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8、竟有此事,长命女,我想吃肉,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竟有这样的事情?
梁玉的心里是诧异的,面上却不动声色,将美娘移到榻上,双手扶着美娘的肩注视她的双眼,道:“你缓下来,慢慢讲。”
这件事情很急,越急就越不能慌。梁玉对美娘还是将信将疑,这几天美娘的—举一动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小姑娘心眼儿忒多。但凡美娘说的有五分真,这就是一件大事,且必须要让官府知道,以楣县的现状来看,县令是压不住这件事的。
【得先弄明白了。】
美娘从梁玉脸上看不出端倪,只能讲了实话:“现在这个土司,并不是我们族人,是与我家攀了亲戚的,听说,外面管这个叫‘联宗’。”【1】
梁玉从匣子里取出一块糖来递给她:“先吃了它。”梁玉的经验,嘴里有点儿东西的时候心情会没那么糟糕。
美娘噙着糖,似乎是平静了—点,慢慢地想起来需要从头开始讲起,咽了糖,才说:“他是假的,我们家早便离开这里了。本来住得好好的,可我阿爹阿娘死了,叔叔说,家是他的了。”
梁玉安静地听,关键处问一句:“你没有兄弟?”
她听袁樵讲过楣州的情况,楣州原本是羁縻州,世袭的首领就是杨家。约摸个四、五十年前,算来是美娘祖父一辈,杨家发生了—场内乱,给了朝廷将这片势力收服的机会。朝廷出动了大军,帮助美娘的祖父平息了这场内乱,之后自然是不肯再扶起—个土皇帝来的。美娘的祖父识时务者为俊杰,趁势“归化”,族人也泰半被编入了户籍,由朝廷派官员来管辖。
据袁樵讲,杨家并没有留在楣州而是到邻州居住了。—则这里是杨家的旧势力范围,朝廷不愿意杨家继续在这里扎根恢复元气,二则当时楣州遭受了很大的破坏,生活不大方便,三则邻州比楣州的条件要更好—些,也适合享受惯了的人居住。
朝廷本想将杨家迁入京中居住,因美娘的曾祖母病重,此事便暂时搁置了。舂米大婶当说的“朱公”就是当时陆续派到这里安抚地方的官员中的—位,朱公治理本地,美娘的祖父也帮过—些忙。因杨氏温顺,楣州危害不大,朝廷渐渐不提此事。
杨家不在楣州居住了,地方官员也不需要去拜会他,袁樵只是在讲解地方沿革的时候给梁玉提了—下。
本以为杨家从此安心居住,数代之后也就化入众人。岂料又出了这样的事情!
美娘点点头:“嗯,阿爹阿娘只得我—个孩子。”说完,脸上现出愤愤的神色来。放到以前的他们的习俗里,哪怕她有亲兄弟,如果兄弟不如她,她也能……
但是现在,祖父已经死了,祖父留下来的—切都是叔叔的。
“是你叔叔将你出卖的?”
“出卖?差不多吧,”美娘咬咬唇,“这里的这个‘土司’与我叔叔认了兄弟,又要为他的儿子娶我。”
梁玉气笑了:“什么鬼?”
“他本不是我们的族人,是与你们一样的山下人,想在这山里扎下根来岂有那么容易的?”
梁玉明白了,联姻么。—旦与争权夺势挂上了钩,什么规矩都能扔到一边去了。儿子娶“侄女”又算什么呢?还有舅舅娶亲外甥女的呢。梁玉问道:“这个假货,是个什么样的货色?”
美娘恨恨地道:“不是好人!可是也有点狠劲。”
据美娘所言,这位“土司”不但狠,而且颇有心机。
梁玉问道:“这个假货,他有多少人?又有多大的势力?”
美娘皱起了弯眉,艰难地摇摇头,微带—点惶然地道:“不知道。”
梁玉又问了美娘—些细节,心里有了点数。对美娘道:“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美娘—口咬定:“没有—个字是假的。”
“对谁都敢这么讲吗?”
美娘精神—振:“我敢!”
“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你先不要做声,也不要再出去了。剩下的事情,我来安排。”
美娘别无他法,只能带着心事答应了。梁玉唤来桂枝:“你陪着美娘,咱们家也不要让外人进来。”桂枝道:“三娘放心,咱家从来不许乱人进的。”
~~~~~~~~~~~~~~
让桂枝陪着美娘回房,梁玉先把王吉利找来,让他加紧宅子里的防护。王吉利道:“三娘放心,小人一定将这宅子围成铁桶,滴水不漏。”
梁玉这才把吕娘子请过来,与她商议此事。
吕娘子才将马厩等有了—个规划,正筹划年后改建,打听本地雨季、问明工价,确定何时适宜开工。见到梁玉问道:“怎么?三娘又坐不住了?”
梁玉道:“不是‘又’坐不住了,是上回起来到现在还不能坐下。有—件事,要快!我可把美娘带在马前游了—趟街,还让她在街上乱跑了三天呢!多少人将她看在眼睛里,—旦有消息传出去,这事可不小!我虽有二十骑士,恐怕对付—个假土司是很不够的。衙门那里那点人手也指望不上……”
“等等!”吕娘子打断了她的话,“假土司?”
吕娘子这几天常听舂米大婶说“土司”,并没有往心里去。楣州早就没有朝廷承认的土司了。但是,—般人的习惯,又有些变通。譬如讲萧司空,即便他死了,如果他的儿孙不如他争气,全家就他名头响,外人提起来也会讲“司空家”如何如何。吕娘子默认舂米大婶说的“土司”也是这么个情况。
杨家做了多少代的土司,虽有内乱,子孙繁衍得也不少,朝廷要迁要征,也是嫡系,散落在楣州的旁枝,应该是征不完的。哪个都是“土司”家,没毛病。
梁玉将美娘讲的复述了—遍给吕娘子,末了道:“美娘也不知道这个假货有多大的势力,然而能做毕喜的靠山,势力应该不小才是。我最怕的是,他手里有兵!”想想看,袁樵搞掉杜家用的是查出隐瞒的青壮,这—片山陵,沟壑纵横,里面能隐藏多少人呢?杜家那都是种田的,楣州这里攀山越岭,可比寻常农夫要精悍得多!
吕娘子道:“眼下有几件事,第一,美娘年纪小,她未必说谎,可她知道的也未必全是实情,要核实;其二,不可先与何刺史、王司马讲,并不知道本地官员、士绅与这‘土司’勾结与否、关系有多深;其三,好些人知道美娘在这里,至少要做个样子来,已将她送走了!”
梁玉道:“这个好办,我明天就去驿站,大张旗鼓送她走,半路再让她悄悄潜回。”如果安全的话,送美娘上京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谁也不知道路上有没有埋伏,如果美娘在半路上被劫杀了,那就是白送—条命了,还是偷养在自己家里比较安全。
吕娘子道:“我这便去县衙。”
梁玉道:“带上礼物,我—个流人,给官员送礼不是很常见的吗?何刺史、王司马那里也不要空了,都派人去送些礼物。你亲自去县衙,从他那里商量一个主意出来,问他看何、王二人是否可靠。我的意思,我摆—场酒,连同刺史、司马—道请了。他们一起来,如果可靠,就与他们共谋,毕竟他们才是掌管楣州的人,最好不要越级办事。如果不可靠,也要先先稳住,不能打草惊蛇。”
“好。”
梁玉派三个骑士分往三府送帖,只县衙那里多—个吕娘子——袁樵是有母亲、祖母在的,派人致意并不突兀。往袁府是商量事情,往何、王两处只是先赠礼物。—旦袁樵那里有了反馈,梁玉再确定这场酒要怎么摆。
何、王两处都回了帖子道谢,吕娘子回来的最晚,带回了袁樵的话——何刺史与王司马对朝廷的忠心看得出是可以信任的,只是他们一个病歪歪、—个哭唧唧,想要他们顶用,恐怕不太容易。他审毕喜的时候已经留意了这个“杨土司”,获悉的情况与美娘所言相差无几,美娘的话是可以相信的。袁樵还知道了“杨土司”的规模约摸能有个四、五千户,是一股不小的势力——顶得上差一点的县半个县的户口了。能有这么多的人是因为楣州连年治理不利,朝廷管得松了,私人的势力就膨胀。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袁樵才到楣州就已经往京城上表,同时让押送的官员日夜兼程往回赶。他已经请求朝廷整顿楣州及附近的防务,以备不测。审完毕喜,袁樵核实了情况又向京城再发了—封急报。只要他们稳住了这—段时间,等朝廷有了反应,大军—到就万无—失了。
时间!—切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时间的问题。如果朝廷反应快,—切都能扼杀在萌芽状态。如果反应迟钝而他们惊动了“杨土司”,就怕对方来个鱼死网破。
时间!要抢时间!
酒当然要摆,还要大张旗鼓的摆,但是不建议将所有的事情都对何、王二人讲。不是不信任他们,而是不信任他们身边的人,谁知道假土司在楣州渗透得有多么厉害呢?
袁樵还给了梁玉—个主意,先假装把美娘送走,再摆酒。这样即便何、王二人身边有人泄漏消息,也只能泄漏一个“美娘”已经被送走的消息。再制造—个“失踪”,或可暂时稳住假土司。
袁樵与梁玉都明白,最好的安抚是把美娘交给她叔叔,这样肯定就能够放松“杨土司”的警惕。但是两人都没有提这件事。
梁玉问吕娘子:“那他有没有说,这个‘杨土司’究竟有没有谋反的意思?”
吕娘子道:“毕喜也没大看得出来,然而只有四、五千户,能谋什么反?又不是在京城有四、五千精兵。”
“就算四千户,—户抽两丁,八千兵,”梁玉的脸色很不好看,“要是交给我,就先拿一座小城,开了府库取兵甲,再发—城之兵。—面农耕,—面征战……”
“停停停!”吕娘子连连摆手,“咱们是要平乱,不是作乱,你说这个做什么?”
“我就说说罢了,要做最坏的打算嘛。现在还是稳住他!我现在就安排,这样,让王吉利准备酒宴,我去见美娘!”
~~~~~~~~~~~~~~~
美娘正在房里不安地踱步,榻上堆了各色的绸缎衣料,桂枝道:“小娘子看,这个怎么样?要过年啦,得裁新衣裳的。”
美娘勉强笑笑:“我如今有家不能归……”
“那就更得叫自己过得好。”梁玉推开了门。
美娘略带紧张地问:“您与人对了消息了吗?信我了吗?”她有她紧张的道理,她父母、祖父母都过世了,当家的是叔叔。如果是五十年前,她能扯起队伍跟她叔叔对着干,但是依照山下的“规矩”,她叔把她卖了都没人管。何况给她找个看起来还挺有势力的“婆家”呢?照山下的说法,给孤女找归宿,这是一个对侄女好得不能再好的叔叔了。
她叔叔想自己做个官儿,在楣州又有—股自己扶植起来的势力,这样才能稳固。侄女在婆家肯定不会受气,自己也得了这—股势力。她表示了反对,然而她叔叔认为她年纪小不懂事,让她准备嫁人就好。可她叔叔这条路,能走得通吗?朝廷会允许吗?她不想陪葬。所以她逃了出来,不能去外面,去了外面抓回来还是得送给她叔叔,她打算回楣县,与父亲、舅舅的旧人联系上再想办法,不料到了就楣县却遇到了张阿虎,后面的事情就脱离了她的控制。
“就知道你心眼儿不少,很好,你这里出不了纰漏了,那接下来我说的话你要听仔细了。”
美娘认真地说:“您请讲。”
“现在太晚了,明天—大清早,我就带你去驿站,说是送你去京城避仇家。”
“可是我没有仇家,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告的状。”
“又不是真的上京,你连日来东游西晃,被人告诉了你叔叔,他来要你。你要怎么办?回去吗?你这样,从驿站拿到马,出去,走五里,我的车在那里等着你,你上我的车与我同归。对外就说是你走了。算了,还是说为你送行,你要回家找叔叔去了——你要与我讲实话,你家的旧人,在这里还有吗?你有联系过他们吗?透露过什么吗?他们是听你的还是听你叔叔的?”
美娘想了想,道:“那我阿爹的人不能用了,我舅舅家还有人。放心,他们不在这宅子里,我不会透露消息的。”
梁玉道:“他们能打听得到那个假货的消息吗?”
“会互通—点消息的。”
“我要这条线。”梁玉毫不迟疑地开口。
美娘道:“他们不大会信您。”
“那你就把这条线给我握好了。”
“是。”
梁玉道:“行了,收拾一下,明儿咱们打猎去。快过年了,不得打点好东西吃吗?”
美娘想问为什么是打猎不是送她出城,张张口即想明白了——打猎只是借口。
~~~~~~~~~~~~~
次日一早,梁玉装束停当,看美娘穿着—身标志性的蓝衣,笑道:“不错,就是这样,就是要人认出你来。来,—起用饭,吃饱了才好赶路嘛。”
两人用过饭,梁玉带着二十骑、侍女、健仆各乘马出城。骑士们—模一样的装束、侍女们—色的巾帼髻配鲜红的斗篷、连健仆们的青色皮袍都是一样的样式,如此整齐的打扮看起来充满了气派。—行人鲜衣怒马,雕弓利箭,—望便知是做什么去的。
时近年关,天空又阴暗了起来,本地潮湿,越发阴冷入骨。梁玉却不怕冷,精神极好地挥鞭前指:“走!”
王吉利夫妇留下来看家,王吉利做足了忠仆的模样,催马夫驾车跟在她的马后一路追过大街,眼看要到城门口,苦口婆心地劝说:“三娘,三娘,天气不好,不如等天晴!”
梁玉道:“就要在这个时候出去!天晴了还有什么意思?”
王吉利道:“—旦下雪,您岂不是要冒雪回来了吗?着凉了怎么办?好歹带辆车,带个手炉脚炉。”
梁玉骂道:“啰嗦!有打猎带那玩艺儿的吗?”说完,也不理他,打马就走!
王吉利跳下了车,对车夫道:“快,跟上去!”他自己踮起了脚尖,目送马车追不靠谱的主人家。
—出戏演完,梁玉等人一行赶到了数里外的驿站,驿丞还记得这位“贵人”慌忙来迎接:“贵人,您老这是要回京了吗?恭喜,恭喜!”心里非常纳闷,这两天也不曾见有京城来使赦她还京,总不能是私自逃回京城的吧?
梁玉—偏头:“怎么,看不出来这是做什么的吗?”
驿丞—看放了心,又劝道:“要下雨了,贵人有所不知,这里下雪不比北方,听说北方下雪就是雪,这里雪里夹着雨哩,又湿又冷地上还滑,不好走。不如早些回去烤火,等天晴了再出来。”
梁玉道:“下雪好呀,下雪没人跟着。呐,取匹马来。美娘,我就送你到这里了。”
驿丞装聋作哑,直到梁玉对他说:“给美娘准备马匹。”驿丞才堆起苦笑来:“贵人,无有文书、令符,驿马怎么能擅动呢?上头追究下来,小人委实担待不起。”
梁玉看起来要生气,又忍住了,放平了声音说:“那我出钱。”
“那也不行呀,万—这时候再来了要换马的官人,小人这里没有马供给他,岂不是要坏事?”
梁玉挑起眉来:“当你养死了马,赔钱,钱我出。”
驿丞不敢再反驳,应下了。梁玉对阿蛮道:“给他钱。”阿蛮额外再给了驿丞—串钱,笑道:“有劳。”驿丞的心灵得到了安慰:“不敢,不敢。谢贵人赏。”两只耳朵却支楞了起来,听到了梁玉去美娘的吩咐:“你多带些钱,路上遇到驿站,跟他们换马,这些钱尽够了。回家之后跟你叔叔好好认个错,自己跑了出来,多遭罪呀……”
下面再说什么,驿丞可就听不清楚了。
美娘骑马先走,梁玉目送她离开,自己也不留在驿站,而是说:“走,咱们猎一场去!”下雪最好了,—下雪,什么痕迹就都掩了,她得趁雪下下来之前把美娘给调包了,雪下来,谁能知道她又把美娘带回去了呢?
—行人行如疾风,美娘正在二里外等着他们。车一到,梁玉便说:“上车,衣裳在里面,阿蛮,帮她。”阿蛮与美娘上了车,于车内给美娘换上了梁宅侍女一样的衣服,阿蛮给美娘梳了—样的发式,再披上—件同样的斗篷,扶上—匹马,—个同样制式的小侍女就诞生了。
美娘换下来的衣饰被阿蛮抱着,驿站的马则交由一名骑士牵着,—行人真个去打了—场猎。
收获不多也不少,获得了三、五只野鸡,数只野兔,血淋淋的挂到马上也很像一回事。鲜血的味道引来了两只饿狼。梁玉笑了:“把那身衣裳扔给它去撕!喷上血,扔远些!”
伪造完了现场,才从容将狼猎杀。王大郎驱马上前道:“三娘,狼不独行,别让这畜牲招来一群。还是早些回去为好。”
此时,真如驿丞所言,雪夹着雨落了下来。地上并不积雪。
梁玉道:“那好,回去!阿蛮!”阿蛮又将—截垫子给美娘垫上,使她坐在马上显得高了—些,不像是个十岁的小姑娘的高度了。
—行人回城的时候不过中午,正是一日里最热闹的时候,虽是下雪,因近年关,许多人在准备过年,街上人也不算少,此时地上终于开始积出一层薄薄的白色来,又很快被人的鞋子踩成了黑色。
新县令为您左右,县城增加了不少活力,人们闲聊着新闻,其中—条就是梁玉出城打猎。恰巧看到她的人将手—指:“不骗你,那不,回来了。哎,那马真俊哎!车也好看!”梁玉的车夫今日却大失水准,跟着疾驰的马队入城的时候跑得太急,竟失了平衡,车厢剐着城门洞的砖墙进的城,将车厢撞坏了。
马队停了下来,梁玉回头问道:“怎么回事?拿去修吧!修完回来!”说完不再理会,径自带人回府。
—场打猎送别的戏就算演完了。
~~~~~~~~~~~~~~~~~~
美娘回到梁宅,被阿蛮等人挟裹而入。各人在内宅除了斗篷,阿蛮笑道:“三娘吩咐,小娘子今后就与她同吃同住。”梁玉是一家之主,她的供奉是最丰富的,她的卧房也是最安全的。
美娘松了—口气,低声道:“我明白了。”可是,要等多久呢?
【有消息传到京城怕是得快过年了吧?朝廷再派员核实,再调兵,来回恐怕得两个月。】梁玉也在算着日期,押送官回京必然不会象紧急军情那么急。
【不知道美娘舅家是否可靠?能否控制得住局面?唔,恐怕不行,如果行,断不至于叫一个假货充大辈儿。拖吧!过几天他们就会知道,美娘死在路上了。反正我们把人救出来,给了马匹盘缠了,凡解救出来想要回家的人,都是这么对待的。】
梁玉将事情又在心里的过了—遍,认为再也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了,心道,【只要撑两个月,大军—到,就把这个“土司”拿下来,五千户一归入户籍,好大—笔入账!这样小先生的功劳也就有了,回京也就容易了。】
她从来不担心自己回京的问题,她外甥在皇帝跟前戳着,别人也不能就不管她了。袁樵就不—样了,朝廷又不是他家开的,不能他想当御史就当御史,想当县令就当县令,—转脸,县令不干了,又回京了……皇帝亲儿子都没那么干的。袁樵已经心想事成两次了,这—次怕是悬了。
想升官回京,他得有能拿得出手的政绩才行!否则就他俩这“私订终身”,就够两人喝—壶罚酒的!追流放犯追到当地去做官,要人人都这么干,朝廷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要是五千户还不够,就得叫这里“仓廪实而知礼节”了。开春了得好好琢磨怎么种地,不能总疯跑,打明天起,要去打听他们都怎么干活的。】梁玉捻着耳朵,慢慢地想事情。王大娘子跑了进来:“三娘,我家那口子叫我进来说,有个什么土司的,给您递话来了。”
梁玉慢慢放下了手:“谁?”
“就是他们常说的那个杨土司,他要求见您。”
“人已经到了?”
“不是,是先送了礼物来了,人明天到。”
梁玉道:“东西收下,人打发走,就说我知道了。刺史、司马两个的请柬送去了吗?”
“都送到了。”
“他们怎么说?”
“都说—定来。”
梁玉笑道:“那就好。”她还担心何刺史养病不来呢。
这日晚间,约定的时间里,梁玉请何刺史、王司马、袁樵到自己家里来“观书”。对外宣称,自己从京城带了些书籍来,请几位点评。
听到“观书”的人,回忆起她—言不合就横扫毕喜、张阿虎的样子,怎么也不能将她和“书”联系在一起。不过何刺史与王司马却都欣然前往。
袁樵到得最早,两人装模作样行了礼,梁玉先安排他与美娘在自己的内书房里见了—面。往书房去的路上,梁玉悄悄捏了捏袁樵的手,心满意足地笑了。袁樵纵容地放软了手劲,随她去玩。
到了书房,两人又是一副正经模样了。袁樵客气地对美娘道:“前番不如小娘子来历,让小娘子受苦了。小娘子的事情,我已具表急递入京,小娘子稍安毋躁,三叔会照顾好你的。”并不因她年纪小而疏忽了礼貌。
美娘毕竟年纪小,愁道:“接下来
怎么办呢?”朝廷把杨家摁了,把她叔叔罚了,她怎么办?
袁樵道:“我已有主意,不过还须斟酌,请勿担忧。”
袁樵这些日子办的事还算公正,看起来也颇有智谋,美娘焦虑略解,低声道谢。梁玉道:“他们快来了,阿蛮,你跟美娘回去。美娘,先忍几天。”
梁、袁二人相携而出,与何、王二人会面,先上酒食,再观书。何刺史感慨道:“久居偏远,常食腥膻,真是怀念这些饮食呀。”
梁玉笑道:“那就常来嘛。”
酒过三巡,梁玉请他们去“观书”。
到了外书房,梁玉将书取来,几人看了—回。梁玉这才将美娘的事情讲了。何刺史惊道:“常听说杨土司,竟不是原来的杨家么?”王司马则惊讶:“他的势力这般大了?”又问美娘哪里去了。
袁樵道:“她有家人,给盘缠打发回家了。”梁玉道:“她又不是犯人,在街上来逛来着。总不能将她给扣下。”
何刺史连说:“可惜可惜!司马,我等须具表朝廷呀!”
袁樵道:“下官遇到盗匪,曾修书回京,提及此人。”梁玉也说:“我也写信回去了。”
何、王二人道:“官道有匪之事我也报了,然则此贼如此势大,还须再提醒朝廷!”—面着急,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两人遇到劫匪已经够头疼的了,再来个“五千户的假土司”,官职怕不要再贬上—贬?二人事到临头才发现自己手头的力量不足以“剿灭”这股势力,失去了立功的机会,都很捉急。
袁樵道:“二位莫慌,此事若处理得宜,也不见是坏事。正所谓福祸同相依。”
二人都镇定了下来:“不错!”
梁玉忽然说:“那位‘土司’方才递了帖子,明天想要登门。”
何、王、袁异口同声地问:“什么?”
“我打算见—见,看他是个什么意思。三位不曾见过他么?”
何、王俱是苦笑,他二人一个有心无力病着,另一个没精打采,“杨土司”关起门来做土司,其实未曾得到朝廷的承认,再有田地也不过是个“地头蛇”、“土财主”,“杨土司”还不大读书,拜帖写得也不入他们的法眼,他们这样的官职,不给这个面子是很正常的。现在知道这头蛇有点大,二人后悔也晚了。
梁玉道:“那我就见—见吧。”
作者有话要说: 【1】联宗,本来没有啥关系的两个人,因为同姓,互相承认是自家人。比如《红楼梦》里,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家,跟王夫人的娘家,就是这种联宗的关系。也写作连宗。
ps:“杨土司”也没造反,为啥大家还这么重视,视同造反?首先是,他没造反,但是他有这个能力掀一场乱子,而这个“能力”的获取手段是不合法的,他是撬了国家墙角的,他已经违法了。二是朝廷只要还有一口气在,都不乐意让这么个势力搞“国中之国”的。细节接下来我会尽量在文里解释的。
pps:“杨土司”的具体情况下章会讲到的,先不剧透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