不能怪任何人,当时多数人家都是这样的,况且她没得吃,家里其他人也一样的。
怀孕的时候营养就没跟上,生完孩子之后就更不用说了,那时候她压根就没好生坐月子,生完没两天就下地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小杨氏怀孕后,变着法子作幺时,方氏会那么生气的缘故。
当然,苦日子已经过去了,如今再提这些也没意义,抚着微微隆起的腹部,方氏还是很满足的。
曾经的自己,哪里能想到还会有如今这般好日子过?况且,她是没小杨氏生得多,但她的娃儿有出息呢!
一个顶仨!
倒是魏大牛这回十分得上心,这也难怪了,方氏怀窝头的时候,他还不满二十岁呢,完全没那个意识,只觉得娶了媳妇之后就是生娃,顺理成章的事儿嘛。
谁知道呢?有了窝头之后竟是盼了这么多年才盼来了这个娃儿,又觉得这娃有眼力劲儿,眼瞅着自家过上好日子了,这才奔着过来,啧啧。
末了,他还跟方氏商量着,说要是再生个小窝头也不错,连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馒头。
“别人都嫌弃这名儿,我不嫌弃!”
方氏又不是小杨氏那傻子,她对于孩子叫啥名儿压根就没有执念,只是要说担心也还是有的:“那要是生个闺女咋办呢?”
“闺女咋了?你看咱娘多疼猪崽呢!”魏大牛听见外头有人喊大姐儿,立马招呼猪崽进来,“猪崽你来,你大伯娘刚还问我呢,要是生个闺女咋办。”
猪崽是过来请教方氏的,毕竟很多事情她也才刚接手,还有些拿捏不准。
听到这话后,猪崽好奇的问:“生闺女?像猪崽这样的闺女,大伯娘你不想要吗?”
方氏沉默了一瞬,她倒不是真的不喜欢闺女,只是觉得家里小姑娘太多了,再说前些日子冬子出生时,老太太多高兴呢,这才有了些许担忧。
问题是,就算她原先完全不排斥生闺女,听了猪崽这个话嘛……
“我觉得还是算了吧,我想生儿子。”方氏选择了遵从本心。
猪崽目光幽怨的看着方氏,半晌才道:“其实还有个法子的,大伯娘你生个小窝头,然后我让我爹娘把小小妹送给你。”
方氏再度陷入了沉默之中,突然伸出手拽住猪崽:“那还是要猪崽吧!”
行了,也别请教了,爱咋咋地吧!
猪崽气哼哼的离开了,她就不懂了,她啥时候变成了衡量标准?
……
新兴起来的人家都会遇到的问题,老魏家也无法避免。
去年这会儿,因为窝头还不曾参加会试,区区一个举人罢了,放在乡下地头是稀罕,搁在南陵郡却什么都不是。哪怕算上永平郡王认干娘一事,但因为时间太赶了,容不得旁人做出什么反应来就到了年三十。再一个,当时很多人都是抱着看热闹的想法,认为永平郡王只是脑子一抽,搞不好回头就会后悔的。
没想到的是,年后先是窝头考上进士,又是得了圣上青睐,紧跟着又得永平王府从中牵线搭桥,跟孟家联姻……
这一桩桩的事情,无一不说明了魏家迟早会成为南陵郡的新贵。
一年的时间,自然也足以其他人家做出反应,其具体表现就在于年礼。
年礼这玩意儿不是用来发财的,毕竟人家送了你,你也得回个差不多价值档次的礼物。但年礼同时又相当得重要,假如一户人家到了年关里,都不曾有人主动送上年礼来,只怕是颓势难挡,日落西山了。
老魏家今年就收到了无数年礼。
像永平王府倒是没啥问题,杨冬燕会处理的,她还顺便给安平王府送了一份,也不管对方会不会回礼。不过,兴许是因为刘二太太提前同刘韵说过了,倒是很快就收到了年礼,东西还不差,看得出来是用了心思的。
除此之外,孟家那头窝头亲自过问了,还有就是窝头在青云书院里结交的同窗、先生,以及他在御学里的同僚。这些都由他亲自准备,当然账目还是从公中走的。
——毕竟窝头穷,御学是个真正的清水衙门。
但此外还有其他的人家,自家亲眷好办,可其他不算亲近又不能不送年礼的人家,却是差点儿就将猪崽给逼疯了。
关键时刻,她认真的感谢了梁家的祖宗十八代。
幸亏她当初在济康郡时,被送去了梁家的女学读书。其实,就算梁家在当地还是有底蕴的人家,但女学嘛,可想而知。与其说是去钻研学问的,不如说是多学几样本事,方便日后嫁人来得更妥当一些。
在梁家女学时,猪崽也是学会了认识常用字的,声韵启蒙、三百千这种书籍也都是学了的。再往后,便是算筹了,像管家理事之类的,也都是有所涉猎,再譬如针织女红梳头打扮等等,乱七八糟的都学了不少。
像猪崽这样的半吊子,其实放在真正的高门贵女跟前,那真的是啥都算不上。旁的不说,刘韵跟前的二等丫鬟都比猪崽要强。
但有句话说得好,没什么苦是白吃的,没什么东西是白学的。
冷不丁的一大堆事情找上门来,换个人就该抓瞎了,猪崽却是一面崩溃一面将事情一一处理好了。等方氏坐稳了胎后一过问……
咦?居然没出岔子?
那行了,接下来就由猪崽来管家吧。
可怜的猪崽完全不知道就因为她关键时刻稳住了,直接导致来年所有的事情也都要堆在她身上了。
要知道,方氏是十月上旬或者中旬怀孕的,基本上明年的前半年她都没办法抽出太多精力来。甚至更夸张的是,等方氏生完孩子后,肯定是要坐月子的,她底子亏得厉害,搞不好就会坐双月子。
猪生危机。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等到了小年夜后,猪崽终于吃上了饱饭。
没办法的,乡下老家的习俗就是,年关里必须要吃饱。要是过年都挨饿的话,那么来年就完蛋了。
像这种乡俗在有些人看来就是无稽之谈,但老魏家毕竟富贵了没多久,多数情况下还是愿意遵守乡俗的。
只这般,猪崽又活过来了。
“饺子饺子饺子!姐姐来了!”绝大多数事情都已经做完了,且又吃饱喝足心情舒畅的猪崽哟,她决定去骚扰一下猪小弟。
小杨氏恶狠狠的怼她:“你再叫他饺子,我就告诉你奶去!记住,他叫冬子!冬哥儿!”
哥儿姐儿这个说法是跟南陵郡其他人家学的,毕竟总不能让丫鬟婆子都喊冬子吧?
可猪崽权当没听到。
更过分的是猪小妹,跟着她姐跑过来后,张嘴就道:“胖子胖子胖子……”
小杨氏给气傻了,这啥闺女呢,不要了啊!
老魏家再度重现当年猪崽名字事件。
具体就是,你取你的,我喊我的,咱们谁也不妨碍谁。
猪崽跟着大房走,学大牛和方氏喊饺子;猪小妹喜欢喊胖子,已经两岁半的小小妹会用口水音喊胖胖,明显是跟着学了嘴;就连看起来一本正经的窝头,他都是坚定不仅的喊猪小弟的。
就很绝望……
不过,像这样各人都喊自己的,倒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至于让某个名字定下来。像当初猪崽小时候,就因为猪崽这个名字太洗脑了,以至于所有人都忘了她真正的小名叫福姐儿。
对此,杨冬燕的反应是……
莫得反应。
她最近被永平王府的大戏吸引了全部注意力,已经彻底懒得管束自家的那一群傻子了。
永平王府在闹分家。
严格来说,这也谈不上分家,因为被迫分出去的是三房,而三房是庶出,依着南陵郡勋贵圈子里的惯例,庶子娶妻之后就可以分家单过了,当然会看情况得一笔安家费。
反正多数人家都是这样的,哪怕是像王妃的娘家,身为八大世家之一的蒋家,虽号称已经有六百年不曾分家了,可事实上却完全不是这样的。
蒋家只是保持着嫡支,几乎每年都会有个别庶出离开蒋家另谋生路。
兄弟分割家产祖业那才称得上是分家,让庶子离家怎么能算是分家呢?
本来这谈不上什么大消息,只是因为三房不依不饶,加上被惹恼了的永平郡王一怒之下勒令他们年前就离开王府,这才引起了颇多注意。
年关呀,最适合走亲访友以及看好戏了。
连杨冬燕都没忍住凑了热闹,不过相较于当年魏大嫂闹得分家风波,杨冬燕倒是没啥犯愁的。
主要是永平郡王刘谏不是那种会吃亏的人,她决定信任一把倒霉儿子。
确实不会吃亏。
刚开始传出来的消息是永平王府翻脸不认人,愣是要将劳苦功高的三房轰出去。可紧接着事情就有了反转,啥劳苦功高呢?分明就是王府多养了三房十年,换成别家,哪个不是庶子一成亲就分家单过的?
多过了十年好日子啊!
也有人觉得奇怪,为啥王府要这般好心。结果就牵扯到了已故的老王妃。
本来,刘三老爷成亲之后是要分家单过的,可因为那时老王妃已经病重了,总不能在老人家弥留之际闹出将庶弟轰出去的事儿吧?哪怕老王妃本人不介意,王府到底还是要顾忌一下名声的。
等后来,老王妃过世了,那不是在守孝吗?孝期未过,就将人轰走?好像也有些不妥当。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不过就是因为王府那头不在意多养几个人。
结果就一晃,十年都过去了。
确切的说,翻过年后该是十二年了,就在三房以为他们能长长久久的在王府住下去时,永平郡王突然就发飙了。
人都是这样的,倘若从一开始就不曾得到的东西,便是失去了也无妨。可若是先给了,还是长期的好处,冷不丁的断了这份好处,那无异于当头一棒。
三房上下都傻了。
偏生,在心慌意乱之下,他们又出了昏招,愣是将自家的事情捅了出去,希望借由外界的舆论压制一下。
但永平郡王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他兴许在杨冬燕跟前老实得很,面对自家妻儿、弟弟也愿意忍让,可一旦触及了他的底线,却是谁也劝不了的。
本来是允许三房年后搬离永平王府,就因为他们的昏招,小年过后的第三天,三房就被迫离开了。住处肯定还是有的,一个四进的院子,地段不好不坏,房舍也起码有九成新,仆从也允许他们带走,包括这些年来的财物都可以拿走,还额外给了他们五千两银子。
说真的,已经算是很宽容了,换成其他人家未必就有这般优待,尤其还是在开罪了家主的前提下。
但三房却不这么认为,哪怕搬进了新宅子,多年的积蓄都还在,心里却是拔凉拔凉的,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
杨冬燕追了五六天,得到了她想要的结局后,就心满意足的表示想吃炭烤全羊,还特地吩咐多准备几个菜,完了就让人去喊刘二太太。
年关里,王妃是很忙的,这个忙碌不光是府上的事情,还有宫里的。身为超品的郡王妃,她每个年节都要入宫磕头、领宴,哪怕不是全天的,可入宫跪了半天后,也没办法再东奔西走了。基本上从小年后到正月初七前,她都很难抽出空来。
因此,杨冬燕直接将她撇开了,反正刘二太太肯定知道事情的原委。
刘二太太隔天就应约赴宴了。
同样都是老二婆娘,可刘二太太对吃喝半点儿兴趣都没有,只捧着一盏茶跟杨冬燕巴拉巴拉的。
说的自然就是三房的事情。
这次的事情,要说对永平王府完全没影响是不可能的,不过影响还在可控范围内。毕竟,对庶弟苛刻是勋贵人家的常态,假如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二房身上,那搞不好连圣上都要惊动了。
嫡庶有别,有时候真的蛮残忍的。
刘二太太告诉杨冬燕,她和王妃密谋很久了,就想把三房给搞出去。最开始,是她记仇,因为刘韵嫁得极好,又有些太好了,弄得三房无所适从。本来,但凡刘韵选个真正门当户对的,哪怕对方也是王府少爷,只要不是世子,那问题就不大。甚至于,三房那头盼着刘韵选一门略低一些的亲事,方便三房的姑娘嫁出去。
假如仅仅只是个想法,刘二太太还不会在意,结果就在她忙着给猪崽牵线搭桥时,三房的两个姑娘屡次贸然过来,三太太更是话里话外的指责她宁可偏帮外人也不帮亲侄女。
可在刘二太太看来,猪崽咋能算是外人呢?这不是老太太这辈子的亲孙女吗?偏这话还不能明着说,她就索性没作过多解释,只让对方别瞎闹。
单这般还不算啥,真正的矛盾冲突却是发生在后来。
“我呀,帮大房的姐儿……就是冯姨娘生的那个,说了一门亲事。就还行吧,家境不是很般配,可胜在本人相当不错,也是今年进士及第的,因为头些年给祖辈守孝的缘故,一直未曾婚配,年岁倒是有二十五了,不过总得来说,就还凑合吧。”
那是大房的庶女!又不是嫡女!
刘二太太也是顺口这么一说,王妃寻思着这样也还行,庶女想找四角俱全的亲事很难的,要么嫁给勋贵之家的庶子,要么就只能让低处找。又让人打听了一番,得知对方祖上也是勋贵,只是这些年没落了,据说还出过好几位进士,也是书香门第,便应允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哪怕并未过明路,其实也相当于是定下来了。尤其王妃也同王爷支会了一声,王爷也同意了,还高兴的拿了几样私房准备到时候添到女儿的嫁妆里。
结果,被三房截胡了→_→
讲道理,大房的庶女长相其实挺一般的,因为她长得像她爹。也因为如此,王爷平常挺疼这个女儿的,尤其他又没嫡女,多在意一些也无妨。
万万没想到,亲事都快定下来了,还能遇到这样的事儿。
“我倒是理解那家人,他们其实也被哄骗了,以为三房也是嫡出,想着长房的庶女到底是不如三房嫡长女的。再一个,相貌身段也不能比,冯姨娘生的那个确实是差了一些的。”
永平王府的姐儿里面,最出众的肯定是如今的安平王妃刘韵,她不光是相貌极佳,气质学识也相当出众。其次,便是三房的两个嫡女了。
至于大房、二房的庶女,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鬼了,要么就是相貌一般,要么就是性子畏缩,总之就是平平。这也是为什么王府没打算让庶女嫁高门大户的根本原因。
不然,有个绝世姿容,就算是庶女又如何?
只这般,大房的庶女输了,倒不是有多伤心,面都没见呢,伤心啥呢?但丢脸却是实实在在的。甚至不是说庶女丢人,而是王爷这个当爹的叫人打了脸。
再联想到王妃不止一次的在他耳边吹枕头风,目的就是想把庶出三房赶出去,他每次都以府上多养几个人无妨为由,愣是将事情拖到了现在。
假如说,他当初答应了……
行吧,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就这样,刘三太太成功的把自个儿给作没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