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剑山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御史出巡,奋斗在大明,名剑山庄,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十二章  御史出巡

如此一来,徐阶就陷入两难的处境之中。

对杨继盛这个学生,他虽然不像对张居正那么喜欢,但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他不忍心见杨继盛白白牺牲。另外,杨继盛真要死谏,根本是逼着徐阶与严嵩提前决战。

对于这个局面,是徐阶不想看到的。

无他,徐阶在俺答兵临城下的时候,都没有将严嵩拿下,当时徐阶就知道,拿下严嵩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急不得的。徐阶比严嵩最多的是时间,徐阶能等下去,严嵩已经七十出头,看他还有几年。

如果为了杨继盛与严嵩正面对决。胜算渺茫,但如果不救的话,天下很多人都会对徐阶失望的。

毕竟徐阶是很多人对抗严嵩的希望。这也是很多被严嵩迫害的人,天热成为了徐阶的阵营。徐阶如果对自己的弟子袖手旁观,是很失人望的。

“不错,”徐阶说道“淑山,不能在留在京师了。就这样安排吧。”

杨继盛对于这个任命,欣然领命。

准备好了行囊之后,就带着随从从紫荆关而西去了。

他去大同这一条路,并不是周梦臣去大同的路,周梦臣是想看看,宣大整体情况,已经大同受兵灾最严重的地方情况如何,所以才选从居庸关出关,从宣府到大同。而杨继盛不用。所以,他直接从紫荆关西去。

过了紫荆关就是大同地界。

不过,这里情况还是相对好的。

鞑子南下并没有到这里,从紫荆关到应县这一段路,虽然萧条了一些,但是总体上来说,并没有看见多少战争的痕迹。甚至杨继盛还看见了几个周梦臣的弟子。

他有些奇怪的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这几个人乃是周梦臣的外门弟子,不过杨周两家关系密切,杨继盛也是见过的。

其中一个人说道“杨大人,老师让我探查桑干河水路,看看能不能直接通航,如此一来,从北京到大同的粮食消耗,就会降低最少一半。”

杨继盛为之一愣,说道“此言当真。”

这个人说道“自然是当真的,其实桑干河也就是中间三四十里不通航道,其余地方本来就是舟船所及,与南边的河自然是没有办法比,而且桑干河夏冬水差极大,这都是问题。不过,大体上来,也是能够办到的。不过,却是需要下苦功夫了。”

杨继盛听了,不由叹息一声,说道“周兄,真是奇思妙想。”

这是杨继盛孤陋寡闻了。

这根本不是周梦臣奇思妙想。

实在是中国历史太长了,这么长的历史上,很多事情都被人设想过。特别是在水利上。就好像南水北线中线工程,南阳到郑州这一段,宋朝的时候也有挖掘的想法,最后没有成功而已。

周梦臣毕竟对大同了解不多,这还是在大同主持春耕的时候,听当地人说起来。

好像古代打仗的时候,其实也用过桑干河运粮的。只是而今不怎么走了。

周梦臣这才想起派人勘探起来。

毕竟,从北京到大同这短短一段路程,消耗的粮食甚至比从南京用船运到京师还多,一旦是变成了水运,即便是同样的数量,到大同的粮食,也能从七十一万石提高了几十万石,弄个一百万石差不多。

不过,这事情说起来很容易。

做起来可就不容易了。

否则真的很容易,怎么没有人做了。

周梦臣只是派人去勘探一下,做出一个预估,看看情况如何。再决定做与不做,还有该怎么做。

但是杨继盛就觉得,似乎这一件事情,成功在望。这也是对周梦臣在施工方面能力的信任。

也是出于这种信任,杨继盛决定弃马乘船,看看桑干河的航道。

这个时候正是春天的尾巴。桑干河的水流到了一年最低的时刻,虽然不至于搁浅,但也行不了大船。杨继盛只能乘坐一个座比乌篷船稍稍大一点的小船,晃晃悠悠的向西而去。

一路到了御河流入桑干河的地方,才转到向北。

这御河,就是当年正德皇帝从此到大同,因此才有了御河的名字。

这一条河更是在大同城下流过,与十里河一起成为大同周围重要的灌溉水源。

这个时候,水位很浅,也只有杨继盛的船上在河上。

此刻的杨继盛却看见了一个壮观的场面。

他远远的看过去,就田间架起了大鼓。无数百姓光着膀子,手中拿着农具。听着鼓声的命令,就好像一条线一般,整整齐齐的向远处走去。

这是在春耕。

周梦臣紧赶慢赶,也不得不承认,有一些迟了。

所以,要抓紧时间,将耽误的时节给补上去。

周梦臣与官员乃至于百姓中的老农一个个商议,最后才想起了这个办法。看上去就好像是打仗一般,所有人的都一律军事话管理。对与大同外围的土地暂时放弃,暂时想将大同周围,十里河御河这一带的土地全部种上。

也就是说,周梦臣查抄的五十万

顷,其实没有可能在今春耕种完的。

周梦臣为此又重新下了放田令。

也就是说,任何人见到土地没有耕种,在官府报备之后,都可以耕种。如果土地是官地,则可以向官府申请佃种,官府收田租。如果是私人,官府在其中调节,让种地出一笔钱,算是补偿田主。

至于田主不愿意。那就按大明律来办。

大明律对于土地撂荒,是有惩罚的。当然了,大明律很多东西,都已经成为一致空文,但是周梦臣愿意,还是能拿来用的。

总之,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大同春耕尽量多耕种土地。

即便这粮食最后不到官府手中,但是民间多一口粮食,朝廷也少一点负担不是。

于是乎,周梦臣将一切事务都放后面,一心一意的放在春耕之上。

这副场景在杨继盛这里却有另外的感受。

杨继盛感受到的是杀气腾腾。他说道“周兄,治民如治兵,有如此百姓,大同军的能力,也可想而知,有周兄如此大臣在,朝廷北疆无患。”

杨继盛的评价不能说对,也不能说不对。

不能说对,那是杨继盛理解错误了。因为这种场景,并不是而今才有,也不是周梦臣独创,这种用鼓声传令,指挥百姓干农活的手段,在汉代就有,甚至在南方一些地方还是有保留。

只是后来田产改变,从集体协作,变成了精耕细作。这种场景就不在了。

甚至可以说,农耕民族步卒军阵强悍,也是从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上面来的。

另一点,他说的也对。

大同百姓与军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任何一个人往上数几代,都在军中的,因为整个大同一带,都是迁移过来的卫所军户。所以他们对军队的方式,是非常习惯的。稍稍训练一点,就适应了。

甚至此刻各部军队也都分散在春耕队伍之中了。

周梦臣只留下马芳的万骑在边墙附近警戒,其余的人手,都放开了用。有一个算一个,都去春耕去了。

这才有如此壮观的场景,比如击鼓指挥的一些人,他们本身就是军中的军官。

杨继盛到了大同附近下了船,禀报了自己的官职,找来马匹,却发现只有一些驴子,一问才知道,所有马都去拉犁了,大同的牛数量本来就有限,又经历去年一场战乱,不知道多少牛成为人的口中食,牛筋与牛皮成为战略物资。没奈何。周梦臣只能事急从权,用马耕代替。只是杨继盛来的时候走的路不一样,没有发现而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诸天从斗罗开局

疯子C

我的灵魂契约

风雨满城

这个诅咒太奈斯了

霸唱南派

都市最狂仙医

游魂007

王婿

叶凡

阴美人

羽落辰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